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木鱼水心
三分钟不剧透影评;微剧场有剧透解说;轻松脱口秀木鱼说;从导演角度的动画教室/解析。商务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01、夫妻,不送葬;父子,不共商; ... ·  昨天  
电影工厂  ·  早晚出事的15个毛病。 1、管不住嘴。 2 ... ·  2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友塔游戏2025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3 天前  
广电独家  ·  一电视频道发布“郑重声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木鱼水心

影评:《爱情公寓》,素食者的烤肉饭?

木鱼水心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8-15 02:42

正文

《爱情公寓》目前豆瓣评分2.8,如果说整体观影体验,比这个分数,可能还是略微高一点点的,但高出的这一点也是有限。

讲真, 如果店家明明知道客人吃素,却还是给上了一碗烤肉饭 ,那么客人给差评还是比较正常的。


点击马上收看视频




昨晚去看了《爱情公寓》,回到家已是半夜。呃,确实是有点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


不知道其他观众怎么想,反正我一进影院,龙标之后的那一系列镜头,让我 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片场了 ?认真地找身边人确认了票上的影厅号,发现没走错,才半信半疑地坐定。


是的,你没走错


影片最大的看点,应该是“ 爱情公寓 ”的名字了。我感觉大多数观众都是因为这个名字走进电影院的。看过剧的情侣们,手着拉手,买上可乐爆米花,进去感受熟悉的角色搞笑卖萌,谈谈恋爱,度过一个轻松的夜晚,这应该就是一般观众的期望。 我们那一场虽然是午夜场,还是有四个男孩女孩一起检票进去观影



但是, 两个非常知名的IP, 组合在一起却调性不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用户来看,《爱情公寓》的主要受众是爱看喜剧的都市青年,喜爱现实题材。但《盗墓笔记》却是一个幻想题材,读者们喜欢的是瓶邪CP,喜欢的是一生换十年天真无邪的架空浪漫。 这两个题材真的是不管外在还是内在都是完完全全的不同。


那么,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无论是对于《 爱情公寓 》的主流粉丝,还是《 盗墓笔记 》的主流粉丝,都很难去喜欢。当观众带着期望来到影院,本来想看爱情公寓的主角们热热闹闹地搞笑,却看到了大量和爱情公寓无关的角色和故事,感觉是会非常奇怪的。


光看配图是不是都觉得奇怪?


还有剧种上的冲突,爱情公寓是 喜剧 ,喜剧要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简单世界的荒诞感,所以喜剧的世界观设定需要简单。但盗墓笔记是一个设定非常多,有 正剧 气氛的故事,这就要求世界观设定得复杂而严密。这样看来,
两者的结合就导致剧中出现 基调违和 的情况。


比如正当看了几个演员拿着主角光环开始无厘头搞笑,然后影片突然又非常认真地讲出一堆关于青铜门、麒麟血之类的设定。导致观影的时候会很迷惑,甚至分不清这些人什么时候是在搞笑,什么时候是在认真地做正常的主线。最终的结果就是 给人一种搞笑搞不起来,故事又讲得的很儿戏的感觉


不过这个问题在故事后段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到后半段,世界观也交待得差不多了,所以观众比较能够理解什么时候搞笑,什么时候走剧情。



故事在“ 冒险 ”开始前,有一段室内戏,这一段 不管是拍摄手法、台词、还是画面的密度,都和电视剧差不多 。因为主创没有针对大银幕进行一些剪辑与拍摄上的调整,于是导致前面公寓戏部分 有些拖沓与跳戏


不过文戏部分很快过去了,接下来就轮到影片里的特效部分。这部分实在是让人很想吐槽。中间有一段小球大战机器人,主创应该是要把这个作为一场精彩的动作戏担当,但呈现出来的质感实在是太敷衍了,看起来完全没有紧张感。其实如果特效的成本不够,那就不要把特效部分作为一段画面的主体,否则的话就相当于把最差的部分呈现给人看,有点羞耻Play的感觉。



影片后半段,特效水平确实有所回升,到了眼睛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过既然后面能做成这样,为什么不把前面那一段修一下呢?


说到影片的 喜剧部分,总体来说也是前半和中段比较无聊,后面部分略有起色 。比如那个死了8个人才送到的外卖,我确实是笑了。但里面两人不说话用表情对话那段……因为我本人是《How I met your mother》的粉丝,所以不予置评吧。


有一些朋友给我私信,说其实《 爱情公寓 》被大家讨论到抄袭与借鉴的部分,主要是电视剧,电影其实没有这么大问题,觉得豆瓣分数不太公平。我的感觉是, 低分的主要原因主要在定位失败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面提到了观众定位的问题,他说,如果一部影片能得到适当的宣传推广,观众来到影院都是满怀期待的。而 电影需要符合这个期待


即使在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没有把他的戏叫做《哈姆雷特》,而是叫做《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而他的喜剧却是《无事生非》和《皆大欢喜》这样的题目。于是在环球剧院的每天下午,他的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便可以 在心理上确定要哭还是要笑

所以,当大家带着满心期待的心情,想要来看一个搞笑、轻松的、现实基调的、休闲向喜剧时,他却看到了一个充满幻想元素、与盗墓有关的、虽然受众很大却很核心向的题材,这其实是很难挽救的。 因为预期的不符,会让观众会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