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知情人士称美国国税局将解雇约6000名员工 ·  昨天  
界面新闻  ·  马斯克旗下xAI宣布Grok 3开放免费使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走了一趟亲戚才发现,什么才是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5-02-06 07:00

正文










































































































































































































































































































































































作者 | 枳为橙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大年初二开始,家家户户都在陆续接待亲戚。


有人带着孩子回娘家拜年、看望父母,有人和兄弟姐妹们约好聚餐,坐在一起话家常。


饭桌上,酒杯间,少不了互相攀比,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孩子的成绩,似乎人人都想比得出个高低好坏。


记得前些年过年聚餐的时候,舅舅总是习惯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儿子多有出息。


字字句句都离不开,孩子当年上了什么好学校,如今又在外面赚大钱,在大城市日子过得多么风生水起。


可今年去他家拜年时,却看到只有舅舅和舅妈守着家里的老屋,年货虽然备了不少,但因为孩子没回家过年,家里还是显得些许冷清。


闲聊间才得知,表哥这两年都以回老家路程太远,觉得不划算为由,寄回来一些年货后,便选择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


说起这些,舅舅脸上难掩落寞的神情,他曾经常挂在嘴边的“家庭幸福,孩子出色”,此刻却被沉默所替代。


俗话说得好: 一个家庭,拥有金山银山,都不如养出一个好孩子。


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富足?


走亲戚的过程中,展现的这三个层面,或许正是最好的答案。




  • 遇事不责备的父母,带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毕淑敏曾说: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事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对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家庭环境所起到的作用的确如此。


电视剧《小舍得》热播时,有句话在网上讨论度颇高:南家聚餐,必生事端。


南建龙和蔡菊英结婚后,南建龙的女儿南俪和蔡菊英的女儿田雨岚成了两姐妹。


到了人生暮年,南建龙也渴望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可每当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在一起时,都要落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餐桌上,田雨岚总是明里暗里炫耀儿子子悠的成绩,全然不顾儿子闷闷不乐的情绪。


她先表示:“我们家子悠就知道学习,上学期期末拿了第一名,随堂测试次次都是第一。”


随后又装作不经意间问南俪:“欢欢考的怎么样?成绩多少分?”


眼见没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又让子悠当众背诵圆周率,以彰显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么厉害。


众人眼中,子悠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事实上,他在母亲的逼迫下已经慢慢出现了心理问题。


子悠喜欢用显微镜观察蚂蚁、蜗牛,田雨岚却认为这些都是不务正业,时常指责儿子在摆弄“恶心的东西”。


子悠喜欢踢球,田雨岚却冷嘲热讽:“你这是要冲刺世界杯还是为国出征啊,足球队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有什么关系?”


平日里,她张口闭口只有“成绩”,只要子 悠考得比之前差一点,她就会立马觉得儿子做什么都不对。

最终,子悠因为精神包袱过重,小小年纪就出现了焦虑抑郁的状态,提到自己的家庭,他流着泪说: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


过年走亲戚,尤其是孩子众多的大家庭,聚在一起时,父母之间难免会有比较。


有的人一说起自家孩子就是贬低和否定,或者当众指责孩子,完全不注重孩子的情绪变化,也丝毫不顾及孩子的尊严。


过年的气氛在责备声中变得尴尬,孩子也难以在节日的热闹中感受到丝毫快乐。


而那些充满松弛感的家庭,父母通常不会一遇到事就把矛头对准孩子,而是选择用更加合理、平等的沟通方式,也懂得在众人面前尊重孩子的心情,孩子便会因此成长的自信乐观。


就像@果果的妈妈分享的日常中体现的样子:


许果果一道题做了十四遍才做对,在此期间,他妈妈没有半分不耐烦和责怪,反而在他做对后立马表扬他真棒,还表示要给予孩子奖励。


妈妈带果果去商店买东西,孩子算错了东西的价格,妈妈立马安慰道:错了也没关系。


在妈妈记录生活日常的视频中,许果果永远都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状态,令不少人直呼这就是“鼓励”的意义。


父母的说话方式,决定着家庭的能量正负;父母的情绪价值,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


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和孩子相互成就的过程。


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出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


而一个如暖阳般的孩子,自然会成长的更加健康,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为家庭蓄满能量。


一家人积极向上、欢笑常伴,日子才能有所期待,家庭的幸福感也能因此长存。




  • 懂得立规矩的家庭,教出一个教养深厚的孩子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道: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过年发生的一幕,似乎正好映证了这句话背后的哲理。


大年初三,兄弟姐妹各自带着孩子聚在了一起,半天时间,却处处体现了不同家教下培养出孩子的不同品行。


堂哥平时工作忙,总是声称没有时间带孩子,所以他的儿子从小基本都由爷爷奶奶带。


老话里常说“隔辈亲”,爷爷奶奶带孙子通常都是“有求必应”,只要能哄孙子开心,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或许是因为缺少管教,久而久之被惯坏了,堂哥的儿子近些年成长的越来越“目中无人”。


堂姐特意给孩子们准备的小吃,他拆开了一包又一包,随后又以自己不喜欢吃为由,扔得房间里到处都是。


放在茶几上的水果,被他拿来当玩具玩,没多久的功夫,就把屋子搞得一团乱。


亲戚给的压岁钱,他一个个翻出来,还要当众对比谁给的多,谁给的少,一时之间场面难堪至极。


饭后他哭着喊着要用堂姐的手机玩游戏,结果又拿着手机跑来跑去,一不小心摔坏了手机,还不以为然表示“让我爸赔一个不就行了。”


堂哥对此满脸无奈,但又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糊弄了过去。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那句话:


“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一个人小时候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长大了就会走上什么样的路。


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小毛病不管,对错不引导,只想着“静待花开”。


终有一天,小毛病会累积成大问题,给通往未来的道路埋下一个又一个深坑,毁掉孩子的一生。


郭德纲曾在节目中提到过家风和家教;


他每次去看望父亲时,一直保持着有礼有节的态度,即便如今自己已经人到中年,依旧不失规矩,时刻谨记不能有任何轻浮的举动。


坐有坐姿,站有站相,提醒自己不能跷二郎腿。


正是因为有了很好的示范,他的儿子郭麒麟在面对长辈时也是如此,毕恭毕敬,做事说话有分寸。


说起家风的传承,郭德纲感慨道:
“天下爹娘没有不疼孩子的,但是你宠着,外面的人不会惯着;


你把孩子管好了,外面的人才不会说他。”

的确如此。家风正,家教有规有矩,子女教养深厚,家族自然会越来越兴旺。


家风不正,父母不管不教不罚,孩子不知分寸,往后只会留下无尽祸端。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会他规矩;放纵孩子不管,不如早早引领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家规严明,有责任有担当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将来才会少吃亏、多享福、能立足。


一个家庭,养出一个做人有底线,做事有规矩的孩子,比万贯家产更珍贵。




  • 三观正的教育之下,养出一个心怀感恩的孩子


毕淑敏说过:
“天下的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一定要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三观,孩子就会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世界。


家庭以什么样的价值滋养孩子,孩子就会如何以何种态度待人处世。


过年和舅舅聊天的过程中,他多次表示十分羡慕邻居养出了孝顺懂感恩的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