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爷鉴书
第一时间向大家推荐好书和介绍,同时坚决揭露烂书,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个人品味,仅供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  23 小时前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  23 小时前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  昨天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  昨天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  4 天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爷鉴书

热爱自有万钧之力

二爷鉴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0-12-13 22:54

正文

上周我随手从公司书架上抽出一本暗红色的书,书名叫《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被认为是独立于现代人的另一个「人类」分支,曾经存在于 40 多万年前,并在大约 4 万年前从族谱上消失。
尼安德特人并非我们的祖先,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我们体内留存着他们(它们)的基因片段,这或许来自尼安德特人与我们祖先相遇时产生的罗曼蒂克互动。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翻开这本书。我对物种进化和分子生物学都没什么兴趣,或许只是抱着一丝好奇,想看看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们都在干什么。
不翻则已,一翻惊人。这本书几乎把我看懵了,甚至在咖啡馆见人时都带着,见缝插针翻几页。
虽然充满大量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细节描述 (比如 PCR 实验,比如 DNA 结构和遗传学理论等等) ,但 这本书并不能算是一本传统的硬核科普书。 简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难以自拔。
看书名会以为这本书只是讲尼安德特人的,但要我说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只是其中最平平无奇的一条线。书中还有另外至少三条暗线,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第一条是人类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并非是一群天才锁在装备精良实验室中历经数年独立完成的。遗传学的研究、新实验方法的发明、实验设备的进步,以及不同研究课题之间的相互启发,都是推动和承托这一课题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
这条暗线读来让人不禁感到热血沸腾:书的前半段所不可能的,变为书的后半段稀松平常的;前半段懵懂无知的先锋猜想,成为后半段探索的基石与起点。一个颇为垂直的研究方向,一本薄薄的小书,却从中折射出伟大的人类科技发展的宏观图谱,读起来实在是很激动。
第二条线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比如如何严谨地证明科学结论,如何怀疑,如何推翻,如何构建。它既是对科学研究的祛魅,又是对科学研究的赞颂,让我们看到科学家如何大刀阔斧又谨小慎微地将领域认知向前不断推进。
第三条线,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条,则是 作者斯万特·帕博的自传。帕博在书中 详细 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他分享自己如何从一名医学院学生开始病毒学研究,而后迷恋古埃及学,并最终走上利用分子技术研究古人类学的道路。
帕博告诉我们他如何直面艰难抉择,如何经历挫败与自我怀疑。他给我们讲实验室中的轶事,也毫不避讳学术界的潜规则、人际关系斗争等等八卦。他讲得开诚布公,我读得津津有味。
在他所有描述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极为特殊又引人入胜的魅力。 那是一种手艺人在描述自己的热爱时才会流露出的特质 。这种魅力会从充满热爱和投入的每一条平淡的叙述中涌现出来,它让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似乎看到了作者熠熠闪光的眼睛。
它并不只属于科学家,它属于每一个拥有热爱的人。我曾在理发师介绍自己琳琅满目的剪刀时见到过它,在乐手介绍自己视若生命的乐器时见过它,也在我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介绍自己的运营策略和产品方案时见过它。
这样的光彩蕴藏着让人战栗的能量,它装不出来,也藏不住。每当见到时,我总会被深深迷住,难以自拔。
读这本书时,我始终沉浸在这样的热爱之中。不论作者是在介绍专业的基因技术,还是在调侃博物馆管理员舔树懒的骨头,或是回忆他从东德的博物馆中切走木乃伊皮肤碎片的经历。
他从不渲染情绪,也罕有精巧的结构性技巧,就是平淡、认真、严谨、投入地娓娓道来。正是这种不矫饰的平淡,让书中每一段心情起伏都颇具感染力,我一度读得热泪盈眶, 甚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23 小时前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23 小时前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昨天
湖北日报  ·  刚刚,彻底爆了!凌晨3点挤满人
昨天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4 天前
数据法盟  ·  华为+DeepSeek,来了!
4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天津人民艺术剧院2017年招聘启事
7 年前
历史震惊你  ·  陈道明: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7 年前
乐趣微生活  ·  厉害了我的大爷,佩服!【NO4】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