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
文化十字路口的艺术遗产
东西方文化的美丽邂逅
世界伟大文明的摆渡者
公元前4世纪,
亚历山大
大帝
野心勃勃来到印度河流域,却因士兵的归乡心切和印度的骁勇护国而终止东征,如一阵流星般撤离回了巴比伦。
然而,正是这场短暂的突袭,为日后这片土地的
文化融合
创造了无法想象的空间。
丝绸之路的开启,让这个紧邻中国西部边境的国度成为
世界的
十
字路口
。北部的游牧民族、西侧的希腊罗马、东边的古中国与南端的古印度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交融的痕迹。
印度河文明在此发源,向南一路流淌
成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千年来各代君主轮番争夺厮杀
孔雀王朝、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
这里是大型帝国登上历史的角斗场
佛教&希腊罗马文化融合,佛塔佛寺遍地开花
生长出灿烂而独特的“犍陀罗”文化
犍陀罗
(梵文名Gandāra)
,意为“芳香的土地”
,这本是一种当地的
香料,如今却成为
超越“敦煌”享誉世界的佛教艺术源头和佛教的飞翔之地。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任时光变迁,岁月的沉积使得这里愈发灿烂,战火也不能掩盖这片土地蕴含的历史芳香和艺术魅力。
这一次,我们特别邀请
中方+巴方
3
位文化导师
(艺术、考古、文化遗产3个方向)
,并联合巴基斯坦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特别推出此次
【巴基斯坦
犍
陀罗与古印度文明考察】
官方游学。我们将走进巴基斯坦
全部6处世界文化遗产
,深度考察
6座重磅博物馆
,及
20+处历史古迹
,为了更好的梳理和理解考察内容,行程中特别安排
3场文化讲座
系统梳理主题内容。
(行程中更有超多惊喜待你解锁。12人小团,上半年仅此一期
)。
【
在历史中旅行・古文明系列
】巴基斯坦第
①
期
犍陀罗与古印度文明考察
2024. 5. 5 - 2024. 5. 15
中方学者
董波 教授
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史论的研究与教学活动,尤其关注丝绸之路美术史研究。参编出版国家级、部委级规划教材、示范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社科基金、省级科研项目等。
参加数十次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做专题发言。
代表课题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级科研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外来文化要素研究》(JSG2017);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西北部古代艺术的文化多样性研究》(07BA1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15ZDB059),为子项目《希腊化艺术与丝绸之路》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丝绸之路外来装饰艺术的中国化研究》(18BG107)
)
。
代表论著
:
《试论伊斯兰玻璃对宋代官瓷的影响》《贵霜帝国晚期的灰泥佛像》《犄角猛兽——辟邪、天禄形象考源的一个视角》《明代丝绸龟背纹来源探析》《本土化的伊斯兰风尚——伊斯兰文化对明中期釉彩技艺的影响(上、下)《试论早期白瓷中的西域要素》《伊斯兰“天园理想”及其在中国穆斯林造物艺术中的表现》《简论伊斯兰文化对蒙元工艺美术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对中晚唐时期中国设计艺术的影响》等,另出版合著《丝绸之路古代西域艺术》。
董波老师曾赴巴基斯坦考察游学,并兼任巴基斯坦教育大学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对巴基斯坦文化遗产和犍
陀罗艺术最熟悉的学者之一。董波老师将
全程随行
并担任
主讲老师
。
巴基斯坦在地学者
Prof. Dr. Muhammad Zahir
默罕默德·查希尔教授
考古学专家、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考古学博士后;
英国莱斯特大学考古及古代历史学院考古学博士;现任巴基斯坦教育大学艺术与社科学院院长、
历史与艺术系主任
;巴基斯坦教育大学中国博士生导师。
2013-14哈佛大学南亚研究所首任阿曼研究员和第一位巴基斯坦客座研究员;
2017年在德国耶拿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考古学系,成为第一位巴基斯坦客座研究学者。2018新西伯利亚考古和民族志系第一位巴基斯坦研究员获奖者。巴基斯坦第一位美国海外研究中心多国理事会巴基斯坦奖学金获得者。发表相关专著和论文颇多。
查希尔教授多次陪同外国学者、游学团考察巴基斯坦文化古迹,并随同讲课。作为巴基斯坦当地专家,查希尔教授于
day1-7
全程随行,参与行程中的讲解与当地资源对接。
Prof, Dr. Mallah, Qasid Hussain
巴基斯坦Shah Abdul Latif 大学教授
巴基斯坦考古学者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生;专著 《塔里里伊巴恩奥多考古遗址报告》;《Sukkur区历史古迹、考古遗址和古代定居模式的调查/勘探》;《塔尔沙漠的考古学和民族考古学》
1. 《杜比湖周围考古遗址的地表和地下分析》。由巴基斯坦信德省赫布尔普尔农业大学(SALU Khairpur)批准(报告由日本京都大学RIHN出版)。
2. 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合作的罗赫里山研究项目团队成员(1993年)。
3. 与哈格勒·贝利巴基斯坦(Hagler Bailly Pakistan)合作,与美国哈格勒·贝利公司(Hagler Bailly, Inc.)有关,开展名为《从基普罗到卡丹瓦里天然气田提议的天然气管道沿线考古遗址的抢救文档编制》的研究项目的团队成员(2001年)。
4. 《下哈克拉盆地考古调查的社会经济效益》,由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高等教育委员会资助。
5. 2016-2018年,普恩格尔·班布罗挖掘项目、
拉坎乔达罗挖掘项目、卡塔尔达罗挖掘项目、努哈托挖掘项目、维加诺特挖掘项目等,由信德省文化旅游和古迹部资助。
教授于
day9-11
全程随行,参与行程中的讲解与当地资源对接。
-
特别安排3位导师随行授课,从艺术史、考古、文化遗产3大专业视角,保证此次考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
巴基斯坦于1976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是公约较早的成员国,截至目前共有6项世界文化遗产。
这次考察,我们将从巴基斯坦东北一路向西南,
一次看齐六项世界文化遗产。
-
犍陀罗&古印度两大文明探源+莫卧儿帝国伊斯兰建筑艺术
之旅
走进20+历史古迹遗存,通过3场专题讲座,全面厘清犍陀罗文明、古印度文明、伊斯兰艺术3大主题及南亚次大陆历史文明脉络。
-
此次游学考察系中+巴方联合的官方考察团,我们联合了巴基斯坦拉合尔教育大学中巴
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特别开放12个名额,开展为期11天的考察之旅。行中不仅有专家授课,还配备专业安保,行中还有各种惊喜彩蛋等你来开启。
-
行中特别安排3场主题讲座(晚上):《犍陀罗文化艺术》、《巴基斯坦伊斯兰艺术》、《印度河谷文明寻探》。全程入住当地五星酒店/或当地最好酒店,确保安全、舒适。
亚历山大大帝 / 阿育王 / 迦腻色伽 / 法显 / 玄奘
法显在
《佛国记》
中曾提到了
竺刹尸罗国
和
弗楼沙国
,它们就在如今巴基斯坦的
塔克西拉
和
白沙瓦
两座古城,其后200年,玄奘根据这些资料重游此地,写下
《大唐西域记》
,其中记载了大量犍陀罗佛教艺术遗存。正是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让今天的我们得以欣赏到如此精美的艺术。
今日的塔克西拉遗迹(Taxila)仍留有许多佛教雕塑
今日的白沙瓦(Peshawar)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犍陀罗文物
在犍陀罗圣地
塔克西拉古城遗址
中,一片宏大的希腊古城遗址赫然矗立,它就是——
希尔卡普(Sirkap)
。城内拥有装饰着浓郁
希腊风
的佛塔、
印度教
寺庙,更有
艾奥尼亚柱式
的希腊宗教寺庙和
琐罗亚斯德教祭坛
。此外,该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佛寺法王塔也处处遗留着
古罗马建筑传统
。
双头鹰神庙 (正) / 双头鹰神庙 (侧) / 耆那教神庙 / 水井
亚历山大大帝在此征服东方,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这里放下屠刀,贵霜王朝的迦腻色伽在此弘扬佛法,中国玄奘和法显不远万里来此求法,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跨过开伯尔山口从这里征服印度全境…
西方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在这里交汇……
来巴基斯坦!让我们一起沿着他们的足迹,踏勘全部
6处世界文化遗产、精览6座重量级博物馆、近20处古代城市遗址和寺院遗址
,真真切切地感受一场东西方文明跨时空跨地域的交汇吧!
说起佛教,多数人会想到印度。
殊不知,巴基斯坦才是让佛教重焕新生的地方。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极力推崇佛教,大力建设佛柱与法敕;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的德米特里一世加重了佛教中的希腊元素,形成了风格独特的
“犍陀罗”
文化
;贵霜王朝的迦腻色伽将希腊罗马人像雕塑融入佛教艺术,诞生了新一代
“希腊化穿着”
的佛教站像。
犍陀罗的站立佛像从五官到衣服褶皱都十分逼真,肌肉线条明显,这是希腊化的最突出特征
从
“人类之城”白沙瓦到佛教重镇斯瓦特
,这里留下了无数保存完好的佛教遗存。
规模宏大的
布特卡拉遗址
至今留有大量佛塔与希腊式柱头,位于古代犍陀罗中心的
塔赫特依巴希
遗址
伫立着精美的完整寺院遗迹,堪称犍陀罗寺院典范。两座城市的当地博物馆,
斯瓦特博物馆与白沙瓦博物馆
,收藏了大量犍陀罗文物与流通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公元前1世纪,到引得无数考古学家前来拜访朝圣...
布特卡拉遗址留存了大量佛像基座,足以见当年佛教兴盛程度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犍陀罗的佛教形象定义了佛教艺术的经典,通过
犍陀罗
和中国的边境传入中国,影响敦煌、云冈、龙门的佛教造像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佛教发展史和中国文明自身的轨迹。可以说,
古代中国的佛教发展,离不开犍陀罗这片土地的佛教洗礼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