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34
作者:
韦月丁
审核:任逸飞 编排:小南
艾罗补脑汁,乍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不靠谱。
但上网一搜,现在的香港,竟然还有零售。
▲艾罗补脑汁:“现世界第一等补脑药”
其归类在脑活素药品类,产品规格为150毫升,标注成份是甘草浸膏、大枣浸膏、小枣浸膏、龙胆酊等。功能介绍中写道,它具有“维持神经系统活力,促进消化机能,补血强身的功能,更具有补五脏,通九窍,利百脉,除虚劳烦闷,抗惊悸、失眠和健忘”等功能。
并且,它也不忘上溯至祖师爷来标榜自己,“艾罗补脑汁创于1904年,行销世界各地已达90余年,随着不同年代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配方”云云。(注:网页采用的是旧版广告词,现在已逾百十年了)
再一看价格,43元一瓶。
▲
艾罗补脑汁广告,上注明“行销六十余年”字样
好了,以上不是重点。人们关注的是,艾罗补脑汁究竟有没有效。
对这味药颇有研究的张仲民教授明确指出,所谓“艾罗补脑汁”,只不过是一瓶添加了甜味剂的咳嗽糖浆,但是由于具有增进睡眠等作用,客观上也促进了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作用。
答案很清楚,
艾罗补脑汁就像现在的保健食品
,吃了好不到哪里去,但也肯定吃不死。至于“补脑”,经济点来说,还不如吃几个核桃。
那么,艾罗补脑汁凭什么名气这么响,竟能行销世界各地至今?
说“天才”,加引号,实则就是
虚假宣传
。
但黄楚九能洞察看病者的心理,用种种大忽悠蒙骗消费者,进而谋取暴利。其手段之“天才”,就连现今的权健等,都难以望其项背。
且看黄楚九的推销大法。
1905年,中法大药房的老板黄楚九,从一个药剂师手中买来一剂安神健脑的处方,取名“艾罗”。
▲黄楚九从一家中法药房做起,逐渐构建起一个黄氏医药帝国
“艾罗”,取英文姓Yale,谐音Yellow,也就是黄楚九之姓“黄”的意思。如此显明拙劣的取名,当时的国人却看不穿。他们只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大门,西方就是先进,就是强大。而在晚清的上海
,对于西洋之风气有种盲目的崇拜。
艾罗补脑汁,一听就高级。
一瓶添加了甜味剂的咳嗽糖浆,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中法药房的高端产品。
▲艾罗补脑汁广告
在当今中国,这样的中西大挪移式营销手法仍屡试不爽。
比如某国产乐器取名“Toyoma”,直似日本大牌;某上海服装品牌,取名“拉夏贝尔(La Chapelle)”,一下子就上了档次。
新产品上市,在各大媒体打个广告很正常。黄楚九厉害就厉害在他
虚构了一名叫艾罗的美国博士
。
他登报广告:“艾罗者,美国浡尔基尼亚之产也,亦即四十年前之医学博士也。幼操悬壶术于美京,长游欧亚各国,精新旧医理,生平制有得意灵药四十余种,其中以补脑汁最著……”
▲虚构的艾罗医生声明
在他设计的大海报上,随便找了一张犹太人的照片,印上“艾罗”,以示真实不虚。
就在艾罗补脑汁名声远扬、销路大开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美国男孩走进他的办公室,自称是“艾罗博士的儿子”,并主张补脑汁的发明专利,要求赔偿金。
面对“洋装瘪三”,黄楚九将计就计,丝毫不慌。他先是招待安抚他,然后召开盛大的新闻发布会,承认小男孩就是“小艾罗”。如此一来,反而把本来子虚乌有的事“坐实”了。消费者由此更加相信,艾罗补脑汁是西洋的“高精尖”药品。
在打发小男孩之前,黄楚九再给他一千块大洋,让他签署了一份“授权文书”,证明黄楚九合法拥有“艾罗补脑汁”的中国使用权。就此,他手握了专利这柄尚方宝剑。
▲艾罗补脑汁的众多跟风者,也行销至今
黄楚九是中国具有IP意识和专利维权的先驱。他藉此上报官府,要求彻查冒牌跟风者,同时,他还在报纸上刊登打假广告,公布打假结果。
成本只这一千块,却打了一个大广告。
移花接木,弄假成真,一石二鸟,真正超值!
吴趼人是晚清大作家,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他在当时的地位,跟如今写《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差不多。
其实吴趼人倒不是主动要站台,而是黄楚九先赠了些艾罗补脑汁给他,营销手段就如同现在的试用装、赠品。
▲艾罗补脑汁说明
吴趼人喝了一段时间,
感觉“文思不涩矣,劳久不疲矣,以视往昔之精神且有加焉”。
他写了篇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给黄楚九,“今而后还我魂灵矣,谓非补脑之功得乎”,并“嘱勿登报”。
黄楚九在给他三百元润笔费后,便将这篇
《还我魂灵记》
配上吴趼人的大照,以“大文豪家南海吴趼人君肖影并墨宝”的题目,刊登在《时报》《新闻报》等大报上。
名人一高呼,销量翻几番。
三个多月后,吴趼人一命呜呼。“补了脑”的吴大作家,得年44岁。
晚清的中国,积贫积弱。当时很流行的看法是,黄种人体弱多病,而抽吸鸦片,加剧了这种印象。
如果想要强种、保国,那就要健脑、补脑。
黄楚九的营销逻辑很清楚,即最方便的补脑方式,便是长期服用艾罗补脑汁。服了这味药,便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人人都聪明了,国家就强大了。他实则绑架了一个国家兴衰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这味药上。且看他的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