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孩子发热时,家长能做些什么? ·  昨天  
丁香妈妈  ·  孩子撒泼打滚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  6 天前  
育学园  ·  这种癌症是「省」出来的!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低估了这个小甜剧,不带娃看可太亏了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2-02 08: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参与TEDx思南路的演讲、观看《山花烂漫时》和《永夜星河》等经历,以及对于追星和娱乐价值的看法,引导孩子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包括人物可爱之处和真诚的待人接物方式等。文章鼓励读者通过聊天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通过讨论明星偶像来探讨人性的美好,并强调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强调了与孩子一起享受肤浅快乐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追星和娱乐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观点2: 文章观点

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正视肤浅的快乐,因为这是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通过与孩子讨论喜欢的明星偶像,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并理解生活中的美好,如人物的可爱之处和真诚的待人接物方式等。

关键观点3: 文章建议

作者建议通过与孩子讨论明星偶像来探讨人性的美好和正确的价值观,如勤劳工作、认真生活、善良真诚等。同时,鼓励读者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让快乐得到真正的享受和放大。


正文



我们团建回来了,大家有没有想我


昨天去参加了TEDX思南路的演讲,特别特别紧张,我完全没有舞台经验,第一次知道戴耳返会有回声,我就还特地等回声结束(后来才知道不需要)。


谢谢来现场支持我的你们,有一位云闺蜜问我,能看出来我紧张,为什么还要参加?我说,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D:哪怕紧张还能完成,这才是最最厉害,我做到了✌️



上个月的台风天,一家三口一起看了 《山花烂漫时》 ,那是正剧,源自真实的生活,讲张桂梅老师了不起的教育家之路,讲大山里求学的女孩子们,看得我们热泪盈眶。


而今天要聊的这部《永夜星河》 只是 一部古偶(古装偶像)剧,爱情片儿, 还是 穿书剧(主人公穿越到某部书里,套路都是要完成某个任务,不然回不来),穿的 还不是 啥名著,穿的 就是 本网络小说……


图源:《永夜星河》剧照


看我上面用的词,“只是”“还是”“还不是”“就是”……


用这些词是因为我轻视这类的小说、电视剧,认为它们没有价值么?


那当然不是的,我很喜欢这部剧,也喜欢这一类剧。今天专门写文推荐, 当然是我认为它有价值,很值得我跟大家聊聊。


之所以用上述词语,恰恰是想展示一种比较普遍的冲突,有不少人认为:“教育博主”跟“古装偶像言情穿书剧”是完全不搭的,这种片儿娱乐娱乐就算了,哪有什么价值……


图源:《俗女养成记》剧照


0 1

肤浅的快乐,要郑重地享有


娱乐就是价值啊,否则娱乐圈的明星哪能挣那么多钱呢?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可能有交换价值,也不可能卖钱的。


但娱乐的价值往往是咱们在教育中, 容易选择无视,甚至是鄙视的。


长得好看的人,打扮漂亮的人,无脑却很甜的恋爱,看了就是开心,这种开心肤浅么?是的,我也认为是肤浅的。


但肤浅不是不重要,肤浅其实是“地基”;


这些肤浅的快乐好像根本不经大脑,更接近人的生物本能,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恰恰也是本能。


图源:网络


被打了就难过,吃饱了就开心,被骂了会生气,这些情绪也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好好去了解自己的情绪,甚至明明自己快憋死了,却说不出“到底有什么感觉”。


肤浅的快乐,不能禁止, 因为它是组成我们人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像吃零食喝饮料这样的快乐,我家甚至是“相对放纵”的,之前也写过文章跟大家分享;同样的,对于玩游戏啊,刷手机啊,玩网红萝卜刀啊,抓娃娃机这些快乐,我也一律不禁止;背后的道理大家可以点下面几篇旧文链接来看看。


零食饮料👉 夏天没它真熬不过去!怕孩子上瘾?这个规则让他快乐又自律


手机、短视频👉 父母自己都上瘾,怎么阻止手机“吃掉”孩子的大脑


毒玩具👉 被骂上热搜的“毒玩具”,看完我给自己买了个大的

抓娃娃👉 儿童界烧钱三大坑:抓娃娃、抽盲盒、奥特曼卡,躲不掉就加入呗…


低级快乐👉 娃沉迷游戏,确实会“伤大脑”,但解决方法不是禁止


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越是肤浅的快乐,越要带着孩子一起郑重地享有。


怎么个郑重法呢?—— 聊天,聊细节。


图源:网络


比如《永夜星河》的两位主角,虞书欣和丁禹兮,或者孩子喜欢上的任何一个明星,娃可能说好漂亮啊,好帅啊,那咱们就往下聊聊:


为什么你觉得虞书欣漂亮呢?为什么觉得丁禹兮帅呢?


漂亮是因为虞书欣的眼睛很大么?除了大眼睛,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漂亮呢?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 引导孩子观察 ,咱们不是总说,我家娃写作文一点也不生动么?


老师总让观察生活,可啥叫观察生活?


娃要真觉得哪个明星好看,咱们就细聊一下,怎么个好看法,是眼睛鼻子耳朵下巴好看,还是身材匀称,四肢纤细,还是皮肤白皙,还是笑起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从这里出发,我们还能继续引入。


比较法: 同样大眼睛的女明星很多,找找照片,找找其他电视剧,问问娃,都是大眼睛,你觉得都好看么?那区别在哪里?只有大眼睛才好看么,有没有反例?


孩子觉得虞书欣打扮得很漂亮,衣服化妆头发很漂亮,那咱们也一样聊细节,你具体说说哪里好看?妈妈上小学的时候,就觉得新白娘子传奇里赵雅芝穿的衣服最好看,我找出来咱们一起看看吧。



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会 “观察和描述” 人的五官和外貌, 还会逐渐建立起,对“美”的理性认知, 也就长大以后,很多人都想要有的“美商”和“品味”;


另外,但凡这样聊下去,聊着聊着,孩子迟早会自己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是只喜欢大眼睛啊,不是只喜欢嗲嗲的声音啊,不是只喜欢可爱的动作啊,虞书欣的性格可好了,她还特别善良\真诚\乐观\温柔……所以我才喜欢她的。



看,这回深了吧?人人都喜欢看帅哥美女,享受肤浅的快乐; 但只有肤浅的快乐,我们其实也并不会满足,我们也都有想要从肤浅往深了去的本能。


02

人啊,是多么美好!


认真说《永夜星河》这部剧爆火,真不是因为情节多么复杂深刻,叙事手法多么高级,制作多么精良;


它的好看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简单情节下,人物很可爱;观众们顺着可爱的人物,真心喜欢上了可爱的演员们。


图源:《永夜星河》剧照


喜欢一个明星,不是只看脸的,那还要看什么,这件事也要引导孩子来讨论:


例如女主角虞书欣吧,相信喜欢她的人,尤其小朋友一定会提出,她很可爱,那咱们下一步要问的就是, 她的哪些外在特点,比如长相,行动,语言的特点,让人觉得可爱呢?


虞书欣的几个外部特征不难找,例如长得甜美可爱,说话夹子音,(乍一看是傻白甜赛道的);



孩子能说出这些特点,我们接下来还可以问,可爱甜美,说话嗲嗲的,这个也可能会被说是“做作和装可爱”,虞书欣也被人说过呢,但后来,大家都夸她“内核超级稳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为啥吧。


然后我们给孩子找几个经典的,夸虞书欣的小视频片段:


例如下面这两个:


她在综艺里被人问,为啥一直补妆,她用可爱的表情和夹子音说:因为我素颜妆后差距大;



红毯被采访的时候,直接喊话面前的记者们:我近一年第一次穿露胳膊的衣服,如果有副乳,麻烦各位帮我P一下。



她好像也从来不内耗,采访访谈节目,遇到了主持人这一连串的提问:


“你为什么心态能那么好,是因为你被富养么?”

“你真的那么单纯?”

甚至反复三四次问,“你这种回答是在营业吧?”



孩子可能对“营业”啥的,有听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来翻译一下,就是主持人怼脸问虞书欣,你的快乐,你的可爱,你的自洽,你生活的幸福,都是你为了挣钱假装给观众看的么?


看到这里,大家给孩子按个暂停,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两种场景,会怎么做,比如,咱们并不擅长画画,上美术课总担心自己画得不够好看;


我们是会藏着自己的画,还是干脆像虞书欣一样,拿着画给大家看,然后说: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因为我画画不太好,所以麻烦大家有能帮我改得更好的地方,帮我改进一下哦。


孩子也许会说,我是不敢拿出来的。这并不是要逼娃学虞书欣,而是下一步去讨论: 那我们聊聊,能把自己觉得不够好的地方,大大方方找大家寻求帮助,这是不是“内心更强大”呢?


讨论就够了,不要逼娃做 ,逼也没用的,也不要动不动就对比,你怎么不学学,娃不用学,咱们跟虞书欣学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 忠于自己 ,对不。



再说下一个场景,主持人逼着问:你那么好,那么快乐,是假的吧,为了挣钱装的吧。不可能那么好吧,人哪有不痛苦的呢。


这时也暂停一下,问问娃,如果是有人问娃,你是不是做好事都是假装的,娃要怎么回答。


然后来揭开虞书欣的答案,她说:“我从来不营业,你已经追问很多次了,我要生气了。


我自己平衡得很好,我心态非常好,但是看到你的状态,甚至会让我觉得我自己是有一点不对的,但是我刚才两秒钟又清醒过来了,我这样就是最对、最快乐的。”


点击查看大图


我不建议大家进一步带娃去分析,虞书欣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痛快淋漓的话,到这一步就有点太难了。


我们可以就跟娃讨论,听完了这样的回答,我们有什么感受。


多聊聊好的感受,是一种强大的“好”感受增强器 ,比如我们为啥追星特别喜欢跟闺蜜讨论,爱吃的东西要是别人也说爱吃,自己会特别高兴。


因为感受是可以在“共振、共鸣”中被反复放大,反复放大的,所以特别建议大家,多跟孩子聊娃喜欢的东西,让娃就表达她的美好的感受。就告诉她,妈妈也喜欢,太喜欢了,这太好了!


娃并不需要都懂了才能心向往之,才会行动上去靠近, 不用懂的,只要感受到美好快乐,人就会自己去做。


图源: 网络


可爱的女生也一样能够有强大的自我力量。这话,咱们可以告诉孩子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