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22
日
,2017
腾讯云
+
未来峰会以
“
连接
·
智能
·
未来
”
为主题
,
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作为腾讯云产品迭代
,
腾讯在峰会上首次提出
“AI(
人工智能
)
即服务
”
战略
,
并发布腾讯云
2017
年战略新品
——
智能云
,
而金融云是腾讯
“
云体系
”
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在去年完善了整体产品架构的基础上
,
金融云今年增加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原料的产品
,
如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理赔、智能投顾、反欺诈等等。
腾讯金融云作为一个开放生态和连接器
,
除了连接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界伙伴之外
,
还试图做B2B的连接平台
,
连接商户与金融机构
,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
,
在金融行业内部做跨界创新。
在近几次的公开露面中
,
马化腾屡次提及
“
用云量
”
概念
,
认为这是数字时代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
“
云
+AI”
未来的意义等同于“电+计算机”。
在金融应用上
,
朱立强也表示
,
未来人工智能将作为一项单独的服务提供给客户
,
腾讯将携手金融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建
“
云上金融
”
新生态。
三大核心能力
“
智
”
造新金融
随着
“
机器人客服
”
、
“
刷脸开户
”
、
“
刷脸贷款
”
等新词的出现
,
人工智能出现在银行柜台、手机端口等金融应用场景已不再是想象。
关于
AI
和金融的结合
,
朱立强认为有两个方向
:
一是降低信息提供的成本
,
包括智能客服、智能理赔、流程银行等
;
二是对人力无法很好分析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
,
如智能投顾、智能审批、智能营销、反欺诈等。
21日的腾讯“
云
+
未来”
峰会上
,
腾讯通过
“
智能云
”
开放了腾讯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上的三大核心能力。
“
这相当于让
AI
有了视觉、听觉、逻辑处理的能力
”,
朱立强解释称
,
视觉就像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和OCR
,
听觉就像智能语音
,
文字数据接收进来之后需要进行语义匹配
,
以及语言处理能力。目前腾讯云在金融端的运用中
,
以上三种能力得到了完整体现。
以腾讯理财通智能客服为例
,
智能客服能够实时提取分析用户需求、行为、价值等多纬度信息
,
主动对话进行服务引导
,
并自动化进行产品推荐。目前
,
理财通智能客服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可以达到
85%
,
反应速度超过人工的100倍。经过大数据的不断叠加
,
未来准确度会进一步提升
,
目前工作量相当于100
个人工客服
,
未来会不断增大。
在证券行业的双向视频远程开户业务中
,
腾讯金融云结合用户的人脸活体检测加上声纹识别
,
结合
OCR
进行相关的身份证件的认证
,
通过几种识别来确保远程开户的安全。
此外
,
银行消费贷款业务中还有一个全新的场景
——
刷脸贷款。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快速识别
,
与身份证匹配
,
结合后台金融的数据匹配快速放款
,
还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微表情来进行风险方面的判断。据了解
,
平安银行两年前开始尝试刷脸贷款
,
目前通过这种方式放出的贷款额已经超过
300
亿元人民币。
朱立强指出
:“
云
+AI
背景下
,
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是主动化、专业化和轻型化
”
。金融机构将专注于机器无法替代的专业能力
,
更多向资源整合方向转型。
腾讯金融云在产品链条的设计上
,
也充分考虑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客户的自身流程
,
从获取信息到售后服务
,
未来将通过人工智能设计出更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产品。
基于社交大数据的
“
云上金融
”
生态圈
背靠微信和
QQ
两个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
,
腾讯金融最大的差异化是社交数据。以红包数据为例
,
2014
年除夕微信红包横空出世时
,
红包数据在
2000
万
,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达到了
10
亿和
98
亿
,
到
2017
年除夕
,
微信红包已为腾讯沉淀了
142
亿的个人金融数据。
“
这些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既是金融数据
,
也是社交关系
,
可以筛选出很多金融属性之外更加紧密的关系链。
”
朱立强说
,
差异化的数据
,
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在金融上进行一系列创新。
目前
,
腾讯云已形成了由前海微众银行、泰康人寿、
PICC
、富途证券、广发证券、众安保险、妈妈资本等
5000
多家金融用户构成的
“
云上金融
”
生态圈
,
腾讯云的公有云、金融专区、金融专有云等多种服务方式覆盖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等不同细分领域需求。
平安科技首席战略官李亮表示
,
金融行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
对金融机构来说
,
对于安全、稳定性的要求甚至比效率更重要。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
,
安全、合规是首要的命题。
日前
,
国内唯一的云服务测评机构、工信部旗下的可信云发布的国内主流云主机分级评估报告中
,
腾讯云主机获评
“
五星
+”,
被认为特别适合金融行业。以保险行业为例
,
最近保监会批准新开业的保险企业中
,
有
7
家完全采用云计算业务
,
其中就有
5
家使用了腾讯云。
作为腾讯集团内部
To B
领域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
腾讯云被视为腾讯大生态和
“
连接器
”
的一个重要落点。而金融云是腾讯引入金融服务的入口
,
也是输出金融服务能力的出口。
朱立强表示
,
目前金融行业
“
上云
”,
需求最大的还是银行
,
短期内会成为金融云业务拓展的重点。腾讯也会和金融科技等合作方深度合作
,
联合推出人工智能的产品。目前
,
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积累了多年的数据
,
和金融机构的联系也更深入
,
金融内部跨行业的创新
,
例如把银行业和保险业打通
,
银行售卖一些保险产品
,
也需要很多数据的辅助。
而从腾讯金融内部
,
微信支付、
QQ
钱包到腾讯理财通、腾讯微黄金甚至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业务和金融服务能力如何输出给创业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
,
金融云也是最合适的出口。
朱立强介绍
,
未来腾讯金融云还将持续加强在人工智能云服务领域的布局
,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
实现金融领域客服、安防、数据分析等方面机器对人的替代
,
帮助金融机构主动拥抱
AI
、聚焦专业能力和建设轻型化组织。
来自IT调研与咨询服务公司
Gartner
的报告显示
,
2016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是
2066
亿美元
,
金融云占据其中超过
20%
的份额
,
并在不断扩大中。朱立强表示
,
未来腾讯支付金融业务板块会沉淀更多的大数据
,
在整个云计算的板块中
,
金融云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