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买账,我们的志愿者还曾经被当成推销员赶出来。”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总监郝利琼坦言,社会公益组织在促进垃圾分类上更像是“幕后英雄”,发挥协调社区内外各方资源的长处,而不是代替居委会、业委会做社区里的“老娘舅”。
她表示,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只靠苦口婆心、挂横幅和发垃圾桶,很难解决问题。社会公益组织要做的,是通过调查,掌握一个社区的特点,进而设计出一套社会动员机制,用社区内外的资源搭配出“配方”,让社区里的居民真正行动起来。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长期进驻一个社区前,社会公益组织都要做至少一次的全面排摸调研,掌握社区管理层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尤其是租户占比、少年儿童占比、现有志愿者队伍情况等)、社区硬件配备,有必要的话甚至会去翻社区的垃圾桶,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将社区归类,对症下药。”上海霏霖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秘书长周美峰以上海某区为例介绍说,区内社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社区管理层和居民都没干劲,只能做到按规定设置标准垃圾桶。第二种,社区管理层有干劲,也有办法,居民的生活垃圾基本做到干湿分离,同时建有绿色账户积分和兑换体系。第三种,社区管理层和居民的积极性高涨,不依靠小区保洁员的二次分拣,居民自主就能做到垃圾分类,甚至比常规的四种分类分得更细;整个社区形成了稳定的道德约束环境,居民之间互相帮助和督促垃圾分类。
周美峰坦言,第三种社区只是凤毛麟角,约有五六成社区目前属于第二种,剩下三成多还处于第一种这样的“原始”状态。
主要原因之一是“冷漠”。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戴星翼表示,经济、观念都在发展、改变,许多人因此不断流动,生活方式无法稳定下来,成了行为不受组织约束的“单细胞生物”,而许多社区就是“单细胞社区”——人与人之间没有来往,各顾各的,在对待生活垃圾分类等带有公共属性的社区事务上,更是冷漠的,始终持“和我无关”的态度。因此,要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就必须在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垃圾和居民之间构建起情感关联,让居民认同生活垃圾分类是社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