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笑话  ·  《猫科动物睡觉时都会非常警觉》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居然看见蚊子被流放宁古塔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资讯丨中国发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到2020年实现明显改善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2-06 16:32

正文

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下发的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五个“一号文件”。 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紧随“一号文件”,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内容来源:人民网

记者:赵展慧


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旨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对此,记者采访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 ,对《行动方案》做了深入解读。


Q1

为何出台该《行动方案》?

会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但也要看到,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就是 要通过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Q2

《行动方案》的重点?

需要完成的任务?


从当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看,人居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因此, 《行动方案》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 ,集中实施整治行动,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


垃圾治理的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着力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乱放的问题;

污水治理的主要任务: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和粪污治理,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解决农村污水横流、水体黑臭等问题;

村容村貌提升的主要任务: 以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为重点,基本解决农村通行不便、道路泥泞的问题,同时推进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就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Q3

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条基本原则。各地要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的关切,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和任务,集中力量解决急需的问题,基本要求是做到干净整洁有序。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可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持续推进,不搞“一刀切”。 确定实施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围。 为指导各地科学确定目标任务, 《行动方案》明确了分区域的目标要求: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 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 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 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Q4

资金投入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行动方案》对此有什么安排?


为强化整治资金支撑,《行动方案》主要明确了以下渠道:


1

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各级政府均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 ,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 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 ,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 ,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创新政府支持方式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 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 。鼓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投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


3

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 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 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倡导新乡贤文化 ,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Q5

如何考虑建成后的管理运营?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在解决现阶段突出问题的同时,着力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激发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确保建成设施长期稳定运行。这方面,《行动方案》主要有以下考虑:


1

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 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村土地利用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 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 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 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


2

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和运行管理单位责任, 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3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 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将农村环境卫生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 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门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民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 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