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Poop map,一个可以标记你在哪里拉过便便的App,在中国台湾的年轻人之间火了起来。这款“猎奇”的APP不仅能够标记自己在哪里拉了便便,还能够交到“便友”,互相分享今天有没有拉便便,一时间引来了许多用户下载体验。
原来,新潮的城市生活除了吃喝玩乐,也要让“拉撒”能够被打卡标记。来自台北的莎莎刚注册了一个Poop map账号,每天早晨起来排空宿便之后,她都会在Poop map上标记一次“在家排便”。莎莎几乎没有便秘的烦恼,每天规律生活、规律排便对她来说就是很幸福的事,所以她总是在Poop map上给自己的排便打4.5星的高分。
上班摸鱼的时候,她会悄悄翻一翻Feed流,看看关注的朋友们谁又拉便便了。有时候还能在map上发现周围有“带薪拉臭臭”的便便标记。有时遇到朋友标记便便的时候说“今天的便便终于是软而有形的了”,莎莎也会在下面和朋友一起欢呼庆祝。
Poop map成为莎莎和朋友“便便社交”的利器。她们不仅能互相观察对方最近排便规不规律,还能互动评论和点赞。遇上出门聚会,在家和公司以外的地方拉便便时,莎莎和朋友也会标记一次。她们常常互相调侃“今天又带着便便出去旅游了”。
在类似微博的外网社媒Threads上,有很多像莎莎这样在玩儿Poop map的年轻人。自从2024年12月以来,台湾地区年轻人们对这个APP产生了大量有趣的分享,称它是“这个月最潮的社交方式”。Poop map成了App Store热门榜单的常客。
其实,Poop map就是便便界的“大众点评”,每次拉撒以后都能进行位置打卡和评分。玩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点击“drop the poop”,编辑拉便便时间、位置标签和简单的描述,如“今天拉了个大的”,再对此次排便过程打一个星级评分,就能完成一次便便标记。如果有心,还可以上传照片,留下厕所环境or便便肖像(只能自己看到),以表达此次拉便便的心情。
看似尴尬和上不了台面的拉便便成为了年轻人之间的社交货币,这种适当的自我暴露带来了幽默的社交互动,拖拽页面的地图,点击别人的便便标记还能发现这坨便便的身份信息,吸引不少人下载尝鲜。如今点击便便标记,很多都来自近几周的新注册用户。
甚至,网友们还衍生了一套Poop map的黑话表达。在福建、台湾地区的方言里,拉便便就是“棒赛”,因此很多人将一起在Poop map上拉便便、标记互动的便友称为“赛友”,把标记的便便点称作“赛点”。YouTube上还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或许可以作为法庭的不在场证明。
这其实已经不是Poop map的第一次出圈了。早在2021年,Poop map就已经在国外火了一把。
Nino Uzelac在2013年开发了这款社交应用,一直没什么水花,直到2021年外国网友上传搞笑玩法视频到Tik Tok后才走红。在2021年2月,Poop map成为Apple 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日榜的第一名,收获了4.8的评分。在Google Play商店的下载量也超过了 100 万次。
图源网络
点开Poop map的世界地图,扑面而来的就是不同地区密密麻麻的便便标记,欧美国家几乎已经完全被便便包围。在外国友人们眼里,拉便便并做标记是一种征服和冒险。
国外媒体Outside曾经报道过Poop map在户外徒步者之间的受欢迎程度。一名美国学生对Poop map有着疯狂的热爱,一想到在徒步游览东海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小径,能够用它标记自己拉下的便便时,他感到一种征服了山脉的快感。
世界地图上都是便便标记
有趣的是,Poop map官方还曾经在2019年举办过“便便联赛”,不同的便便联盟之间比拼谁拉便便的次数更多。这是Poop map的一个特别之处:用户可以加入便便联盟,联盟中便便次数最多的前500名会登上榜单。当年的比赛里,把“赢”刻进DNA的外国友人们为了联盟胜利,甚至一天标记自己拉了六次。
相比于外国友人们的致力于把便便拉到天南地北、拉得多如牛毛的征服精神,国人更想征服自己的肠胃。Poop map在个人信息页面提供排便频率的展示,许多用户都根据每天、每周、每月的便便数量来评估自己最近排便是否规律。
一名忠实用户的个人档案
莎莎就是朋友圈子里的“便便达人”,朋友们可能便秘两天都打不了一次卡,有时候便便还很低质,打分时候心情很一般,而她雷打不动地每天早晨排便一次,标记一次。大家都羡慕她高均分的规律便便打卡,每天一遇上莎莎打卡,都纷纷点赞接拉屎好运。
如果有一个排便不规律的伴侣,通过Poop map也可以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叮嘱伴侣多喝水好排便,关心ta的肠道健康。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便便追踪对方的足迹:看看今天ta便在哪里了就知道行程有没有撒谎了。
总之,Poop map的玩法和功能多种多样,它让拉便便本身变得更有仪式感和趣味性,“拉屎自由且规律”成为了新的最受欢迎人设。便便的作用并不止于互动和观察肠道健康,还能发现城市生活特点。
Poop map官方在感恩节前后做过便便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美国感恩节后的便便数量和质量评分都上升了。看得出,美国居民在感恩节将桌上的火鸡、肉汁和土豆泥全都消灭干净后,心满意足地进行了6413次排便打卡。食量大涨所以便量也大涨,而吃得开心也拉得开心,对便便的评价均分达到了3.61分。
在感恩节的城市便便榜单中,德克萨斯州以648次便便位居榜首。德州人真的很能拉,这跟他们的富含肉类饮食结构也有很大关系:德州的美食金字塔被牛排、炸鸡、BBQ烧烤、墨西哥食物和塔可牢牢占据。
Poop map的官方网站
放眼世界,还出现了冷门打卡地:朝鲜,作为一个非热门旅游地的国家竟然也出现了便便标记。
将Poop map的地图拉回中国,放大观察台湾地区的便便分布,不难发现,北部和西部拥有大量重叠的标记。因为包括四个平行山脉的中央山系和海岸山脉横亘在台湾地区的中东部,台湾地区的城市和人口更多地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自然台北就拥有不少勤奋排便和标记的年轻人。
Poop map的风潮吻过港澳台地区之后,吻向了大陆城市。
在上海的陆家嘴有一个来自外国友人的便便标记,或许无法在上海的黄金地段拥有一套房子,但是可以在这里留下便便的足迹。北京也有本地潮人标记了便便。只能说,国际化高的北上大都市真的有很多“便便潮人”,跟着潮流“drop the poop”。
Poop map也非常有仪式感,在2019年9月29日,第一百万个便便标记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诞生,官方特地发布了一个数据榜单以纪念这一时刻。榜单里出现了很多冷门国家,引得用户纷纷探讨为什么是它们名列前茅。
如此一门“便便城市学”引来年轻人们的探便热潮,每天的赛博日常除了排便打卡,还要随机挑选一个地方观察便便密度和分布位置,分析城市特点。Poop map俨然已经成为了七分娱乐,三分实用的APP。
虽然国内便便暂时不多,但已经从“便便城市学”拓展到了“厕所城市学”。
相比于国外难找还付费的厕所,中国已经实现了处处有免费的公共卫生间,大家的关注点自然地上升到了“好的如厕体验”。于是,小红书上的厕评侠锲而不舍地跑遍各大商场和高校,写出装潢如何、坑位多寡、卫生优劣的良心“厕评”供大家参考。例如,北京的高人气厕所在侨福芳草地和王府中环,南京的必打卡网红厕所则在德基广场。很多人逛一趟街一定要去这样宽敞高级的厕所体验一次。
厕所测评帖子,图源小红书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