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蜗牛景区管理
蜗牛(北京)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方位的景区发展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携手景区为游客提供好玩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己任,致力于优化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推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刚刚解放,上海一公安局的处长强奸一国民党军官 ...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三国虎将里谁的儿子最有出息?大多默默无闻,唯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蜗牛景区管理

元宵节 |  蜗牛祝您阖家团圆

蜗牛景区管理  · 公众号  ·  · 2018-03-02 08:27

正文

从前,有一个糯米团子,

它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被人端走了。

它被端到南方,就成了汤圆。

它被端到北方,就成了元宵。

这就是元宵的由来。


哈哈哈,小蜗跟大家开个玩笑,

今天是元宵节,

蜗牛景区管理集团祝大家:

元宵佳节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

快来跟小蜗了解一下吧!



元宵节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元宵节传统习俗


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汤圆就是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就代表了一家人和和美美。


观花灯—— 观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许多地区,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舞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踩高跷——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划旱船——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元宵 ”和 “汤圆”

汤圆和元宵,大多数人印象中,这是南方和北方对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叫法,但据民俗专家介绍,两者有以下区别:

①元宵是“摇”出来的,馅料切成小方块,放入盛满糯米粉的簸箕里摇,边摇边洒水,直至成型;

②汤圆是“包”出来的,糯米加水和团,像包饺子一样加入馅料,揉成圆球。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

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

这个元宵节,愿人月两团圆!

一路风景,携手同行!


> >>> 内容及图片 转自互联网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