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出博士招生计划,选拔大四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并提供年薪20万的薪酬标准和事业编制岗位。文章介绍了关于研究生收入的奖助学金体系,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劳务费,并探讨了不同高校之间的待遇差异。文章还提到了博士生面临的困境以及薪资对研究生择校的影响,并强调了科研与生活进步应同步发展的观点。
奖助学金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劳务费。其中助学金是国家明文规定发放给研究生的基本补贴,奖学金包含国家奖学金和各类励志奖学金等,而劳务费则主要由学校、院系、导师的科研经费预算决定。
不同高校间研究生的待遇存在差异,部分高校能保障博士生较高的补贴额度,而部分基础学科因课题较少劳务费较少。
博士生面临收入低下的困境,虽然国家有最低保障线,但实际收入往往难以维持生活。部分高校通过降低或取消奖助金来减少支出,加剧了博士生的生活压力。
薪资已成为研究生择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们对薪资的期望与高校实际提供的待遇之间存在差距,这也催生出了专门用于查研究生补助的第三方平台。
昨天,学霸君刷到这么一条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出一项招生计划,选拔 20 位已获本博连读资格的大四学生攻读博士,在取得博士学籍后聘为助教岗位(事业编制),并提供年薪 20 万的薪酬标准。
图片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夺 …… 夺少?20 万?有事业编?毕业后还有机会留校?……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怎么组合在一起学霸君就看不懂了呢?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又有书读又有钱拿又有工作,什么神仙日子啊!学霸君立马转给当年同门小伙伴,表示想要回去上学!…… 然后被现实狠狠拷打了一顿。
图片来源:自己截的
补贴常有,但 20 万不常有
通常来说,广大硕博研究生的收入 ——「奖助学金」,往往都是由「助学金」,「奖学金」和「劳务费」三部分构成的。
像本次哈工大这 20 万薪资,严格来说同样也是在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的范畴之内。
其中,助学金是国家明文规定发放给研究生的基本补贴。
根据 2017 年《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规定,发放给博士生们的基本补贴标准为「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 15000 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 13000 元」;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而硕士生基本补贴标准则依据此前的文件规定,为每生每年 6000 元。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很明显,国家制定的助学金额度是为一些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解燃眉之急的最低保障,但要是真按这个数发,连勉强糊口都难以为继,更别提以此生活了。
所以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会在国家线基础上稍微上调一些。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
其次便是奖学金,其中包含国家奖学金和各类励志奖学金及各大院校奖学金、私人助学奖学金等。
「国奖」每年奖励博士研究生 1 万名,硕士研究生 3.5 万名,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往往也是各大奖学金中的「最高荣誉」;而其他奖学金通常名额较多,但总归是各凭本事。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而劳务费则并非由明确的法律规定,往往主要是由学校、院系、导师的科研经费预算决定的,且往往直接与学科和课题组实力规模直接相关;组内科研经费充足可能的就会给多点,少的话就少给。
至于那些几乎没什么课题可言的基础学科,劳务费往往就少得可怜了。
图片来源:研究生教育管理
总而言之,「奖助学金」的多少,基本上完全是取决于高校和导师的「良心」,毕竟,就算高校真按最低标准发放每年 15000 的助学金,而院系和导师一毛钱不发,也是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的。
而世界的参差,这不就来了吗。
比如,像南科大这样「小而精」模式的高校,就一向以高额的学生补贴而闻名,光是基本的助学金就被学校提升到了每年大几万的标准,再算上课题组的各自补贴。
一位博士研究生的年收入达到 6 位数并不是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平均工资。
图片来源:南方科技大学贴吧
而个别招生项目同样也达到了硕士人均 10 万元/学年,博士人均 20 万元/学年的待遇标准 —— 放在别的学校,学霸君肯定也要惊掉下巴,但你说这是南科大?那没事了,并不稀奇。
图片来源: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而更多的高校,通常也能保证博士生月均三四千元的补贴额度,这也是最常见的博士生补贴档次了。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
但是呢,补贴这种事只能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比如就在近期,北航奖助学金调整便闹得沸沸扬扬,博士奖学金拦腰砍,硕士硕士降幅 28%。
由于将学校支出部分转移到导师头上,校方降低了对学生的支出。然而大部分导师们支付的劳务费又本来就达到了新规标准,不需要再提高,最终学生实际到手的金额就变少了。
图片来源:网络
再比如有多家高校也逐年宣布,以各种形式降低或取消奖助金中的某些部分,这样的例子自然是一搜一大把。
图片来源: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图片来源:江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但钱是少了,学也不能不上呀。每天起早贪黑地泡在实验室里累得头昏脑胀,中午去食堂多打个肉菜都要盘算半天,掏出手机收到短信发现劳务费比上个月少了 300,再一刷新闻,「XX 大学奖助金每年 20 万」……
两眼一黑,哈哈,这辈子算是有啦!
像乞丐一样
学霸君记得很清楚,2022 年 11 月 26 号,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在第七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关于补贴的一段话,曾引发了全网热议:
我国有 40 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他们每月收入仅 3000 多元。
图片来源:微博
刘教授还呼吁,「建议增加 10 万块钱,使这些博士每个月收入达到 1 万块钱,这样的话我们的财政支出是 400 亿,从国家层面看,这笔支出并不多。但是可以把博士生培养成顶级人才,安心做研究。」
可残酷的现实是,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博士生往往连每个月 3000 块都没有(哭)。
在这样的环境下,甚至如今催生出了不少专门用于查研究生补助的第三方平台 —— 薪资额度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研究生们择校的重要指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图片来源:微信小程序
正如早在 2012 年,便有研究向国内 12 所高校的 900 余名博士生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资助是有效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
图片来源:知网
学霸君也不愿再一次次赘述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自古以来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多么简单而有力的道理呀!
总有些人说什么「搞科研就要牺牲奉献」「不要在意物质条件」之类的话,简直是笑话 —— 搞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生活的进步,而人类生活都进步了,搞科研的条件却停滞不前,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
其实,学生们真的很好满足 —— 区区几百元的「小钱」在高校、导师看来或许微不足道,却能直接让一个终日辛勤劳碌的研究生收获加倍的幸福和科研动力,世上简直没有一桩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最后,回到开篇「20 万」的新闻,学霸君也想大声地说:
并不是校方大发善心赏给学生们的这笔钱,而是校方知道,这些优秀的科研人们本身就值得赚这笔钱。
参考文献:
[1] 彭安臣, 沈红. 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 —— 基于 12 所大学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7):53-60.DOI:10.16750/j.adge.2012.07.014.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