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之前就预测过,MR分析后面会走联合之路,现在的发文现状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时馆长主要指的是思路联合,也就是MR分析结合一些热点思路和分析手段,但没想到
选题上也可以强强联合,化解劣势,达到优势最大化,比如共病分析+MR分析、肠道菌群+MR分析等~
怎么叫化解劣势,达到优势最大化呢?
馆长就以
“共病分析+MR分析”
为例具体分析下,
1
共病分析是个热点选题,只要是有相关性的疾病多可以做,疾病组合起来可做的东西非常多;缺点就是常规分析手段不好发高分,想发高分就需要加实验加组学。
2
MR分析作为一个新兴发文方向,是一个很好用的技术工具,但发文数量激增,导致要么卷分析,然后就发展成了做联合思路,要么卷选题,导致选题难、易撞车。
3
两者结合,可以解决MR分析的选题难题,又可以解决共病分析中常规分析发文难的问题,MR分析有了可用的热门选题,共病分析有了新颖的分析手段,优势互补,一区文章手拿把掐!
下面看示例文章:
这篇文章
选题
确定为:
听力障碍与痴呆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涉及到4种听力障碍亚型与6种痴呆亚型,首先听力障碍这个疾病选择比较新颖,大家可以记一下,可以跟一些老年疾病(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联合起来分析,既能提高创新性又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思路设计
是双样本MR分析和多变量MR分析,分析难度不大,选题好的情况下仅用了MR分析就发到了1区8分的杂志上,这性价比可比联合思路或干湿结合思路高太多了,所以说,能拼选题尽量拼选题,事半功倍发文是真的爽!
想用上车“共病分析+MR分析”的朋友,共病选择拿不准、思路、分析搞不定都可以找馆长评估设计,馆长团队经验丰富,尽量让你的发文少走点弯路,抓住风口赶紧发文!
定制生信分析
生信服务器
加好友
备注“99”
领取试用
题目:听力障碍与痴呆和认知功能的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杂志: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IF=8)
有大量的观察研究表明听力障碍和痴呆症之间存在联系,但因果关系和潜在机制仍不确定。
该研究从公共数据库和数据集获得四种听力损伤亚型、六种痴呆表型和四种认知功能结果的GWAS汇总数据。进行以IVW为主要方法的双样本MR分析,以检测听力障碍及其亚型(包括传导性和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CSHL)、传导性听力损失(CHL)、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SHL)和突发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SIHL))对六种痴呆表型(全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额颞叶痴呆[FTD]、帕金森病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和四种认知功能的因果影响。利用多变量MR方法对候选协变量进行调整,以探索介导听力损伤和痴呆之间因果关系的机制。
单变量MR分析结果显示,遗传预测的CSHL与DLB和FTD风险升高有关,但与AD无关。而CHL的遗传易感性与AD风险的增加有关。遗传预测的SHL与语义痴呆风险(SD)升高有因果关系。遗传预测的CHL和SIHL都与较低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评分有因果关系(图1)。
通过IVW方法进行MVMR,以研究年龄、缺血性卒中、孤独、抑郁情绪和皮质体积在听力障碍和痴呆之间的潜在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听力损伤和痴呆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由孤独感、抑郁情绪和大脑皮质体积(特别是内侧颞叶)介导的,而不是由衰老或缺血性卒中介导的(表2,图2)。
表2:基因预测听力损失和痴呆之间因果关系的MVMR结果
图2:经皮质区域容积校正后的听力损伤和痴呆因果效应的MVMR结果
这个文章的共病分析选题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研究意义,尤其是听力障碍疾病的选题创新性较高。思路上仅用了多种MR分析就拿下了顶刊,分析难度低,很容易复现和实操!强强结合,拿下1区文章可太容易了,
看完这个文章有没有试一把的冲动?欢迎找馆长来评估共病选题,思路不知如何设计?分析实现有难度?有需要随时联系馆长!专业团队为你保驾护航,1V1定制创新思路和分析~
馆长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最新生信思路,也可以提供特色数据库构建、免费思路评估、付费生信分析等服务,对数据库构建和生信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馆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