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概念越来越热门,传统车企、科技公司、出行巨头等都开始前仆后继地研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但被宠上天的无人驾驶汽车似乎也会带来麻烦。
文/赵玲伟 亿欧专栏作者
百八十年以后,人工智能横行,所有的机械性工作都不需要至高无上的人类亲自动手了。开车?自己动手开车?快别逗了。
在这个势必将“all in AI”的时代里,马斯克认为AI是威胁,于是小扎怼他,李开复怼他。确实,这个时代谈人工智能挑起战争毁灭全人类还为时尚早,但是人工智能用来实现无人驾驶似乎已经有迹可循了。
自动驾驶的概念越来越热门,传统车企、科技公司、出行巨头等都开始前仆后继地研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但被宠上天的无人驾驶汽车似乎也会带来麻烦。
不成熟的自动驾驶不仅不能达到更加安全的目的,而且还是相当危险的。不谈L3,不说L4,来聊聊幻想中的L5级别无人驾驶究极体汽车。L5级别自动驾驶真的有那么完美吗?
今年BBC出品了一部关于自动驾驶的纪录片《无人驾驶汽车的黎明》,详细科普了一波儿自动驾驶的分级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畅想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投入使用后的世界时,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大多相同,不外乎解放时间、保证安全云云。这么说来,还是“杞人忧天”的人提出的观点更有看头。
毕竟,在你把生命交给机器时,再多的质疑声都是应该的。老生常谈的失业问题就不说了,来看看黎明前还有哪些黑暗吧。
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样了?
首先,无人驾驶的基础是车——最好是电动汽车。因为燃油耗不起,电动省成本。据说Model S两年跑48万公里,花费比燃油车低6万美元。而且电动车构造简单,可以装得下无人驾驶多到爆炸的仪器。总之,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使两个未来的大趋势。眼下多个国家都表示将禁售燃油车,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研发燃油车搭载自动驾驶的话,等到一朝功成时燃油车早就下岗了,毛用都没有。
放眼望去,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完全没有想到有一天需要去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甚至目前适应电动汽车都吃紧。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80684个,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总计上报私人类充电桩149011个,联盟内成员上报充电桩总数近33万个。
然而,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0%,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充电以及动力电池容量都是很大的问题,续航能力怎么保障?
英国福斯特合伙公司设想出一个电动汽车乌托邦版:部署“共享充电”。但共享充电的用户不是人,而是汽车。汽车在空闲时自动匹配空置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可以无线充电,然后自己去重新停放,大家使用同一个充电口。这一切可能都发生在你睡着的时候,但是当你需要的时候,它总是在门口等你。
那时社区将被开放,会有更多充电设施被共享,更多的空间被共享。就像“小霸王”里的“坦克大战”,把砖墙都拆掉,有事儿直接操作你的小坦克,哦不,小汽车过来接你就行了,没事儿的时候它自动找地方充电。这也给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了更便利的交通环境。
届时寸土寸金的城市将需要被重新规划。当然如果城市不能适应无人驾驶,那就要提高无人驾驶技术的能力了。高精地图绘制、深度学习训练、图像识别与解析……将无人驾驶实现的日期一步步拖后。
IT在线教育公司优达学城(Udacity)创始人、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Thrun认为,美国现有1亿辆汽车,97%的时间都停着,3%的时间在开动,一旦有自动驾驶出租服务,将不再需要停车位。
但是没有停车位之后,公共交通资源将会被更多的占用。
缓解还是加剧交通拥堵?
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内的一些行业高管认为,自动驾驶除了消除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还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交通运输研究所联席主管卢·富尔顿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动驾驶车辆对交通的影响将微乎其微,甚至是负面的。
《无人驾驶汽车的黎明》中美国网络电子类杂志《WIRED》的编辑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去商店,走出车外,然后告诉自己的车绕圈(因为没有停车场了),直到买完东西为止。
所以行驶中的无人车可能真的“无人”——司机和乘客都没有,它们像听话的宠物狗一样,一边溜溜达达晒太阳,一边等你“回家”。但当商店周围满满一圈“大型宠物狗”在溜达时,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将会日益加剧。
试图用无人驾驶方案解决交通问题可能会适得其反。
你跟机器讲道德?
曾经有一个考验人性电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火车变轨员,突然某天铁路的左边捆绑着一个人,右边捆绑着五个人,火车在右边轨道行驶,你会变道吗?
机器学习或者编程能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呢?
问题落到无人驾驶上,根据之前的报道看出,已有专家做过相关研究,自动驾驶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做到判断撞哪个会把损害降到最少,但是谁又能决定生命的价值呢。
除了这种沉重而无解的道德问题之外,稳健的无人驾驶汽车会不会在路上被人工驾驶的汽车“欺负”了?当你乘坐着无人车行驶在路上规规矩矩地行驶,你在后座开开心心吃着火锅唱着歌,两站地的距离有可能火锅凉了你还没有到目的地。
《Autocar》杂志新闻编辑Rachel认为,自动驾驶车很难与人工驾驶车并存。安全至上的无人车遇到加塞的时候一定会有礼貌的退让,这让更灵活的人类驾驶员有机可乘。
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
当然了,考虑周全的大有人在。目前多个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将禁售燃油车,出台各种办法鼓励电动车的发展,德国和美国亦开始了针对自动驾驶的立法进程,规范整个行业的道德标准。
科技发展是必然的,我们必将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无人驾驶时代。也许下个时代的人类将无法想象,我们现在花了这么多时间在驾驶汽车上,有那么多生命消逝在交通事故中……就像我们现在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采集野果子果腹一样。
总之,一起“丧丧地”期待着吧。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