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6
日发改委出台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将全面限消。
汽车限购令的初衷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2010年国内谈城市治堵,除了汽车总量控制,还有一个重要话题是:征收拥堵费,经济学界也热热闹闹吵了几回。
后来,谈得最多的拥堵费不了了之,反倒是限购令发扬光大。北京首开先例,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目前中国施行汽车限购的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贵阳、石家庄这些城市。2018年海南省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迫切用车的市民,多花钱也买不上;无需用车的家庭,因为牌照有价值,他们也参与摇号,争夺买车指标这项资源。资源不以市场的方式分配,必然出现低效和扭曲。
官方禁止车牌交易,各种样式的地下交易还是层出不穷。摇号是分配资源,参与的官员拥有巨大权力,交通管理部门成了腐败高发区。
城市交通拥堵有很多原因:道路资源不足,设计不合理,流量管控不智能、事故停车多发,这些都需要解决。以「汽车太多」为由限制汽车总量,实在太过粗暴。
汽车限购是一项零和游戏。它没有试图向上突破,用发展来解决问题,而是抑制需求,直接消灭问题。一旦限购成为治堵首选,用其他办法改善世界的机会,就这样关闭。吃不饱的时候,重要的应该是努力产粮,而不是学习忍饥挨饿的心法。
最初限购的理由是治堵,后来逐渐改变。到海南限购时,已经是为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宣传,燃油汽车已经被描绘为环境的杀手。从北京开始的尾号限行,在各个城市陆续铺开,甚至一些北方小城市遇到雾霾天气,也实行单双号限行。
限行政策损害了汽车价值,打击了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不只是学界在批评,民众也怨声载道。地方城市下达限购令,大部分都没讨论,就搞「突然袭击」。
2012年6月30日21时,广州突然宣布,自7月1日起限购,只留3小时反应时间。2013年12月15日19时,天津宣布隔日零时起限牌。2014年杭州汽车限购,也是夜里推行,事前还大放烟雾弹,搞官方辟谣。
半夜鸡叫式的汽车限购令,确实有苦衷:担心市场波动,民众抢购。这不好说明,这项政策多么不得人心吗?一个地方城市政府,内部开个会,半夜突然宣布,就能限制民众正常的民事权利——海南直接是由交通总队下令,这也太儿戏了吧。
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多年,很多产业不知不觉地,被套上各种枷锁。汽车行业正是这样,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如今已不堪其负。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这个产业的链条非常长,上游连接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等产业,下游延伸到服务业、商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汽车产业链雇佣了大量劳动者,创造了巨大产值。其重要性,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中国汽车销量90%以上来自国内生产。国内各大城市纷纷限购、限行,对这个市场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经历了28年增长爬坡之后,中国汽车销量在2018年第一次出现下滑。当年乘用车销量2235万辆,比上一年减少近6%。最惊人的是12月份,销量221.7万辆,同比下跌近20%。经济增速下行,汽车销售的颓势没有停止。2019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4.7%。
2019年4月,网上流传一份国家发改委拟定的《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整份文件无甚新意,真正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情是:放开限购。
意见稿提出: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限购的地方,2019年和2020年车牌增量指标数量要比2018年增加50%、100%;取消对无车家庭购车的限制,对小客车更新指标申请不得限制数量。
这份没有得到确证的文书很快引爆市场,汽车概念股暴涨。天下苦汽车限购久矣!
5月,广东省广州和深圳发布新政,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广州一年半内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新指标(此前为每年12万个指标,每月1万个指标),新增超过50%;深圳将在今明两年每年新增4万个小汽车增量指标(此前指标是每年8万个),新增50%。
就在上周(6月6日),发改委正式出台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新能源汽车的限购将全面限消。这是一件好事,并且还不够。该取消的是所有汽车限购,看哪个城市先走出第一步吧。
本文首发在功夫财经。
欢迎关注
列国志
转发推荐吧
英国
印度
种姓制度
日本
战后改造
土耳其
埃尔多安
南非
阿富汗
塔利班
韩国
韩国总统
越南
泰国
苏格兰
俄罗斯
蒙古
不丹
秘鲁
阿根廷
智利
尼泊尔
马尔代夫
也门
转发朋友圈
或者点
在看
↓↓ 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