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画無国籍
专业动画观众,不专业动画评论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动画無国籍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2【龟兔反转赛跑】(1943,兔八哥)

动画無国籍  · 知乎专栏  · 漫画  · 2017-09-01 19: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期为大家翻译的短片,来自我心目中美国最伟大「卡通片」导演没有之一的 Bob Clampett,于 1943 年导演的《龟兔反转赛跑》(Tortoise Wins by a Hare)。抛开早期更接近真实兔子造型的兔八哥,这部片中兔八哥才第一次以我们熟悉的「兔设」出现了。





【龟兔反转赛跑】(1943,兔八哥)「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2_短片·手书·配音_动画_bilibili_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061199/





当我们提起华纳动画,我们最经常想到的导演是 Chuck Jones,他的动画因为电视时代的反复重播而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对华纳更熟悉一些的,可能会知道 Tex Avery,他是官方认定的兔八哥与达菲鸭的创造者。


但华纳之所以成为华纳,不是因为 Chuck Jones,也不是因为 Tex Avery,而是因为 Bob
Clampett。他才是那个在华纳形成自身风格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那个因素——尽管第一部达菲鸭短片由 Tex Avery 导演,也充满了典型的 Tex Avery 式幽默,但达菲鸭在水中疯狂旋转跳跃、从此成为华纳标志的代表性镜头,是他想到的 gag 赋予了达菲鸭疯癫个性,也由他负责作画。Jerry Beck 说, Bob Clampett 才是真正将「Looney」(疯狂)带进「Looney Tunes」(乐一通)系列的人。


Bob Clampett 作品非常尖锐,这种尖锐既存在于他的题材选取和叙事手法中,也表现在他对动画风格的实验上。兔八哥、达菲鸭在他笔下富有极强的侵略性,动机原始而突出,并主动引领剧情;而日后,Chuck Jones 会将他们转化成被动型、更无害的角色,并且角色是由情节所推动的,可以说正是 Chuck Jones 抹去了这份尖锐才赢取更泛的观众群体。但作为硬核卡通片爱好者,我还是更喜欢 Bob Clampett。


本片作为 1941 年 Tex Avery 导演《Tortoise Beats Hare》的后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导演的风格有多大区别。Bob Clampett 并不像 Tex Avery 那样,完全依靠密不透风的大量 gag 来加快影片节奏,而是真正通过叙事上冲突的营造,表演上情绪的控制,以及领先于时代的视听语言来创造戏剧张力。他在华纳的执导生涯很短,过于狂野和先锋的风格不受后来的华纳制片人认可,于是离开动画界而转向木偶戏。



微博: Sina Visitor System (请大家帮我扩散)

网盘下载: pan.baidu.com/s/1sl4qUg 密码:k99p



上期回顾: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1【热辣小红帽】(1943)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以后将争取每周一、五更新。有意加入,从事字幕翻译、时间轴工作的可以联系我的微博。


--------------------------------------------------


作画拉片: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中每一部短片我会进行简单的作画拉片,让大家了解如何从美日商业动画作品中去认不同动画师的风格,以此加强对动画的审美。每期我个人的作画拉片将在下一次更新时放出,仅供参考, 在此之前欢迎大家能够参与共同讨论如何辨认片中各个动画师的负责部分。


知乎不太适合讨论,可以移步 S1 欧美动漫区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2【龟兔反转赛跑】(1943,兔八哥 - 欧美动漫 - Stage1st - stage1/s1 游戏动漫论坛


--------------------------------------------------

作画拉片参考:


之前我们也说过,由于本片制作时期 Bob Clampett 小组的人员变动非常频繁,逐个镜头辨认动画师的难度是 Hard 模式。除了能够确定 Bob McKimson、Rod Scribner、Virgil Ross 三位主要动画师有参与之外,其他参与的动画师仍然存在疑问。就我的观察来看,本片至少存在5种不同的动画风格,即至少有五名角色动画师参与,另外的两人我推测可能是Tom McKimson和Phil Monroe。


作画拉片如下:

0:29-1:26 Re-used from "Tortoise Beats Hare"

1:26-2:03 Rod Scribner

2:03-3:15 Bob McKimson

3:15-3:29 Tom McKimson?

3:34-3:44 Virgil Ross

3:44-4:24 Bob McKimson

4:24-5:11 Virgil Ross

5:11-5:19 Re-used from "The Heckling Hare"

5:35-5:38 Phil Monroe?

5:38-5:44 Bob McKimson

5:44-5:57 Phil Monroe?

5:57-5:58 Bob McKimson(兼用)

6:01-6:32 Phil Monroe?

6:32-6:43 Tom McKimson?

6:43-6:57 Bob McKimson

6:57-7:01 Rod Scribner

7:01-7:11 Bob McKimson

7:11-7:20 Tom McKimson?

7:20-7:38 Rod Scribner


首先,Bob McKimson是华纳写实画力最强的动画师,同时,也可能是整个美国动画黄金时期的最强写实画力(和迪斯尼的Milt Kahl至少是同一级别,但Bob McKimson达到写实作画的巅峰期更早)。本片的兔设是由他负责的。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华纳式表演,其实不仅有夸张的一面(残像和极端变形),而且在写实表演上也有和迪斯尼不同的地方,典型特征是肢体动作更外放但保持在可信范畴内,同时几乎不使用迪斯尼的“拉伸和挤压”手法,也不会过分使用“重叠和跟随运动”,这导致华纳的写实会特别硬派,没有迪斯尼那么软。而这一点,其实是Bob McKimson最先开创的,Ken Harris则曾经是他的助手,受他影响很大——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其实Richard Williams这个写实一拍一狂魔是Ken Harris和Milt Kahl的共同弟子,这样算起来可以说是Bob McKimson的徒孙。



Bob McKimson基本可以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感受到精准的人眼3D,他负责作画的部分总是结构感和立体感最强的,而且伴随着表演感极强的pose。1:15-1:18的兔八哥虽然来自前作,但是你可以看到冲过终点线的兔八哥突然就变成了超强的裸眼3D效果。


本片中最能体现McKimson这一特质的,主要是报纸上的兔八哥镜头,以及乔装打扮成老头的兔八哥那一段。在处理运动时,McKimson的典型特征是经常在复杂动作中非常强调小原画的重音,以至于有时会在重音时产生略微跳跃的感受,这也让他的表演显得特别有力度。这一点在他处理对话镜头时特别明显,有一种脑袋一抽一抽的感觉——说实话,我感觉立体感特别好的人都有说话镜头喜欢炫技转脑袋的癖好(你看,老子转面画的多厉害!),迪斯尼的Milt
Kahl这人也是。





当然,这不意味着Bob McKimson只画写实的,立体感极强的镜头,在有需要表现夸张时,他也会适当进行夸张。但他在处理夸张镜头时,仍然保持极强的结构和紧密的张数,并且绝不会跑型(除非是助手没清理好)。






Rod Scribner,华纳最狂野的动画师,和Bob McKimson处于另一个极端,因此两人的镜头永远是华纳动画师中最好辨认的。需要说明的是,Rod Scribner并不像Irv Spence或者Jim Tyer那样纯平面式的画法,Rod Scribner的画法实际上是很有结构感和立体感的——这么说起来有些微妙,因为Rod Scribner实际是破坏了持续运动过程中体积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他其实是不断在创造新的、被挤压变形的立体。


会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RodScribner曾经是画写实风格的动画师,而且画力大概也是华纳前几名。但他总是会不断打破体积这一点,让他在处理写实作画时不太能保持住稳定。导演Bob
Clampett鼓励他去尝试新的画法,让他找到了一条不一样的出路,不过也遗憾是,Clampett离开华纳之后,Rod Scribner被新的导演认为过于狂野,而对他的个性进行了限制。




本片中,Rod Scribner担任了开头兔八哥在放映机前气急败坏的镜头,以及结尾被搞到崩溃的镜头。你会发现辨认Rod Scribner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他总是会做出非常夸张的变形,而这种变形,实际上是按构图精心画出来的,形状的对比非常有设计感。同时,Rod Scribner也非常注重细节,他总是热衷于画很多的褶皱(还是那句话,画力强的人都爱用细节炫技),所以眉头也好、衣褶也好,他总是比人家画的镜头褶皱多几倍。


在运动上,Rod Scribner总是非常快速的,在屏幕上乱飞的各个身体部分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



Virgil Ross,整体上比较偏优雅无为的动画师。他的镜头总是不会跑型,但结构的准确性会比Bob McKimson要弱,他会适当按感觉进行微妙的修正,这让他的型看起来不是特别准,但是特别舒服。



他在本片中负责了打造龟壳的部分,以及赛跑前一直到穿龟壳的部分。可以看到Virgil Ross的四肢会偏柔软,在运动时会有特别明显的弧线出来(比如扇了乌龟一下那里),整体的动态会显得没有特别强的重音,一直保持优雅而稳定的pose。另外,他在处理随动时有较明显的飘动,这大概也是源自他曾经是Friz Freleng旗下(而且Friz旗下都爱画残像,Virgil也不例外),而没有受Chuck Jones、Bob McKimson影响的华纳动画师。


不过,导演Bob Clampett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没有重音强调的动画师,所以Virgil Ross感觉在他旗下有点受排斥,后来又回到了Friz Freleng旗下。




至于其他的两人,Tom McKimson是Bob McKimson他哥,原画经历最早,但同时也存在大量早期动画的习惯丢不掉。Phil Monroe则和Bob McKimson一样曾经是Chuck Jones旗下,受Bob McKimson影响也比较大。两人由于我无法确认是否由他们担当剩余的镜头,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最后值得特别提出的一点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导演Bob Clampett是如何处理情绪变化和动画风格的搭配的。


当兔八哥显得非常有自信时,他会让Bob McKimson或者Virgil Ross去负责,无论兔八哥打造龟壳、赛前对乌龟不屑一顾(都是Virgil),还是眼见胜利在望开始欢呼(Bob McKimson),都让兔八哥的表演显得非常有控制力,从而突出这种自信的感染力,让观众也觉得胜利在望。


但是当兔八哥面临失败受挫时,他会让Rod Scribner来担任,例如最开头和最结尾。这种镜头由Rod Scribner担当时,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角色失去控制的感觉,整个画面的动态都已经失去平衡,观众自然而然会产生强烈的刺激。


比如有趣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甚至在同一个镜头里,让不同的两人来负责同一个镜头里的情绪变化。在开头的特写里,当兔八哥抓狂的大喊“无论如何我也要找到他的秘密”时,这里由Rod Scribner负责;



但紧接着,兔八哥又恢复冷静说,“我会找到的”。一下子揭露了,原来开始时兔八哥的抓狂完全是装出来骗观众的。这里,同一个镜头突然换成另一个动画师,即Bob McKimson来负责。


这种对动画风格冲突的合理运用,让Bob Clampett的影片总是拥有比其他人更强的情绪感染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硬派卡通迷特别推崇他的原因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