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经销商庞大汽车集团爆出了惊天一亏。
上市8年,巨损70亿。
庞大集团的现状令人堪忧,变卖资产、股权质押、违规披露等等,这个全国最大的4S集团,因频繁爆出的各种负面消息,似乎已经乏力回天。
发家史:如何发展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车经销商集团
————
庞大集团是以汽车销售服务为主业的大型汽车营销企业,原隶属于唐山市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唐山市冀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13亿元,法人代表庞庆华。
从2005年开始,庞大集团就连续七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在2009年,庞大就凭借352亿元营业收入额,超过广汇汽车登上全国汽车经销商排名首位。
2011年,庞大集团实现的汽车销售收入555亿元,同年4月28日,庞大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PO实现登陆A股的汽贸集团,也是中国民营企业IPO融资金额最大的企业。代理一汽大众、北汽、比亚迪、奥迪、奔驰等国内外近百家主流汽车品牌。
彼时,庞大集团是“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第一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在上市后的一年里,领头羊庞大多路出击,收购长沙和信丰田等多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买断高端改装车厂商巴博斯的中国总经销权,取得豪华跑车阿斯顿•马丁在华最大代理权和韩国双龙在华21省市代理权。
庞大还做旧款新车租赁、打造汽车文化园。这些动作几乎能够代表中国汽车经销商近年来为生存和发展所做的所有努力。
此时志得意满的庞大集团,甚至想模仿吉利收购沃尔沃,准备收购另一家瑞典汽车品牌萨博,试图从一个汽车经销商,变身自己造汽车。不过,庞大收购萨博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庞大走上了重资产发展之路。
转折:疯狂投资
债台高筑
————
上市的三年里,庞大集团从资本市场成功募集122.4亿元,与行业普遍采取租赁土地的方式建店不同,庞大集团手握这么大笔资金,开始在全国各地投资——买地建店。
庞大集团最为鼎盛辉煌的时候旗下拥有4S店、汽车专营店1400多家。
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建店,对庞大集团的营收有没有帮助呢?
答案是,没有!
庞大集团自上市以来盈利能力一直表现平平。其中2011年-2017年,集团累计实现净利润仅十多亿元,若平摊至每年净利润约为1.45亿元。但因买地建店、快速扩张,上市七年庞大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仅2016年为正。
与门店数量攀升相同的是,庞大集团的负债率也在连年攀升。
2011年至2017年,庞大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33%、85.89%、86.01%、81.9%、80.28%、81.52%、78.93%,平均值超过8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庞大集团如此快速的资金消耗和高负债,在A股上市公司实属罕见。
庞大集团对此时公司的“发展”并不满意,自身造血不足,怎么办?
开始贷款,
据统计,2017年庞大集团从数家银行共抽贷60亿元,2018年截至10月底已经抽贷160亿元,合计抽贷约220亿元。
此外,庞大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庞庆华也向集团职工及家乡滦县人集资约18亿元。
众筹结束后的庞大集团,并没有把钱用在企业发展上,而是进军到了房地产企业。据悉,庞大集团曾在沧州投资了占地面积约700亩、总投资20亿元的汽车文化广场项目,2017年庞大集团还被曝出在自建豪华办公楼的事件。
在庞大集团规模扩张的同时,因建设经营网点引发的非法侵占农民耕地事件,也不时被媒体曝光。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汽车产业的链条看,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各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
因此“钱”也就成为了汽车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
庞大集团坚持买地建店,在上市之初,资金充裕、市场竞争也远不如现在激烈时,弊端还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庞大集团开始因缺钱产生了多米若骨牌效应。
庞大集团不断被卷入与各类公司的债务纠纷之中,资产被申请冻结的事件也越来越多。
2016年年底,庞庆华因替一份融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了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后来又因庞大与中机国能的融资租赁纠纷,导致庞庆华所持有股份再次被轮候冻结。
此外,庞大集团还对集团层面的高管人员实施降薪,降薪幅度为10%。
2018年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侦查,随后5月16日,庞大集团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除以60万元的顶格处罚,对庞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庆华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
与此同时,诸多此前借钱给庞大集团的职工家属和滦县人开始聚集到庞大总部讨要集资款。
2018年10月12日,因经济纠纷,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将庞大集团告上法庭,并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持有的公司股份13.63亿股被司法冻结。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解除与庞大集团旗下4S店的相关业务授权,也就是说庞大集团不能再继续销售五菱品牌和宝骏品牌车型。
上汽通用五菱年销量超200万辆,不仅是上汽集团最畅销的车,也是庞大集团的重要盈利点,连续多年在集团内销售第一。
据悉解约的主要原因是庞大集团已经没有资金去提车了。
不仅如此,庞大集团近年来股价一路下挫。进入2019年,庞大集团股价曾跌到1.13元,距离1元以下的“仙股”仅有一步之遥。
庞大危机重重,高管集体多次减持。据庞大集团公告显示,该集团高管蔡苏佳、赵旭日、刘宏伟拟分别减持不超过75万股;高管孙大志、曹学军、杨恒拟分别减持不超过60万股,分别占上述人员持股总数的25%,即上述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05万股。
倒塌:卖子求生
难解危局
————
根据已公布的销售数量显示,中国汽车市场过去28年的持续增长终于在2018年画上了句号,汽车业绩负增长几乎已成定局,庞大集团的业绩也在每况愈下。
自身无法回血盈利,庞大集团只能开始寻求自救之路,卖店、股权质押、寻求机构融资。
2018年5月,庞大集团先后卖出赤峰奔驰、德州奔驰、唐山奔驰、邯郸奔驰及济南奔驰5家子公司。
同年8月,庞大集团又一口气卖掉9家子公司。
除了卖店回血,庞大集团开始疯狂的股权质押。目前,庞庆华手中的股份绝大部分已被质押。截至去年11月16日,庞庆华累计质押股份共计13.625亿股,占庞庆华持股总数的比例为99.98%,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41%。
面对庞大集团那么大的窟窿,光凭上面两个是不够填坑的。
庞大集团开始寻求资本的青睐,有传言称58系姚庆华或将成为庞大集团的救世主,但在达成战略合作后由于58方面资金未到账,又有传言称庞大集团与宝能集团洽谈合作,随后庞大集团否认与宝能集团的传闻。融资不顺利,庞庆华也坦言,因庞大资金链断裂,现在融资困难。
与此同时,庞大集团还在不断裁员。
公司在2018年半年报中称,其正通过减员增效的方式,尽最大努力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其实,近年来,庞大集团一直在裁员。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底,公司员工数为26359人,与2012年底相比,员工数减少了13031人,比例达到1/3。
如今看来,卖子求生并没有让庞大集团摆脱资金困境,局面反而更加紧张。
庞大集团不再庞大。
车市遇冷,是当前庞大集团面临的外部环境危机,2018年整体车辆的销售状况不佳。
庞大集团表示,2018年比前年营收少了274亿元,
2018年庞大集团净利润预亏70亿元,结合其以往的盈利能力计算,庞大集团需要约40年才能填补亏空。
由盛转衰,庞大集团只用了8年的时间,手握一把好牌,却全国到处圈地投资,如今身陷资金困局,未来生死未卜,不禁让人唏嘘!
相关资料来源:金融先森(jinrongxiansen)
声明: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辑,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与我方取得联系。
推荐阅读 四川家居企业春季谋势
重磅 | 签约贝拉之家、达巍丝两大国际巨头,浪度家居2019要你好看!
头条 | 两厅新形象,软体新品耀世起航,日月鑫家居不但要绽放更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