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乘势而为
坚定不移
坚决打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互联网金融总体风险水平显著下降,监管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行业无序发展、生态恶化的局面有所改善
。但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仍然艰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潘功胜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工作任务。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
再用
1
到
2
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专项整治以来,在各部门、各地的监管高压下,大量机构退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存量机构违法违规业务规模明显压降。截至
2018年5月末,各地尚在运营的从业机构2902家,专项整治以来共有5074家从业机构退出;
不合规业务规模压降4265亿元。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方面,专项整治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1390起,成功破获一批重特大案件,对非法金融活动形成了有效震慑。
“现金贷”乱象明显减少
网络小贷公司的杠杆水平逐步压降
去年下半年,
“现金贷”乱象引发关注,央行将其纳入整治范围,
“现金贷”行业成交量持续下降,非法放贷、畸高利率、暴力催收等问题明显减少,网络小贷公司的杠杆水平正在逐步压降。
另外,央行主动监测发现大量涉嫌非法从事外汇交易的平台并开展整治,封堵境外违规网站330家,关闭境内网站48家。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规则不断健全,监管空白有所弥补。除
P2P网贷平台被明确定位信息中介外,经营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被要求持牌,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发售资管产品被叫停。此外,监管对交叉嵌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定性和处置,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推进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百行征信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常态化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及平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不断加强自律机制建设;金融消费者教育持续加强。
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互联网金融领域是金融“创新”的前沿,但其中既有利用信息科技发展普惠金融、便民金融的真创新,也有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甚至以创新为名行违法之实的伪创新。
监管方面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对于合法守规,有益于实体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创新,通过立规矩促发展;对于实质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伪创新,及时纠偏,坚决打击,切实促进互联网技术发挥作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因此,
潘功胜强调,整治下一阶段工作极为关键,各地要高度重视,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加大统筹部署,稳定工作机制,明确政策界限,聚焦重点业态、区域和机构,完善整治方式,
强化整治力度,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要加强监测预警,遏制增量风险,
广泛开展投资者宣传教育。
同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