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_古伦木
编辑_鲸鱼
英剧《冤家对对碰》(Coupling)有这样一段对话:
— 男性的青春期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 死后六个月。
死后六个月才能过完的青春期可不算夸张。成长本就是一件很玄的事情,足以用掉一辈子,但也可能在转瞬间完成。
《伴我同行》的成长,发生在一次寻找「湖边艳尸」的徒步旅行中;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成长,发生在一次挫败的暗恋之后;
而《契克》中德国少年迈克的成长,则没有这些刺激的动因。他是在暑假的一次自驾游中,莫名其妙地长大的。
那年,迈克也就14岁。
契 克
Tischick
2017
导演:法提赫 · 阿金
主演:特里斯坦 · 格贝尔 / 阿南德 · 巴特比勒格 / 阿妮娅 · 文德尔
豆 瓣:8.3/10
IMDb: 7.1/10
*2017欧洲电影奖「年轻观众奖」
第五届德国电影节
本片三城拍片表
《契克》中文版预告片
迈克和大多数的青少年一样,平凡而闷骚,爱玩电子游戏,满脑子星辰大海,却依然逃不过学校里的笔没纸淹。
他暗恋班上最好看的女孩子,所以尽管学习成绩十分糟糕,最令他头痛却是三周之后班花要办的生日派对竟然没有邀请自己。
可是迈克,已经为她准备了最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人见人爱的漂亮班花
迈克被这黏糊糊的暗恋困在14岁的躯壳里,一年下来毫无长进。眼看着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他唯一的困惑时要打哪些电动游戏捱过接下来的暑假。
这时,班级突然转来的一个古怪男孩契克打断了他的思路。
契克留着国内小朋友常备的阿福头
契克来自俄罗斯,却长了一张蒙古人的脸。而他对自己的定位,是犹太裔吉普赛人。
比契克复杂的身世更神秘的,是他每天的行为。
他每天醉醺醺地上学,整天趴在桌子上睡觉,考试却还能拿到一百分。
他一句话就能制服那些调戏他的同学,据说还有个黑手党父亲……
没想到,这样剽悍的契克,却仅仅因为迈克的一件酷炫横须贺夹克外套,就被他征服了,屁颠颠地跟在迈克屁股后面。二人成为了奇怪的朋友。
契克与身穿横须贺夹克的迈克
班花的生日派对逐渐临近,迈克为此愁眉不展,刚好碰见契克开着一辆偷来的车,飘逸地停在自家门前。
在他的怂恿下,迈克下定决心挣脱情网,把自己特意准备的礼物甩给了班花,只留给她一个潇洒的背影。
只有契克能让迈克如此自由,反过来,迈克也越来越喜欢和契克在一起的自己。那么为什么不让快乐的时间变得更长久呢?
于是,迈克提议,整个暑假都和契克呆在这辆来路不明的越野车上,一直开下去……
契克和迈克是两名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男孩,这个设定多多少少带有导演法提赫·阿金自身的投射。
法提赫·阿金
法提赫·阿金是一名土耳其裔德国人,他的双重身份深深地影响着他一贯的叙事主题。
从处女作《小小的犯罪刺激》开,到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奖的《在人生的另一边》,再到最新一部作品《凭空而来》,阿金关注的主人公总会夹在「他乡」与「故乡」的缝隙里,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焦虑、困惑。
与之呼应,阿金的身份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为德国人,社会要求他有文化、守纪律、讲礼貌、爱清洁、团结但不活泼、沉静并且内敛。
作为土耳其人,他的血液里又流淌着视纪律为无物,非常活泼、极度热情、并且不外露会憋死的民族个性。
目前,土耳其人已经是德国占比最大的外来人口,可是他们在这个崇尚秩序的国家仍然是边缘人物。
幸运的是阿金有才华,他凭借优秀的讲故事才能融入了主流社会,而他与身俱来矛盾性也成了灵感来源。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剧本与镜头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那些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并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反应了具有民族性的主题。
玉米地里的契克与迈克
由于经常涉及这类主题,阿金以往的作品总是深沉内敛,而这次的《契克》却像一则隽永的轻松小品。导演一改往常,不再将目光放在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上,而是聚焦边缘少年的成长。
不过,阿金永恒的「认同」主题还是没变。
毕竟成长,也是一个认同自己的过程。
绅士契克能教你的可不只是游泳
用迈克自己的话来讲,他契克这对朋友,就是班上的「geek加freak」。
宅男迈克难以融入群体,并为此苦恼,外乡人契克却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多重身份,学会了如何享受叛逆的感觉。他甚至对迈克说,想干违法乱纪的事儿就要趁14岁以前,不然,等到了15岁就要负法律责任了。
14岁真是个有趣的年纪。14岁的人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小孩,既不是别人,也还没有真正成为自己。
同时,14岁也是一个人由外表走向内心的开始,「酷炫」突然就成了比「好看」更吸引人的特质(……是吗?)。为了成为「有趣的灵魂」,14岁的少年不惜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证明自己。
我们不知道,在公路上漫无目的行驶着的迈克与契克,在14岁的年龄,又将经历些什么?
《契克》最吸引我的一点,绝对是它的摄影。
你几乎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纯粹的「德国乡间风光片」,不去在意剧情,随意扫几眼屏幕便能心旷神怡。
《契克》里的德国乡间风光
画面里的天空是一片无忧无虑的蓝,森林草地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绿。最妙的莫过于阳光,它漫天洒下,正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旁白说的,记忆中的青春「永远是夏天」。
伴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我们的目光被浓烈干净的画面牢牢吸住了,同时思绪也飘回到14岁。
那是自以为是的年龄,充满一切皆有可能的少年心气。
阳光,星辰,我们所见的万事万物仿佛都属于自己。
迈克怂恿契克在玉米地里轧出自己的名字Tschick
当契克和迈克紧握着方向盘驾驶着越野车时,我们看到的是顶天立地的膨胀感;
当越野车奔驰在公路上时,我们看到的是广阔天地间小小少年的渺茫。
望不到顶的风力发电机,走不到头的茂密丛林,古迹上刻着一百年前的「到此一游」……在那片被摊开、拉长了的空间与时间中,我们和主人公一样,都体验到了谦卑。
一旦有了这种体悟,你离成长也就不远了。
蓝色的越野车在广阔天地间行驶,就像在宇宙中遨游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成长。
成长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肯打开眼界,承认自己的渺小,就能跨过充满挫折与失落的青春忧闷期。
但成长也很困难。它要求你意识到世界的巨大,巨大到能容下一切,巨大到让你无从下手。
你无限小,世界无限大。成长的目标就是要让你在两个如此极端的尺度之间找准自己的位置。
海面上的少年,契克在思索
经过长达一整个暑假的旅程,迈克不仅学会了开车,还学会了爱与信任,学会了敞开心扉,接纳别人。
最后他还发现,原来在德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是14岁,而非15岁。
也许迈克有必要提醒一下契克,别再想着犯事儿了。
但我觉得,他们已经承担了比法律责任更深远的东西。
这条年龄准线,早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