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东部偏北的鹰潭,
1979年被升格为地级市,
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其面积大约是两个深圳,半个上海,而总人口仅有133万。早两年这还是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物联网的建设使其声名鹊起。
中国城市这么多,为什么偏偏鹰潭成了NB-IoT“圣地”?
通讯业者张毅鑫
在今年2月份时给出了他的观点:
最近连续听到两个有关联的新闻,都是关于NB-IoT的。
一则是2月13日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发布,截至1月22日,鹰潭移动顺利完成覆盖鹰潭市全域的NB-IoT网络的建设及开通,这标志着全国第一张地市级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在鹰潭顺利建成。
另一则是2月14日由江西电信发布,中国电信在鹰潭已实现物联网“全覆盖”,同时成为中国电信业务范围内全国首个物联网全域覆盖城市。
以上两则新闻正是应了一句话,叫做冤家路窄。全国有338个地级市,同是竞争对手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为什么都偏偏都要选择鹰潭作为NB-IoT的首发城市,这其中有何缘由?
鹰潭市的情况
:
作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鹰潭市窄带物联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鹰潭市十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的发展。如今,随着NB-IoT全域覆盖,鹰潭距离建设成为江西“信息化标杆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
本次标志性事件有哪些特点:
特点一:全国首个地市级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
特点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均将鹰潭作为首个全域NB-IoT地市级网络覆盖城市;
特点三:鹰潭市从城市规模、GDP等方面属于五线城市,城市面积小、人口少;
特点四:鹰潭市同时是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
为什么是鹰潭?
1、城市面积小,全域覆盖所需基站少,试点的成本低,一家运营商仅需要建设几百个基站即可实现全域覆盖;
2、城市人口少,城市管理的各类设施和系统少,需要实现联网的基础设施少,系统改造难度和风险远远小于大中型城市,便于新应用的推广和落地;
3、通信行业多个国家级试点城市项目均在鹰潭,说明鹰潭具备通信行业新业务新应用试点的基础;
4、鹰潭市本土培育了一家上市公司叫三川智慧,主要业务为智能水务,属于物联网产业链上智能水表的龙头企业,属于NB-IoT技术的应用企业。
5、鹰潭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是曾经任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力促中国TD-SCDMA成为全球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又推动和主持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的曹淑敏,其任职鹰潭后对鹰潭市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本次两家处于竞争关系的电信运营商将同一个类型的业务的全国首发试点城市选择同一个城市,使鹰潭市建成了全国NB-IoT全域覆盖的第一张网络,并且由两家主导不同技术演进路线的电信运营商分别建设,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全部不可或缺的条件,相信鹰潭市一定能够成为物联网行业的标杆城市。
作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者,
鹰潭市委书记曹淑敏
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
今年9月,科技部、工信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新一代宽带无限通讯网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科技部、工信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三方将以
鹰潭
移动物联网产业园为依托,结合“智慧江西”建设,共同建设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试点示范基地。
对于这个科技重大专项要为什么把鹰潭作为一个支撑点?为什么跟江西签约?
曹淑敏给出的其中一个是:
“鹰潭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个城市一直是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人员构成方面,鹰潭本地是三分之一,铁路系统三分之一,从全国各地来的三分之一。这个城市很包容,而且是一个说普通话的城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在18+1大(敏感词
)期间,曹淑敏作为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
“一般的人可能会认为,高科技是发达地区的‘专利’,其实不然。越是欠发达地区,对新领域的渴望越强烈,而且欠发达地区没有包袱、没有负担,就像一张白纸,更容易进行战略布局。”
“从这几个月在鹰潭的实践情况来看,只要领导干部和企业转变观念,就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产生的推动力是无限的。我们已经做到了大家之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来源:通信头条、飞象网、
江西广播电视台
全球物联网观察整理发布
相关延伸阅读:
一文看懂NB-IoT和他的兄弟们
“懒人”改变世界,不能错过的《物联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