可扩展的纤维状锂离子电池
(FLIB)
因其柔韧性和可编织性而备受青睐,由于其能够无缝集成到纺织品和设备中,正在成为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理想电源。通常,
FLIB
是通过扭曲纤维电极和注入液体电解质
(LE)
来制造的。与传统锂离子电池一样,使用有机
LE
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包括泄漏、燃烧和爆炸。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研究人员已转向准固体或固态电解质。例如,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GPE)
通过将
LE
的高离子电导率和强电极
/
电解质界面与固体电解质的机械柔韧性和安全性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电解质泄漏的风险。但传统的
GPE
制造方法(例如浸涂法)劳动密集且效率低下,需要重复涂覆和干燥步骤。此外,聚合物溶液的高粘度会阻碍电解质注入,降低对纤维电极的渗透,并导致电解质和电极之间接触不足,从而影响性能。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作者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原位聚合技术,通过设计纤维电极内的通道结构来容纳聚合物凝胶电解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电解质的渗透,还可以稳定凝胶状态的电解质,有效防止泄漏。然而,要实现最佳电化学性能,
GPE
中的液体含量必须很高(
~95 wt%
),这引发了新的安全问题。这些
GPE
中的高含量有机溶剂仍然易燃,并且在高温下会释放出蒸发的碳酸盐或醚。这些蒸气可以产生活性自由基,例如氢(
H
⋅
)和羟基自由基(
HO
⋅
),从而引发燃烧链式反应。
复旦大学王兵杰研究员团队
通过采用原位聚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GPE)
开发了防火的锂钴氧化物
/
石墨
FLIB
,该电解质结合了
1,3,3,5,5-
五氟
-1-
乙氧基
-
环三磷腈
(PFP
N)
作为阻燃剂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TEGDMA)
作为交联剂。这种
GPE
的原位聚合非常适合连续
FLIB
生产,并增强了电解质
/
电极界面。由此产生的
GPE
消除了液体电解质固有的可燃性,自熄时间为零,这归因于双重阻燃机制:气相自由基清除和凝聚相碳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阻燃
GPE
的
FLIB
不会发生热失控,并且在各种滥用条件下都保持不可燃性,包括机械滥用(切割或碰撞)、电气滥用(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和热滥用(过热或火灾危险)。此外,这些
FLIB
在
500
次循环
中实现了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并且在
10,000
次弯曲
循环后仍
保留了
99.4%
的容量
,突出了其出色的耐用性。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可大大提高
FLIB
在可穿戴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关研究成果2025年2月10日以“
Quasi-solid Fiber-shaped Lithium-ion Batteries with Fire Resistance
”为题发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上。
开发了防火的准固态纤维状锂离子电池
:研究者开发了一种具有防火性能的准固态纤维状锂离子电池,通过使用原位聚合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GPE
),并添加了
1,3,3,5,5-
五氟
-1-
乙氧基
-
环三磷腈(
PFPN
)作为阻燃剂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TEGDMA
)作为交联剂。这种
GPE
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制备,适合于连续生产
FLIBs
,并且显著提高了电解质
/
电极界面的稳定性。
实现了零自熄时间的防火性能
:通过
PFPN
和
TEGDMA
的协同作用,
GPE
实现了零自熄时间,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GPE
在燃烧过程中通过气相自由基清除和凝聚相碳层形成双重机制,有效阻止了燃烧链反应,避免了热失控。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
:开发的
FLIBs
在
500
个循环后仍保持
81.3%
的容量,并且在
10,000
次弯曲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99.4%
,展示了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
FLIBs
在
0.5 C
倍率下循环
5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为
81.3%
,在
1 C
倍率下容量保持率为
92.0%
,并且在
10,000
次弯曲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99.4%
。
在多种滥用条件下表现出卓越的安全性
:
FLIBs
在机械滥用(切割或碰撞)、电气滥用(过充或过放)和热滥用(过热或火灾危险)等多种滥用条件下表现出卓越的安全性。在切割和点燃测试中,
FLIBs
没有发生燃烧或失效,仍然能够稳定地为
LED
供电。在
80°C
的高温下,
FLIBs
能够正常充放电,显示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在加速速率量热仪(
ARC
)测试中,
FLIBs
的热失控温度远高于安全阈值,表明其避免了热失控。
原位聚合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制备
GPE
,适合于连续生产
FLIBs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电解质
/
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原位聚合技术通过在纤维电极内部设计通道结构,确保了
GPE
与电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电解质的渗透性和电池性能。
图
1.
阻燃
GPE
增强
FLIB
安全性的示意图
图
2.
阻燃
GPE
的特征和机理
图
3.GPE
的电化学性能
图
4.
基于
GPE
的
FLIB
的安全性能
这项研究通过原位聚合开发了一种阻燃
GPE
,以消除
FLIB
的热失控风险和可燃性。
GPE
的协同阻燃机制将
PFPN
的气相自由基清除能力与
TEGDMA
分解形成的隔热石墨化碳层相结合,实现了零自熄时间。原位聚合方法很好地适应了
FLIB
的可扩展生产,并改善了
GPE
和电极的界面接触。所得
FLIB
在
500
次循环中表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在
100,000
次弯曲循环后表现出变形弹性,并且即使在恶劣的操作条件下也能保持强大的电化学性能,即使在机械、电气和热滥用条件下,
FLIB
没有出现灾难性故障。这项工作为开发安全可靠的
FLIB
奠定了重要基础,推动了它们在可穿戴电子产品和其他苛刻环境中的潜在应用。
原文链接:
doi.o
rg
/
10.1002/anie.202423419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原文献
)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华研科技
(
www.cqhuayan.cn
)
由中科院博士成立,是一支具有科研背景及丰富科研绘图经验的团队,专注于
期刊封面、论文插图(TOC/流程图/摘要图/示意图)、科学动画
、宣传片、科普视频等设计制作,
科研绘图培训/专场培训
,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服务方案。设计作品已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著名杂志上,服务客户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各个学科,提供的科学可视化手段包括三维建模、手绘、VR/AR、数字孪生等。华研科技志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完美的科学可视化服务,节约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
如有需要请添加文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