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飙涨118.57%!一天一个价 ·  昨天  
流媒体网  ·  IPTV / ... ·  2 天前  
流媒体网  ·  IPTV / ...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3 天前  
现代快报  ·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DeepSeek,又发大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专访 | 陈文明教授、刘爱军教授:PI同类药物转换支持多发性骨髓瘤的持续治疗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05-31 00:00

正文



中国真实世界的多发性骨髓瘤(MM) 人群中,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和一线复发多发性骨髓瘤(FRMM)患者对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持续治疗反应良好。据悉,据悉朝阳医院联合国内多家中心正在展开 一项硼替佐米序贯伊沙佐米的真实世界研究 ,该研究数据多次公布于EHA、IMS等国际大会上,还有 一项针对PI药物的持续治疗的全国多中心、单臂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 也在开展当中。本期, Htology血液前沿 特别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陈文明 教授、刘爱军教授 进行联合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陈文明教授接受采访视频


Q1:美国开展的PI类药物持续治疗的同类转化研究US-MM6与您在国内进行的上述非干预性研究MM6-PLUS以及MODIFY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问这些在设计上有哪些异同点?


陈文明教授

临床中,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往往较重,需尽快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为减少患者居住较远或身体状况较差的不便,美国开展了一项针对看病不便人群的PI类药物持续治疗的同类转化研究,即US-MM6研究。朝阳医院的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医院床位有限,外地前往北京求医治病的患者大多不会长期停留,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患者,前来大型中心城市医院非常不方便。所以伊沙佐米上市后,在美国MM6临床试验启动之前,我们就已开始设计临床研究即MM6-PLUS研究,相较于MM6研究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首先,MM6研究用含硼替佐米诱导治疗3个周期,当患者获得SD以上疗效,再序贯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 而MM6-PLUS是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诱导4个周期,当患者获得PR以上的疗效再序贯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
其次,MM6研究的序贯方案为IRd(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结合中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及经济状况, MM6-PLUS研究的序贯方案改为IRd和ITd(伊沙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 ,这是由于IRd方案中来那度胺在中国面临医保报销问题,一旦患者经济条件不允许,序贯IRd可能对病人而言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初步研究已证实,IRd和ITd均能得到相似的治疗效果,且与来那度胺相比,沙利度胺针对老年MM患者耐受性更好。
此外,MM6研究入组人群仅局限于NDMM患者, 而MM6-PLUS研究的入组人群是NDMM和首次复发的MM患者
MODIFY研究在US-MM6研究基础上做出调整。中国患者对蛋白酶体抑制剂(PIs)的敏感性较国外更高,因此我们主张 达到PR以上即可序贯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随着来那度胺纳入我国医保,显著缓解了患者的用药负担,IRd方案在我国MM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发普遍,为患者带来了更优的临床获益。



Q2:据悉朝阳医院联合国内多家中心也正在展开一项硼替佐米序贯伊沙佐米的真实世界研究,即MM6-PLUS研究,该研究数据多次公布于EHA、IMS等国际大会上,据悉该研究刚刚被Cancer Medicine杂志接收,您能为读者们介绍一下此项研究的研究亮点吗?


陈文明教授

对于伴有细胞遗传性异常的MM患者应使用以PIs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这项PI类药物持续治疗的同类转化RWS研究纳入对象主要为NDMM、首次复发MM(FRMM)、不适合移植或放弃移植的MM患者,共入组了来自16家中国中心的199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其中约1/5为难治复发人群,接近一半患者伴有高危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另一半伴有标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旨在观察中国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序贯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iCT后经过4个周期(91.51%,97/106)、6个周期(90.14%,64/71)和8个周期(90.14%,3/39)的伊沙佐米为基础全口服方案的治疗,90%以上患者的缓解深度得以加深或维持。 从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开始,2年PFS率为84.3%,从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治疗开始,2年PFS率为83.4%,优于US-MM6研究结果(从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治疗开始,2年PFS率为71%) 。患者无论是序贯到IRd、ITd还是ICd,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提示中国NDMM和FRMM患者可从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序贯到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包括IRd、ITd和ICd)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且患者可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伊沙佐米为国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性。


Q3:结合上述研究,足以说明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持续治疗中的价值所在。您对于PI类药物同类转换的持续治疗未来在中国患者的应用,有什么期待和展望?


陈文明教授

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尽管大、中城市的医疗资源丰富,但在小城市特别是县医院,可能都没有设立血液科,即使设立了血液科也可能达不到医疗资质,对于PI类药物如伊沙佐米就无法开处方(伊沙佐米在三级医院血液科才能开处方),导致患者看病非常不便,不能够及时地就医。 针对不适合移植或不愿意移植、年龄较大、住院不便、交通不便等这部分患者人群,口服PI伊沙佐米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患者无需住院,居家治疗即可,很大程度降低了医疗成本,降低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随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落地实施,伊沙佐米和来那度胺首次实现联合报销,极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睿享未来”患者福利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药物可及性,让更多MM患者能够从补充保险中获益,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刘爱军教授接受采访视频


Q4:近几年提出了固定周期治疗向持续治疗的模式演化,对于不适合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尤为重要。请问目前各类新药在临床中的治疗时长(DOT)能否践行持续治疗的理念?


刘爱军教授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主要分为适合移植和不适合移植的人群,对于适合移植的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最大程度获得MRD阴性。而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年龄≥65岁或体能状态较差),其治疗强度较弱,获得MRD阴性的患者比例较低,我们希望延长治疗时间,让患者得到长期的治疗,逐步加深缓解,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基于此提出持续治疗模式的理念。

持续治疗在长期用药的前提下,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给药便捷程度等均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提出口服治疗方案。现阶段NDMM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免疫调节剂(IMiD),其中PI主要有硼替佐米、卡非佐米以及伊沙佐米。 相较于需静脉输注的硼替佐米,口服的伊沙佐米大大提高了治疗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从而更好践行长期的持续治疗 。此外,持续治疗对药物的耐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硼替佐米长期治疗,患者周围神经炎(PN)发生风险较高,而伊沙佐米的PN发生率低,对于不适合移植患者可更加便捷、安全地进行持续治疗。
PI类药物作为MM治疗的基石,不同PI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持续时间(DOT)大不相同,Insight MM研究中显示 IRD/KRd/VRd的中位DOT分别为12.2/7.2/4.9个月,进一步验证了以口服为主的治疗方案在长期治疗中的可持续性


Q5:据悉朝阳医院联合国内多家中心正在展开一项硼替佐米序贯伊沙佐米的真实世界研究,即MM6-PLUS研究,该研究数据多次公布于EHA、IMS等国际大会上,据悉该研究刚刚被Cancer Medicine杂志接收,您能为读者们介绍一下此项研究的关键数据吗?


刘爱军教授

中国真实世界的多发性骨髓瘤(MM) 人群中,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和一线复发多发性骨髓瘤(FRMM)患者对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PI)的持续治疗反应良好。MM6-PLUS研究基于伊沙佐米的类别内换药(iCT)实现PI类药物的持续应用,表现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可耐受的不良事件(AE)。该研究共纳入199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男性55.4%,53%为高风险(HR),47%为标准风险。基于 Mayo Clinic 风险分层系统,通过中期荧光原位杂交 (M-FISH) 进行细胞遗传学风险分层。 PI 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1个月,其中基于伊沙佐米的治疗持续 6个月 。在中位 20个月的随访中,53% 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iCT可加深缓解深度,从而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iCT后经过4个周期(91.51%,97/106)、6个周期(90.14%,64/71)和8个周期(90.14%,3/39)的伊沙佐米为基础全口服方案的治疗,90%以上患者的缓解深度得以加深或维持 。且无论转换为IRD方案或其他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全口服方案,标危和高危MM患者均可从iCT中获益。MM6-PLUS研究显示,转换为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后,2年PFS率为84.3%,转换为伊沙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后,2年PFS率为83.4%,结果优于US-MM6研究的数据(2年PFS率为71%)。此外,基于伊沙佐米的治疗方案在数据截止时的安全性与美国US-MM6研究及既往临床试验一致。


Q6:在PI药物的持续治疗方面,据悉朝阳医院目前正在作为leading PI开展一项全国多中心、单臂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即MODIFY研究,您能为读者介绍一下这个研究的情况吗?


刘爱军教授

MODIFY研究与US-MM6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该研究是由武田公司支持的全国、多中心、单臂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是一项是非干预的真实世界研究,预计在中国启动10~15家中心,将纳入320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经过方案修订,目前纳入160例的NDMM和FRMM患者。 入组患者首先接受4个周期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获得PR以上疗效序贯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IRd(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 ;而美国MM6研究中前期患者是接受3个周期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获得SD以上疗效序贯IRd治疗。这是第一处改动,因此称为MODIFY。

中国MM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二,且MM患者年龄偏大、发病比较严重,很多患者放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静脉用药和HSCT治疗,疾病稳定后可居家服药继续治疗,这就为偏远地区或当地药物不可及的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
我们观察在中国经过4个周期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序贯IR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关注细胞遗传学高危或标危的患者。既往研究已证实, IRd方案在高危和标危人群中可获得相当的疗效 ,我们也希望通过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该结果。


Q7:MM6-PLUS研究进行到现阶段,主要数据带给您哪些启发?对诊疗实践有哪些指导价值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