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中国港口发展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我叫吉雪梅,来自四川遵道 | 万周来信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21-05-12 18:42

正文

万周按
三年前,万科周刊曾发表过四川遵道学校学生吉雪梅的故事,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收到了她新的来信。从2008年、2018年直至今天,始于遵道学校重建的爱心行动仍在持续,万科与遵道的不解之缘也影响了许多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万科与遵道人共同努力的目标,也看到了爱的延续。


万周君,你好!


我是来自四川遵道的吉雪梅。


转眼已经到了2021年,还记得2002年的时候,我第一次背着书包踏入校园,开始了小学生活,如今,我即将完成研究生学业,为十九年的求学历程画上圆满句号。回想这十九年的时光,最难忘的莫过于十三年前的今天。那是我即将小学毕业的夏天,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破坏了学校,也改变了我们许多人,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


在地震之后,我选择了震后重建的遵道学校就读学习。学校是万科援建的震后首批永久性公共建筑,正是在这的三年初中生涯,学校和万科从方方面面帮助我们学习、成长,教会了我如何感恩、如何拼搏、如何追寻自己梦想。


▲2014年8月16日,万科与爱心人士走访获得吴氏助学金的遵道2011级学生吉雪梅家庭。


2011年,经过中考,我进入了国家重点中学绵竹中学就读,也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支持。虽然离开了遵道学校,但在那里学到的拼搏、超越精神仍然持续影响着我,塑造了我不服输的性格,让我凭着不懈努力入选了学校的“重点班”。2014年,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我顺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第一次来到北京这座大城市学习,兴奋之余,也有着对新世界的惊奇和胆怯。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给予了我更加开阔的视野,也让我面对更多成长的挑战,我曾与万科的解冻叔叔交流,请教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在大一时,我发现所学的电子信息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在解冻叔叔的鼓励下,我转修了园林专业。 2018 年,为进一步求知深造 ,我来到了 四川大学成为了一名 研究 研究生的学习 模式和本科完全不同,进入了陌生的学术领域,有更多困难也 有更多挑 战,但我从未后悔 自己的选择,而是更加 努力学习如何系统理性地 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平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选择。

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埋藏心底的心愿,想要回报遵道母校,为社会公益做一点贡献。还记得在本科三年级的某天,我忽然接到校长的来电,让我帮忙设计新修的女生宿舍楼周边绿化环境,虽然我设计经验不足,但学校仍然给予了我鼓励和包容,给了我实践知识的空间,这让我非常感激。本科期间,我还选择了支教一年,看到课堂上渴望求知的孩子们,我仿佛看到曾经的我和同学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