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手艺门
中国手艺文化传播平台,致力于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手艺门

神奇的双手,创造出自然灵性的美好。

手艺门  · 公众号  · 手工艺  · 2017-01-16 22: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来源: FDC面料图书馆 微信号: fdcfabric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 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悠悠恒河水流淌了千年

静默地陪伴着古老而略带神秘的印度

包裹少女曼妙身姿的纱丽

触动味觉的美食

惊艳了世人的宝莱坞

……




不论我们用什么样的姿势打开这个国度

一切都是浓墨重彩

仿佛这里的人们想用尽全世界的色彩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块印花料制造和出口国,在印度的手工作坊里面没有底稿没有程式,模子大小、纹样、颜色全都靠自由组合,因此没有一件作品是重复的。样式繁多,颜色艳丽丰富,低碳环保、手工制作、独一无二。



Block Printing
传统印刷术



印度的雕版块印是印度传统的印刷术,其主要应用于各类织物。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出现在印度了,不论是简单图案纹理,还是复杂的大型纹饰都可以做到。例如有印度人喜欢的动画图案:孔雀、大象、女神、也有伊斯兰教所钟爱的树木、攀缘植物、花和叶。


雕版印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先由技艺精湛的艺人在模版上雕刻出各式栩栩如生的花纹图案,再涂上各色染料进行印染。因其花纹中渲染着浓浓的宗教文化,因此精美而华丽!


(▲雕刻工具)





刻好了木雕,接下来就是印染了,每一种颜色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来自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



接下来是看手工艺人们真本事的时候,这种看似简单的印刷,其实需要匠人深厚的功底和经验,整齐排列的图案,一丝不差的被印染到织布上。




Embroidery

刺绣




印度的刺绣工艺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娴熟的技艺和多样的风格,现已成为印度服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很多关于印度的影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印度人总在追求着一种精致的状态,不管是传统还是时尚,古雅还是飘逸,那些摇曳的风情下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印度刺绣魅力的奇特之处。



一个印度小小村落的刺绣,在村民自己眼里或许仅是手口相传的一门普通技艺,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到了当代设计师的手中,就产生了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作用。而现今越来越多的非遗工艺和民族文化都面临着日暮西山、江河日下的生命危机。虽然如此,却并不是不可挽回,这也需要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沟通的平台与契机。


就像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和工艺都在日渐消失,我们希望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人们的保护和重新利用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Tie and Dye

印染工艺




印度的印染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对印花棉布的描绘或许是关于印度印染最早的文字记录。印度传统工艺以靛蓝、茜草、姜黄、红花等植物为原料,无需化学固色剂就可以染制色泽绚丽且不褪色的布料。印染的成果往往决定了一匹布料一生的命运。


(▲当地的村落染坊)




印度扎染注重装饰图案并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多运用象征吉祥的莲花,以及象征力量与智慧的大象等纹样。它往往借助于纱、线、绳,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方式扎结后进行染色。通过增加或减少染料控制颜色效果,最终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因此,经过扎染的每匹布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



印度光鲜亮丽的服饰背后是古老的工艺传承。哪怕经历殖民与战争浩劫,在印度河流域始终保留了一方传统。从织布、印染,乃至缝制成衣,所幸轰鸣的工业革命没有完全取代这片土地上流传已久的技艺,让它仍能在追逐现代生活的夹缝中生存。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看见好手艺



手艺门掌门人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勾搭勾搭


- END -


手艺门

google谷歌文化学院中国合作伙伴




999千足金印钞鸡

金鸡鼓舞五彩手链

手艺门2017年新年礼物


长按二维码, 立即购买

点这儿,来手艺门造物馆 逛逛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