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LOFTER
LOFTER的官方公众号,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让文艺躁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卤猫  ·  开工大吉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LOFTER

中国女孩到底要多瘦?

网易LOFTER  · 公众号  · 美图  · 2018-07-09 22:01

正文



去年冬天,朋友阿雯被甩了,其实故事发展和大部分的情侣一样,无非就是那些分手戏码。


但到了分手原因这,阿雯却认了死理,“肯定是自己太胖了”。


后来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的,阿雯突然开始了疯狂的减肥。


第一个星期,阿雯完全没有进食。


我提着她要的酸奶和水果去见她时,看到那惨白如灰的脸色,让我生怕她下一秒就会晕死过去。


阿雯却笑着和我说:“我这个星期瘦了3斤耶。”


我看着很心疼,如果她不是每天都在坚持喝水,我估计她可能早就得送医了。


之后的半年,阿雯都只靠酸奶和水果续命。


有时候,忍不出吃了几口零食,她就会跑到厕所扣喉咙催吐,吐得满脸通红,跪坐在地上。


这个夏天,阿雯已经成功地瘦了30斤,但她丝毫不觉得开心,反而觉得自己还不够瘦。


最近一次见面,我劝她不要再减肥了,怕在这么下去她的身子骨受不了。


阿雯一捏自己的手臂,能拉出大概半个尺子长的皮来。


原本让我羡慕的皮肤,变得蜡黄,长了不少的红肿痘,还留有粉底都盖不住的痘印。


消耗得太快,身体跟不上,于是皮肉松弛得如同老奶奶一般,内分泌也垮掉了。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阿雯不过就是一个极端个例,不值得上升到总体的程度,但是我们好像都很难否认,中国女孩子,对于瘦的追求,或者说整个主流审美中,对于瘦的偏爱,已经越来越不对劲了。


不是她们想减肥,而是有太多的审美暗示,让她们开始在无意识中走上了减肥的路。





百度上关于“减肥”的搜索,数量相当可怕,竟然高达1亿个结果。


将近十分之一的中国人口。



比“美容”多两千多万,是“化妆”的足足两倍,减肥在中国女性关注度中轻松夺魁。


但在大量的减肥广告和减肥攻略里,夹杂着数量不少的减肥惨案。


点开来看,一件比一件悚人。


女孩们为了减肥,愿意赌上自己的性命。




看到微商的广告心动,花了几百块钱买了减肥药,吃了以后却没有瘦下来,反而晕厥送医。


上吐下泻是小事,更多女孩因为减肥药,导致肝脏衰竭,大小便失禁,从此需要用成人纸尿裤才能出门。




想要瘦下来,于是疯狂地节食。


病态的饮食习惯,让自己每吃一顿饭都倍感精神压力,又恐惧又内疚,最终患上厌食症。


瘦成只剩五六十斤的骨架,无法下地行走,阻止自己出于本能的进食,吃什么吐什么。




哪怕那么多惨案摆在眼前,中国女孩仍旧希望自己瘦到两双筷子腿,反手4A腰,锁骨能养鱼。


她们当中,160/100斤的人不满足,170/100斤的人依然不满足。


除了骨头以外,只要有一点肉都算胖。


某种程度上,减肥过度已经成为一种并不算新闻的庸常。


大家对每天靠着少吃饭,甚至不吃饭的女孩也早就见怪不怪。




在减肥之前,我想我们都需要看看这部电影:


《骨瘦如柴》



20岁的爱伦因为心理疾病和对减肥的成瘾,患上了严重的厌食症:


所有食物的卡路里,她都倒背如流,


吃饭时搅来拌去,却难以放进嘴里,


油炸食品更是要把脆皮的外壳统统切掉,


好不容易把食物放进嘴里,嚼几口就会吐出来,



做过量的仰卧起坐,导致脊椎上出现淤青,


每天测量自己手臂的尺寸,希望保持硬币大小,


身体没有脂肪,为了御寒长出了厚重的汗毛,


营养不良,常常两眼一黑,晕倒在地上。



爱伦住院四次,但都毫无效果,反而越来越瘦。


这一次,家人为她找了一个不使用传统治疗法的医生,爱伦住进了厌食暴食症青少年屋。


镜头里开始出现更多和爱伦一样的女孩。


舍友珀尔因为厌食症,无法给身体提供养分,不得不做鼻饲。她觉得很疼,却忍不住在想,这注射液到底有多少卡路里。


爱伦说:“1500卡。”


珀尔听后很害怕,她坐在饭桌上却什么都吃不下,转身就躺在沙发上痛哭。


当节食这样的惯例开始起效,关于体重的循环性思维占了主导,其他的一切对她们来说,已经变得都不重要了。


她们已经上瘾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