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学期,阿亚拉·交兰在往届优秀朋辈的榜样示范和老师的鼓励下决定参加校生涯规划大赛。在此之前,阿亚拉·交兰就从经验分享会、师长交流等渠道得知学长姐们的参赛经历,深受鼓舞;后来又在院系开展的一次生涯规划辅导谈话中向辅导员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老师鼓励她通过参加生涯规划大赛进一步认识和发展自我。
准备比赛的过程是一个向内探索自我和向外探索职业并举的过程。
为更好地认知自我,阿亚拉·交兰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将自己从小到大所有与生涯规划相关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一遍并附上照片,认真分析了这些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她表示,这场梳理相当于
“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
,尽管自己曾经切实经历过一些与目标岗位紧密相连的事情,但是平时很难主动通过回忆这些经历来激励自己;借着大赛的机会,她系统挖掘和整理过往经历,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此同时,阿亚拉·交兰完成了职业兴趣、信念和性格测试,进一步确认自己与目标职业的适配度。
为更深入地了解目标职业,阿亚拉·交兰以生涯规划大赛为驱动力,采访了近20位生涯人物,主要为部队现役国际关系研究员、技术军官和退役大学生。她特别强调,正是这场比赛让她获得了更多咨询目标职业的前辈的机会。从生涯人物的经历和建议中,她
对照部队国际关系研究员的职业要求,探索出了三维发展规划:
生涯规划大赛让阿亚拉·交兰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已经具备以及需要补充的技能,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部队国际关系研究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她认为,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对照职业要求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她今后最大化自己的岗位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
这场比赛有助于选手综合素质的提升。
阿亚拉·交兰首先提到,准备生涯规划书和演讲汇报的过程很考验她的
耐心和毅力
。在经历无数次的模拟演讲和修改规划书之后,她养成了“努力尽可能将事情做到最好”的好习惯,并把这种习惯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比如更耐心地完成课堂作业,持之以恒将其做到最好。她表示,“光这一点收获就已经能对我日后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正向影响”。其次,比赛锻炼了阿亚拉·交兰的
抗压能力
。她表示自己如今的心理素质相较于赛前提高了不少。由于是首次参加如此高规格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校赛、省赛,再到国赛,阿亚拉·交兰将这段经历比作自己成长历程中一场充满压力的“持久战”。在此过程中,她将压力化为动力,合理安排备赛和学习生活的时间,将自己融入比赛的节奏,做到了学习、生活和比赛共赢。此外,比赛的演讲环节还提升了阿亚拉·交兰的
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