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家是住胡同么?你喜欢吃豆汁焦圈么?你小时候家里有三响一转?
答:胡同?没印象了,据听说小时候住过!我不爱吃卤煮小肠,太腥了,豆汁焦圈根本都没吃过!至于三响一转.....那是什么鬼啊?
问:你真是北京人么?怎么跟人家说的不一样啊!
答:哦,我是北京人啊!但我是90后的北京人......
我们是90后一代的北京人,因为家门口的一个拆字,切断了老北京的记忆。我们的童年没住过胡同,没吃过卤煮,不知道拢火的炉子长什么样,也没玩过抽陀螺套铁圈儿。一提到北京的旧事,都是一脸懵逼....所以今天我也想和大家说说,90后眼中的北京,究竟是什么模样!
对于80后来说,胡同就是整个童年!所有的乐趣都来源于或宽或窄、或直或弯的胡同。在院子的树上逮季鸟猴,放学回家和小伙伴弹球儿跳皮筋玩沙子,秋天爬树摘柿子.....胡同是游乐场、后花园,还是80后一代人出生长大的家。
80后的胡同回忆是美好的,不仅仅是胡同,还有胡同里的人!曾经,晚上去隔壁阿姨家蹭个饭吃;新做的带鱼给街坊家送点,还能捎一碗排骨回来;冬天借两块儿蜂窝煤....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儿。
随着老旧城区的改造,家门墙上的【拆】字,生生的把90后的童年分成了两半!尚在懵懂的我们,没有一夜暴富、搬楼房的喜悦,有的只剩下分别的伤感。
今天还一起玩耍、欢声笑语的小伙伴,明天就依依惜别。捉迷藏跳皮筋凑不齐人了,洋娃娃小汽车也不怕被人抢了,没人和我坐在院子里一起看白鸽飞过,没人陪我一起吃烧炉子上的烤馒头片儿,最后,连烧炉子也变成了筒子楼里冰冷暖气片......
90后是和北京共同发展的一代,见证了北京的日新月异。搬到新家后,每天上学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看一路风景。发现soho现代城以一周修一层楼的速度光速,成为北京新地标。曾经的化工厂被装修的围栏遮挡,取而代之的是奢侈品大牌云集的新光天地。地铁大望路站也在不知不觉中开通,熙熙攘攘的人们涌入北京城.......
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拆的拆,改建的改建,再看仅存的胡同,诸如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之流,已经没有了家的味道。胡同变成了旅游景点。唯一的感慨也就剩时间流转,物是人非了.....
毫无疑问,相比七零八零后,90后这一代人物质真的丰富太多了!
先说说玩具。70后80后孩子们的玩具还停留在抽汉奸(陀螺)、摔炮、不倒翁、弹玻璃球这种不需要电子设备的玩意儿上。
而到了90后这一代,悠悠球、四驱车、小霸王学习机、钓鱼玩具、芭比娃娃、电子宠物....瞬间高科技了有木有!
至今还记得小神龙俱乐部,每天下午动画片的空挡会放一则【四驱车】的广告,清晰的记住一句slogan:奥迪双钻,我的伙伴!
当然,90后记忆中还有一个物件不得不提,那就是小灵通!大概是98年左右,小灵通忽然火了!个头小巧还是彩屏,一台七八百块,拉风程度甩大哥大好几条街!那时候的最大的90后应该上小学三四年级,正是爱攀比的年龄,谁要是能带个小灵通去学校,一定会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在精神上,90后的童年幸福到流泪!电视剧电影不再是金庸古龙改编的武侠小说,各种宫斗、穿越、仙侠、帅哥美女挤满应荧幕。
火爆亚洲的【还珠格格】占据了90后的童年!女孩子们流行的头饰变成了小燕子的花冠、香妃的珠帘,过家家也都是重演还珠格格里的剧情。恶毒的容嬷嬷和皇后则成为孩子们噩梦中的女一女二号.....
还有鼻孔尔康主演的《少年包青天》,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估计男生们都很羡慕他能娶7个老婆吧!咆哮老师马景涛版的《东游记》,里面的白牡丹简直美到惊天动地!苏有朋版的《绝代双骄》,他饰演的花无缺,头一次让我对“完美无缺,温润如玉”有了共鸣。之后的《仙剑1》灵儿和逍遥的盛世美颜.....
相比现在电视上这些网红整容脸,无脑宫斗剧,剧情胡编滥造,道具一股浓浓的淘宝low逼范儿......我宁愿把以前那些经典剧再刷三十年。
民以食为天,吃这部分一定要好好说说!提到北京小吃,无外乎就是豆汁焦圈卤煮杂碎。讲真,小编以及身边的一众90后小伙伴居然有一大半童年都没!吃!过!
在90后的童年美食清单里,大概分这么几个组别,或许会和80后重合,也让我们一同回忆!
小卖部零食组:记忆中,我的零花钱是以2块钱为单位的。一拿到钱就杀向小卖部,一毛线的无花果、一毛钱的牛羊配,五毛钱的辣条......还不敢买太贵的,一粒2块钱的钻石糖都心疼好几天!小浣熊干脆面是好吃又管饱的真爱,大大泡泡糖、绿舌头、浪味仙、麦丽素、华华丹....童年的零食清单说出来都快成报菜名了~
传统糖果糕点组:萨其马(不一定是稻香村的,指不定是谁家的),大白兔、不老林糖、棉花糖、糖葫芦、动物饼干、酸三色、自来红自来白.....这几种基本都是过年过节才想吃的吃食,平时真的不想动一口!
当然2块钱一大包,香喷喷热乎乎的爆米花除外!听到“peng”的一响,赶紧管家里大人要两块钱往外冲。这时候,外面肯定早有一大波小伙伴在排队了,这种爆米花虽然色素糖精一大堆,可吃起来真的幸福感满满!
外国食品组:对于90后的孩子们来说,麦当劳肯德基童年的诱惑力绝对大于现在的龙虾鲍鱼!老远闻见那股炸鸡香味儿,就往地下一躺哭着喊着一定要吃。爸妈们肯定不想孩子吃这些洋垃圾,硬生生把孩子拽走。回家后就拿吃肯德基这个事儿要挟:你要是考100分,我就带你去!想想90后,真是和爸妈斗智斗勇的一代啊~
春节美食组:春节大餐才是回味一整年的美味!咯吱盒、糖卷果、炸丸子、酱牛肉这些吃食菜肴,对于90后的孩子们就是过年前的零嘴儿,东一捧西一把的,年前就吃够够的,真到年夜饭那顿,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真正大菜上了。
年夜饭上的硬菜一般是这几个:红烧鱼得有吧?这叫年年有余!油焖大虾这种高大上的吃食,春节必须得有!我家每年还会准备“八大碗”,似乎是正定八大碗,酱豆腐扣肉、梅菜扣肉、肘子、酥肉....每种做很多,从初一吃到十五都够了!饺子、排骨、炖鸡之类的硬菜,都让儿时的我无比期待!
现在的人们钱包儿越来越鼓,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可再也没有那份情,再也吃不回那个味儿,对食物的满足感与喜悦也荡然无存。说出来就一句话:我擦泪....
时至今日,90后已经长到了开始怀旧的年龄,开始尝试着吃卤煮喝豆汁,也会羡慕曾经在胡同生活的人,怀念曾经的旧时光。虽然老北京胡同变成高楼,雾霾遮住蓝天。但北京的人文,北京的情怀,北京流传下来的精髓却从未改变!
饭桌上不能敲碗,吃饭不许吧唧嘴,甭管跟谁说话要说“您”,串门不能空着手去.....北京人的热情、说话办事的有礼有面,孩子良好的规矩和教养,无一不在90后的新北京人身上传承和发扬!
无论现在的北京千好万好,但内心深处我还是特别盼望春节,因为只有这时候,北京才不是首都,而仅仅是我的家。耳边听到的都是热情四溢的北京话,亲朋好友、街里街坊也会回来看看,聊聊家常。红红火火的庙会上,糖画、面人、毛猴、面茶、灌肠....各种老北京的物件吃食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但是我知道,这只是短暂的美梦。春节一过,追梦打拼的人们将再次占领北京这座城市。身为90后的我们,无法阻止北京由一个极具韵味的古城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看着她飞速的发展,我们也只能慢慢去适应。
90后一代人都有个梦想。愿北京在飞速发展的中,也能留下老北京人那些熟悉的建筑记忆。愿各地小吃融汇聚集的同时,还能吃到老北京那独一份的滋味儿。愿四方人民涌入北京的同事,北京人还能有我们独树一帜的“老北京的文化,老北京的人情”。
我真的不想有一天,我的孩子问我:妈妈,北京怎么和书上说的一点儿也不一样啊!而我只能无奈的苦笑.....
新闻联播都替北京人说话了!
北京地铁将更换报站方法,注意了!
我是东城人 我是西城人
我是朝阳人 我是海淀人
我是宣武人 我是崇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