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商行业
新浪微博电商草根第一大号@电商行业 旗下公众账号。电商业内第一影响力!最值得关注的电商类微信大号,电商最新资讯、行业深度观察、内幕小道、实战干货。每日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最新超市物價在線供比較 ·  20 小时前  
澳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  ·  最新超市物價在線供比較 ·  20 小时前  
跨境电商Eason  ·  小白如何运营eBay经理号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4日最新蛋价(早报) ·  2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超过王菲!这届春晚带货顶流,是她 ·  4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超过王菲!这届春晚带货顶流,是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商行业

直播卖货,不要装惨卖惨了,已有6人被抓

电商行业  · 公众号  · 电商  · 2024-08-20 19:39

正文


得不偿失。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

打造悲惨人设引流带货,已有6人被抓

“父母14岁把我嫁人”“我被酒鬼老公虐待导致不孕不育”“最近我刚刚找到我的亲生母亲”……


这些听起来惊人又“咯噔”的话语,在视频平台上屡见不鲜。


近日,清城公安在响应上级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中,便成功打掉了这样一个利用虚假“寻亲”剧情,在网上卖惨引流带货的非法团伙。


据清城公安透露,今年7月,他们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人为了吸引流量,编造了一系列煽情且虚假的“寻亲”故事,诸如“父母抛弃女儿”“父母14岁把我嫁人”“被酒鬼老公虐待导致不孕不育”等耸人听闻的内容和情节,并标注为“真实事件”发布到视频平台上,以此手段博取公众的同情与关注,被大批网友点赞转发。


图源:平安清城公众号

为了打击这类行为,让谣言不再发散,清城公安展开了调查。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这一事件背后隐藏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据了解,该团伙架构清晰,分工明确。其中,团伙头目庞某依托传媒公司招募了王某、关某、李某等人,共同策划“网红”形象,以运营某视频平台账号。


这期间,庞某等人通过设计话术剧本、摆拍场景的方式打造了“悲惨身世”人设,并聘请专业摄影师拍摄“虚假寻亲”短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以博取网友同情,收割流量。


图源:平安清城公众号


很快,上述传媒公司运营的多个账号积累了数十万粉丝。


而在获得大量粉丝关注后,该传媒公司便开始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进行牟利。


8月9日,清城公安在全面掌握违法证据后,果断对该犯罪团伙进行收网,最终成功捣毁四处作案窝点4个,现场缴获大批伪造的话术剧本及专业的视频制作工具。


目前,警方已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涉案的6名主要违法人员实施了行政拘留。


为了引流卖货,把自己送进了局子,这样的代价显然远远超出了所得。


这些人为什么会丧失理智,甘愿铤而走险?


其实说白了就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导致他们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与道德底线,踏入了违法的深渊。

以樊小慧为例,作为在抖音平台上拥有超过1200万粉丝的网红主播,樊小慧近期公开了个人单月收入,竟高达3400多万,让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


她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满,其关键就在于其打造的“苦情”人设。


早些时候,樊小慧靠着“自幼被亲生父母遗弃,后又遭遇丈夫的背叛与恶婆婆的欺凌”的人设在短视频平台成功出圈,并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而后,樊小慧开启了直播带货,并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数据显示,仅2020年12月28日这一天,樊小慧便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销售额。


网络时代下,流量就是金钱。看到樊小慧这样的成功案例,相信不少人都会“眼红”。

如此看来,上述犯罪团伙选择打造卖惨寻亲的人设,进行引流带货也就不难理解了。

虚假人设带货,在直播间泛滥成灾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按照剧本进行虚假摆拍、引流带货的情况,并不少见。

 
不久前,央视新闻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某直播平台上,一位主播公开了自己与前夫之间涉及家暴的辛酸过往。

 
视频中,该主播的前夫为了争夺家庭财产和孩子的抚养权,多次上门威胁,存在殴打、故意伤害、抢夺等违法行为。

 
但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远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警方在剖析视频内容后,察觉到了异样——视频中的女子表演痕迹很重,而且在遭到殴打、抢夺、威胁的过程中,还穿插了很多卖货行为,内容极有可能完全出于虚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据涉案人伍某某供述,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其伙同她的妹妹和朋友编撰了“被前夫骚扰”的剧本,并借助直播等形式进行演绎,以博取网友同情,从而获取关注和流量。

图源:央视新闻

最终,涉案的伍某某等人被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在这之前,拥有近400万粉丝的主播“凉山孟阳”及其团伙,也因为打造“贫苦女孩”人设,靠卖惨卖货,并涉嫌虚假宣传,最终被判刑。


此外,各大直播平台上,虚假场景与人设的编造与演绎已然泛滥成灾,其涉及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令人咋舌。


除了上述贫苦人设外,光鲜亮丽的富二代、勤工俭学的名校研究生、自诩高深的功法大师,甚至红娘、相亲者乃至慈善家等人设,都成为了不法分子的“伪装外衣”。


编造演绎的情节 图源:人民日报


他们策划摆拍场景,打造虚假人设,其背后的动机不只是吸引粉丝关注,更是为了非法牟取利益。


比如,以“富二代”自居的仿冒者,往往夸大其词地渲染自己的财富实力,以此作为诱饵,诱导粉丝进行线下见面,从而进行欺诈;而假冒“主持人”的主播,以媒体之名推销三无产品;还有,自称为“功法大师”的网红,甚至还会以传授神秘功法为幌子,向粉丝募集“善款”,索要钱财……


可以说,目前卖惨带货、虚假寻亲已成为不少网红和主播博取眼球、攫取流量、借机牟利的惯用伎俩。他们试图通过这一捷径,谋取重利,钻法律的空子。


假人设,做不了真网红


网红卖惨引流何时休?


谈及这个问题,想必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