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军读书会
思维的乐趣(www.mindmeters.com),著名群组博客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最佳行骗策略 与 ... ·  2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4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军读书会

机器比人更需要通证(Token)

方军读书会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8-21 11:15

正文

TOKEN


区块链与通证经济

作者:方军


本文是我撰写的一本区块链书中的专栏部分的一短篇。该书除主体部分外,各章节分别插入了「讨论专栏」与「冷知识专栏」。稍后会举办预读,欢迎关注与加入。


在讨论数字世界中表示价值的通证(Token)时,我们常会拿它跟法定货币作比较,这会带来一个疑问:在很多情况下,延续数千年的人类货币已经工作得很好,在数字世界中,在线支付系统也工作得很好。至于它们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对用户来说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通证?可以从很多角度探讨这个话题,其中一个可能很重要的观点是,机器比人更需要通证。

01

通证有什么用?

图:从四个象限看通证有什么用途?


如图所示,可用两个维度把自己所处的世界分成几个部分,一个维度是区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一个是维度是区分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我们这里把所有线下资产都视为一类,为第三类(3)。

我们可借用这张图示来考虑“通证有什么用?”

通证的作用是,在数字世界中,在区块链上表示价值。比特币、以太币等,是凭空在区块链上发行出来的。

要把其他象限的价值映射到链上、用通证来表示,主要有两个路径:

  • 路径之一是,把原本在互联网上通过中心化机构的数据库表示的价值和价值转移切换到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来。比如常见的有,把网络零售的支付、把社交网络的积分、把游戏里的道具等。在图中就是从象限(2)到象限(1)。

  • 路径之二是,把实体中的资产映射到链上,通过区块链进行流通。比如常见的有,把线下的民宿、供应链金融、ABS(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用通证进行表示。在图中是从象限(3)到象限(1)。

这两个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但在这两个方向探索时,我们逐渐地感到困惑:通证除了可以更大范围地进行交易,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大的独特优势。

对于路径一,互联网上各类点卡、积分、道具一直运作良好,对于路径二,用通证进行表示依然没有能解决线下资产如何数字化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它们的流通性问题。

问题可能出在,把线上资产、把线下资产变成链上资产,用通证进行表示,通过自由市场交易来发现其价格,这只是表面的变化。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还在把它们折算为法币值多少钱时,我们发现,传统的法币在代表这类价值已经做得足够好。

在如上这些领域,用法币来表示这些价值以及相关的金融工具都非常成熟。把线下、线上资产用通证进行表示,可以带来一些优势,比如,过去在互联网上一个点赞0.0001美元也许就被忽略了,而现在可能被用通证记录下来了。

但是,这似乎带来的变化并不那么大。这是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人的视角看通证的可能性,

而通证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应当是法币不那么有效的地方。

03

当我们不再站在人的视角

站到机器视角去看通证,我们会发现通证的独特价值,它的角色是法币无法替代的。

Token这个词在网络通信中的原始含义是,Token是令牌,只有有令牌的节点才能参与通信,令牌代表权利。当数字世界的范围扩大,当看机器相互交互的场景时,我们会看到,它们比人类更需要通证。

来看一种场景,在讨论中我们暂用Token而不是通证。

假设,为了防止网络中的机器发出垃圾邮件,我们设定如下规则:个人电脑或手机发出邮件,需要消耗一个Token;发件邮件服务器也要消耗一个Token。如果这个邮件不被垃圾邮件规则拦截,或不被个人举报为垃圾邮件,那么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Token又会回到我们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