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北卫视
河北卫视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河北卫视

泪奔!河北农村20年前的割麦图曝光!河北人扎心了,端午节回家收麦子去!!

河北卫视  · 公众号  · 河北  · 2017-05-27 21: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又到了一年一度农村人割麦的时节。


你可是否还知道

二十年前的河北人是怎么割麦的吗?

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看完竟有点想哭...




那些年农村割麦的场景

二十年前,河北农村还没有自动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的。一般农村家庭从收割小麦到贮藏最少需要两周的时间。现在不一样了,一家好几块地,用不了两三天就能干完。



割麦子是个非常累人的活,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这活不光是累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这时候是用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



后来大家都用上了拖拉机,既方便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压好了,就得起场,这是起场用的叉子和耙子。




扬场是把石滚轧好的麦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子的秕子以及短的麦秆和麦糠等。



把没有麦粒的麦秸秆堆成麦秸垛,堆出一个既稳定又漂亮的麦秸垛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



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要不会生虫。




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



儿时的打麦场,是大人的繁忙场,孩子的欢乐场。起场,父母盼着收成,如何颗粒归仓,孩子想着玩耍,怎么能够尽情尽兴。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那麦秸垛就是那时候的蹦蹦床。




等过了麦季,依然可以玩耍,没准儿还能摸出俩鸡蛋。




无所顾忌,不怕磕着碰着。小孩子,把麦秸垛当成游戏的乐园。




有的麦秸垛,可以避避雨,也躲在里面捉迷藏。



曾经的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风景,煞是漂亮。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辛苦,累了吃块雪糕,啃个西瓜。农忙没时间吃饭,吃个咸鸭蛋,来瓶啤酒就是幸福!



曾经的农村生活如此美好


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也没有风景名胜,但却记录着那小山村普通的生活,剩下的是万千的思绪随山水移转...




那些年,吃饭时的笑容是纯朴无瑕的,饭碗里盛着的是真正的幸福。




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何谓零食只知道屋后山上摘的野果子是最好吃的。




从小就开始学习“本领”,曾经用过的劳作工具,是一辈子的记忆。



小时候成绩不错,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奖状贴满了整个墙壁




那时候的板凳都是木头做的,吃饭、写作业...都用它,十几年过去了,颜色变了,但是依然结实。



常把桌子拿到外面吃饭,边聊天边吹着晚风边吃饭,可舒服了。



晚上几个小孩玩老鹰抓小鸡,

这情景, 可能很多年没见过了吧!



夏天池塘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每到傍晚就有小孩偷偷来玩水。



豆角、丝瓜、黄瓜、青椒、萝卜...这些蔬菜家里都有种,吃到得都是最新鲜的食物,根本不用去买。



蚂蚱、蟋蟀、知了、蚕、七星瓢虫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是我的小伙伴,现在城里就很少见了。



乡村里头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白云,呼吸的空气非常清新。




我是这样的农村人


爸妈都是农民,没文化,没去过大城市,种着那一亩三分地,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然后再春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没车、没房、没存款、没钻戒,不懂那些城市人所谓的浪漫。只知道,朋友用心交,爸妈拿命孝。靠山山倒,靠人人会跑,流自家的汗,吃自家的饭。



我喜欢农村,

因为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与浮躁,

没有霓虹灯的闪烁与光芒,

只有走不完的山路,看不完的风景

和城市里没有的那份祥与与宁静!


(来源:新北方)

小编叨叨叨

小编也是农村娃

也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农村

因为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与浮躁

没有霓虹灯的闪烁与光芒

只有走不完的山路,看不完的风景

和城市里没有的那份祥与与宁静


如果你和小编有同感

就给小编点个

一个大拇指7厘钱呢

各位老板  举手之劳

小编在此谢过了


更多精彩

MORE


端午假期天气最高37℃+雷雨……

5月,这个蔬菜要抓紧吃,降脂减压又降糖,堪称“三高克星”!

每天揉一次大腿内侧,两周后,奇迹出现了!

【健康】女子试验30天不喝饮料,脸上的变化吓你一大跳!

该换凉席了!你以为清洗+暴晒就能除掉600万只螨虫,别天真了...教你一招彻底除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