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动保
动保行业是2018年农业最必须重视的子行业。一方面,疫病防控意识的不断提高下,口蹄疫、伪狂犬等刚需疫苗其使用并不会随着猪价的下跌而减少,另一方面,养殖规模化浪潮下,大型养殖企业的快速扩张是高品质动物疫苗的主要驱动力。以口蹄疫为代表的高端市场苗规模有望翻倍。行业内企业在处于产业红利期。而产业的高投入、高壁垒意味着行业未来将是一个寡头竞争的行业。目前,板块内的不少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必须高度重视。
重点推荐动保双雄:生物股份(龙头)、中牧股份(口蹄疫疫苗重大突破);其次普莱柯(研发能力强)。
1.2 白羽鸡
自我们2月25日底部推荐白羽鸡板块之后,市场对于禽板块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
基本面情况不再老生常谈,无非是供给(在产父母代存栏)增量有限,需求(禽流感疫情平稳)同比大幅好转,产品价格有支撑,一季度甚至上半年业绩将同比大幅好转。具体可见2月26日报告《价格回升,股价低位,把握禽链反弹!》以及3月4日报告《猪价企稳了吗?鸡价还能涨吗?》
干货在于,3月份,我们连续数周深度跟踪之后,认为板块具备预期差及安全边际。
简单来说:产业普遍接受2018年行情将好于2017年,但对行情高度没把握。而且一致看空二季度鸡价,认为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超预期的机会在于,产业一致预期下的排产可能导致价格走势出乎预料!一季度的在产父母代存栏可以窥知二季度鸡价走势。一季度最高不到1400万套的存栏,参照去年走势,全产业盈利仍在景气中!
也就是说二季度鸡价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而投资者经过前两年的误判,对板块的整体预期并不高。但一季度没有了如去年需求端的扰动因素之后,相关企业一季报业绩大概率同比大幅改善。
而股价经过前期回调,目前正处于低位。
这正是最好的博弈局面。
如果基于一季度价格反弹盈利好转,那么买的是弹性,首选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但如果基于2018年业绩比2017年要好,那么买的是业绩与风险收益比,则首选圣农发展。
2.1 隆平高科
1)当前是隆平高科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公司是长期看有核心竞争力、中期有明确增长路径、短期有催化剂的标的。从成长逻辑上看,短期核心是水稻种子换代带来的种子业务利润的增长,中期逻辑是通过国内外并购、内部研发等方式,补齐公司在国内最大的种子品种——玉米种子——研发领域的短板,获得新一番成长空间。长期逻辑则是通过国际化、农资服务业务,打破种业的产业瓶颈,获得无限的发展可能。此次收购联创种业,就是公司在补齐玉米种子短板迈出的重要一步!
2)产业壁垒的存在、成长空间的广阔,是公司享受相对高估值的根基。当前股价对应2018年业绩仅24倍市盈率,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最下限。而12年以来公司估值中枢在39倍。即使对比海外种业巨头,处于成长初期的隆平高科,其估值并不高。安全边际高!
2.2 中牧股份
中牧股份是我们三月金股,主要观点如下:
1)口蹄疫等市场苗得到过冬检验,市场认可度提升,后续订单有望加速。
2)国改有望加速推进公司与国内外优秀动保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管理层市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加速业绩释放。
3)18年主业利润仅17倍,安全边际高,公司合理25-30倍估值,向上空间30-40%,符合最近市场风格!
我们预计,17-19年主业贡献净利润2.5/3.5/4.7亿元,对应EPS 0.59/0.82/1.1元。考虑到公司快速增长及变革的潜力,我们给予主业30倍市盈率,加上金达威25亿市值,目标市值130亿。给予“买入”评级。 详见我们前期中牧股份深度报告《动保央企经营拐点已然到来!》
——推荐逻辑——
海外并购窗口期,跨越式发展可期!由于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全球种业进入第三轮并购高峰期。从2015年以来,陶氏与杜邦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巨头间整合不断。巨无霸之间的整合,将不可避免出于通过反垄断审查考虑而剥离资产。目前国内种业只有隆平高科一家做好了迎接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准备!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三五年后的隆平必将不是现在的隆平。这也是市场对种业白马最大的预期差所在。
新一轮内生增长启动期,相对低基数,高增长。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种业育种体系,长期的研发投入与积累让公司抓住了水稻第四代品种换代的产业机遇。公司隆两优、晶两优系列品种销售情况良好,预计15/16-17/18销售季,隆、晶两优系列产品销量将达700万、1600万、2600万公斤,成为公司内生增长的主动力!
对标医药,估值并不高。种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爆款存在高增长可能性。这种高壁垒高增长的行业特性是高估值的根源,也与医药行业极为类似。而当前医药龙头估值已达50倍以上,种业龙头不到30倍的估值并不高。而且当前估值从历史区间、中外对比来看,也在中枢以下。(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隆平高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及关于公司股票暂不复牌的公告】
3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公司此前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3月9日召开会议通过购买资产的方案议案,本次交易方案为: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王义波、彭泽斌等45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联创种业90%股权。截至2017年12月31日,联创种业90%股权的预估值为14.28亿元,交易对方拟在过渡期内促使联创种业现金分配4500万元,以上述预估值和利润分配为基础,交易各方协商确定本次交易总金额为13.87亿元。本次发行股票价格确定为22.92元/股。2)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审核结果后另行通知复牌。【隆平高科-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3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湖南新大新股份解除质押1036万股,截至公告披露日,持有公司1.2亿股,累计质押8884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9.49%,7.07%。
生物股份(600201.SH)
——推荐逻辑——
预计公司全年口蹄疫市场苗收入增速30%。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我们测算3000头母猪及以上存栏量三年复合增速40%左右;公司大客户占比80%左右并不断向中小养殖企业渗透,同时公司净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保持高位,进而强化了公司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寡头竞争格局!非口蹄疫产品收入已成为业绩新增长点。公司猪圆环疫苗市场反馈很好,未来3-5年公司在圆环苗市场空间5-10亿元。
新品储备,猪口蹄疫OA二价市场苗有望18年初上市。预计17年年底至18年初,中农威特与公司申报的猪用口蹄疫OA二价苗将会先后拿到生产批文,未来三年内竞争格局趋于双寡头市场。公司与益康在产品、技术、渠道上有望协同共振。公司同时拥有口蹄疫和禽流感生产文号。预计公司有动力将口蹄疫生产技术和渠道与益康进行深度融合。(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生物股份-关于第一大股东转让部分股票收益权及股份质押的公告】
3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民生加银通过拟设立的资管计划项下资金受让公司第一大股东生物控股持有的本公司65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票之收益权,并约定生物控股在合同期限届满后回购。同时,为确保收益权支付,生物控股将其持有的上述标的股票质押给民生加银至2019年3月22日,质押股份占生物控股持股6.91%,占公司总股本0.72%。截至本公告日,生物控股直接持有本公司股票94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10.46%,其中累计质押7086万股,占生物控股持股75.31%,占公司总股本的 7.88%。
牧原股份(002714.SZ)
——推荐逻辑——
养殖规模快速增长,龙头快速壮大。上市以来,公司多方募集资金,大幅扩建自身产能,目前,公司已经在十余省区成立子公司建设养殖产能,为公司后续存栏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12.55亿元,预计约有50多万头种猪。以此为基础,我们预计,2017-2018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700万、1200万头。
优秀的养殖成本控制能力,养殖成本全市场最低。公司养殖全成本约11.3-11.4元/公斤。多次增持股票,彰显发展信心。目前,公司已经实行两次定增融资及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前两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认购公司16.8亿元股份,同时控股股东也两次总共出资23.2亿元认购公司股份。截止2017年9月底,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规模8亿元。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通过48亿元的持续增持,彰显其对公司发展的强烈信心。(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牧原股份-2018年1-2月畜牧行业销售简报及关于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的公告】
3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公司于2018年1-2月销售生猪121.8万头,销售收入16.75亿元。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3.65元/公斤,比2017年12月份下降7.5%。商品猪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经董事会同意,公司拟以一次或分期形式在中国境内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含30亿元)公司债券,具体发行规模及分期方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资金需求情况和发行时市场情况,在前述范围内确定。
【牧原股份-关于设立子公司的公告和关于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告】
3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公司拟出资2000万元在河南省南阳市设立河南宏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动物疫病检测、兽医技术服务等。2)公司全资子公司卧龙牧原以拥有的部分圈舍、加工等设施设备及构筑物与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展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业务,融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融资期限为3年。
温氏股份(300498.SZ)
——推荐逻辑——
“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养殖集团。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以“公司+农户”为核心的温氏模式,是推动公司在重资产行业实现轻资产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新一轮内生增长启动期,相对低基数,高增长。
生猪养殖规模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生猪养殖是公司收入及利润主要来源。从2016年起,公司加快了产能建设步伐,预计从2017年四季度起,公司生猪出栏进入新一轮扩张期。预计2017-2019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分别为1913万头、2363万头、2813万头,年增长200万、450万、450万头。受环保政策收紧以及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能繁母猪补栏进程缓慢,这意味着公司盈利将在产能扩张下有望实现增长。
黄羽鸡业务触底回升,行业重回高景气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占到全国约20%的市场份额。随着禽流感影响的消除以及行业大规模去产能,黄羽鸡价格快速回升,进入景气高峰,带动盈利大幅好转。预计黄羽鸡养殖已经回归产业正常周期,预计公司黄羽鸡业务将实现持续盈利。(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温氏股份-关于发行境外美元债券和修订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告】
3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1)公开发行不超过5亿美元的境外美元债券,2)激励计划草案授予对象由2559人修订为2518人,授予股票由10035万股、总股本1.92%修订为9878万股,总股本1.89%。
大北农(002385.SZ)
——推荐逻辑——
聚焦高端料,迎来增长新阶段。公司制定了未来3年内将高端料的市占率从8%提高到20%的发展目标。为此,公司一方面积极激发员工积极性。将考核指标明确为业绩考核,调整骨干队伍,实现大幅年轻化,并与各片区负责人签订业绩承诺协议,多重并举,激发团队活力。另一方面,公司调整销售队伍,落地猪场驻场服务。通过对老员工的分流以及对年轻员工进行普遍技术培训,实现公司销售队伍结构优化,具备将猪场服务落地的技术服务能力及执行力。经过两年的努力,公司目前转型初见成效。销售模式已从原来的经销为主变成以直销为主,对猪场的直销比例已经达到60%。随着销售人员结构的优化,公司的三项费用率也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益绑定,高管增持,股权激励,保障业绩增长。公司正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拟向1586名核心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1.51亿股,授予价格为3.76元/股。与股权激励向对应的,2017年5月12日,公司高管及大股东公告承诺在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2000万股。目前,高管已出资7698万元,增持公司股票1283万股,持股均价6元/股。彰显对公司的发展信心。(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大北农-关于控股股东解除质押的公告】
3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邵根伙先生于近日因质押式回购到期,解除质押公司股票6394万股,截至公告披露日,邵根伙先生持有公司股票17.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41.25%,质押16.1亿股,占总股本37.92%。
海大集团(002311.SZ)
——推荐逻辑——
专注产品力提升,竞争优势明显。公司通过动物营养和原料利用的研发能力、饲料产品的配方技术能力、原材料价值采购能力、高效的内部运营能力等各项专业化能力,打造出来的卓越产品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公司能够持续稳健增长的主动力。远高于同业的ROE水平,是公司竞争力的最好证明。
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方案,激发管理活力,稳定增长预期。公司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向1,373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028.32万股,首次授予日为2017年3月13日,授予价格为7.48元/股。持股计划将核心团队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未来的增速挂钩,激励完善将推动公司加速发展。
(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正邦科技(002157.SZ)
——推荐逻辑——
生猪出栏加速增长。截止2017年三季报,公司在建工程达到27亿元,较半年报继续增加9.6亿。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10.38亿元,较半年报继续增加2.29亿元。我们预计,公司当前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对应约35万头种猪产能,足够支撑公司2018年至少600万头生猪出栏。预计2017-2018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分别为330万头、600万头。
成本将持续降低。随着养殖模式调整和外购仔猪等负面影响消除,预计18年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将降至12.2-12.4元/公斤,盈利能力大大提升!
严重低估,安全边际高!我们预计,2017年全年公司饲料农药等业务预计贡献净利润2.5亿,给予50亿市值,则当前养殖业务估值仅96亿元,即18年600万头生猪出栏对应的头均市值仅1600元,而产业重置成本就达1000-1300元/头,公司股价已反应市场悲观预期,向下空间有限。预计公司完整产业周期下的头均盈利在200-250元/头,对应合理头均市值在2800-3500元。诚然,公司成本控制力与温氏、牧原有差异,但这种成本差异反映到估值上,应该是30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而不当前的16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中牧股份(600195.SH)
——推荐逻辑——
2017年上半年技改完成,口蹄疫产品升级,销量高增长!在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拉动市场苗渗透率提升和疫苗优质优价趋势下市场苗逐步替代政采苗的背景下,在新任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产品和渠道都实现了双突破,继续坚定推荐。预计,口蹄疫市场苗行业未来2-3年市场空间翻倍(从17亿到40亿),2017年公司口蹄疫市场苗收入增速有望达100%(2亿元收入)。
公司最艰难时间已过,现正是布局最佳时点!猪瘟、蓝耳受招采退出影响较大,行业同比收入下滑70-80%,但公司受影响情况好于行业,预计17年两者收入5000万;猪瘟-蓝耳二联苗仍在推广中;其他品种有望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此外生物制品、化药和饲料板块收入增速预计达20%、30%和25%。
国企改革,激发管理层动力,提升管理效率。(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普莱柯(603566.SH)
——推荐逻辑——
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储备大品种进入密集上市期。公司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经开始做前期宣传准备,预计2017年10月底前后有望拿到生产批文并在2017年11月上市销售,2017年实现收入1000-2000万。18年公司利润增长点有望在基因工程伪狂犬疫苗、猪圆环-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猪圆环-副猪二联灭活疫苗、口蹄疫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上市销售,以及圆环基因工程苗的放量。我们预计(1)18年伪狂犬基因工程苗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2)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3)圆环-支原体二联苗和圆环-副猪二联苗预计18-19年先后上市,预计当年可实现收入5000万元,19年放量。公司未来产品梯队丰富,伪狂犬疫苗值得期待。
打造动物健康管理及畜产品安全生产生态圈,布局动保行业新蓝海!与达安基因等联合发起设立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布局独立诊断实验室,业务涵盖教育、研发、产品、服务,未来三年拟在全国建立100家省级检测中心、2000家实验室联盟、3000家兽医服务工作站。我们认为,目前动保检测行业在我国市场空间至少30亿,同时优质成熟标的稀缺,好看公司未来在疫苗检测领域的发展。(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苏垦农发(601952.SH)
——推荐逻辑——
土地改革深化,粮食产业化加速推进是必然的大趋势!18年,土地确权、农村土地的三项改革试点和土地法修正完成,土改加速,并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加速是必然趋势。公司作为粮食产业化的龙头,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土地经营规模扩张、经营效率提升和农服扩张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业绩增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土地流转带动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公司目前已经流转的土地面积近22万亩,公司未来通过流转获得的耕地面积将持续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基础!2)单亩经营利润的提升:公司通过减员降本,提升集体种植比例来提高单亩利润,我们测算,公司当前120万亩地的理论毛利润空间为6.96亿元,而16年,公司种植业务实际贡献的毛利润4.72亿元,利润释放空间大!3)公司17年开始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务,有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本周团队重点跟踪标的表现:隆平高科(停牌)、生物股份(-1.7%)、大北农(-2.1%)、海大集团(-0.2%)、中牧股份(-1.1%)、普莱柯(-2.1%)、瑞普生物(-1.0%)、大禹节水(-0.3%)、牧原股份(+0.2%)、唐人神(-1.9%)、新洋丰(-1.7%)、禾丰牧业(+0.2%)、中粮生化(停牌)、国联水产(-2.8%)、金河生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