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DX 2025第七届分子诊断产业大会暨展览会招商启动
-
-
为期2天,3大王牌会议,120+深度报告,3000+专业观众
IVD老板们,领多少年薪?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走过来的?今天这篇文章,黄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本篇是【IVD薪酬盘点】专栏第二篇。分成5篇:一,
《
平均工资篇
》(已发)
;二,董事长和总经理篇;三,高管团队篇;四,研发团队篇;五,销售团队篇。后续
将陆续发布。
下表汇总110家IVD产业,在A股、美股、港股上市或挂牌的企业,总计174位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和总经理(总裁/首席执行官)的年薪。并从性别、年龄、职务名称、年薪梯队、学历、毕业院校等维度,做统计分析。以下仅列举统计整理到的公开信息。榜单中如有信息错漏,敬请留言指正。
-
维度①性别:男性占9成,至少有5位女性(联合)创始人
174位企业家,
男性151位,占比近87%
。23位女性企业家中,至少有5位是创始人。包括:万孚生物董事长,王继华;康为世纪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香;明德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莉莉;睿昂基因
董事长兼总经理,
熊慧;合富中国总经理,王琼芝等。
-
维度②年龄:平均年龄53.5岁,40~59岁企业家占7成,最大75岁,最小33岁
30~39岁:5人,占3%;
40~49岁:50人,占29%
50~59岁:78人,占比45%
60~69岁:33人,占比19%
70岁以上:7人,占比4%
-
维度③职务名称:大集团,一般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的居多,聘用职业经理人抓经营生产;由创始人创建的企业,一般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肩挑居多
董事长:59人,占34%
总经理/总裁/首席执行官:57人,占33%
董事长兼总经理:55人,占32%
-
维度④年薪梯队:年薪在50到300万的占绝大多数,近5成;将近五分之一的老板,年薪在100到150万之间
0≤年薪<50万元:21人,占12%
50万
≤年薪<100万元:22人,
占13%
100万≤年薪<150万元:
29人,
占17%
150万≤年薪<200万元:11人,
占6%
200万≤年薪<300万元:19人,占11%
300万≤年薪<400万元:5人,
占3%
4
00万≤年薪<500万元:3人,
占2%
5
00万≤年薪<1000万元:5人,
占3%
10
00万≤年薪<2000万元:1人,
占0.5%
2
000万≤年薪:2人,
占1%
-
维度⑤学历:老板们的学历以硕士为主,本科和博士学历人数相近,硕士学历中很大一部分为EMBA/MBA
博士:36人,占21%
硕士:81人,占47%
本科:40人,占23%
大专及以下:13人,占7%
-
维度⑥毕业院校:有明显派系划分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均有8位,占4.6%
-浙江大学5位,占2.9%
-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科院系统
等均有3位,占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江西医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有2位,占1.1%
-医学类高校(医学院、医科大学、中医药/药科大学等)有18位,占10.3%
-工学类高校(理工大学、工业或航空大学)有14位,占8%
下表来源于公众号“小桔灯”,原文《
那些年,上过市的IVD公司们!
》,作者是奔跑的骆驼。这个表整理得非常好,看出来花了很大心思。在这里引用一下,感谢作者的付出。表格汇集了在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上市的相关IVD企业的信息,包括其地址、成立时间、上市时间、创始人的类型和标签等。
“当前这批IVD企业家中,
国内大厂单飞、海归和体制内三种背景
的加起来几乎占到所有情况的50%。虽然标签比较草率,但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国内大厂单飞代表一种国内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再尝试或者再突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海归则代表一种国外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或者新兴技术的引入,可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体制内下海则代表一种资源的整合应用于另一个领域。”
接下
来,按薪酬排行榜的序号,整理IVD老
板们的简历,黄工汇编成册《
中国
IVD产业上市企业
董事长
&总经理简历名册
》,
仔细去研究这本名册,还挺有意思的。目前只是初稿,
有
104页,共4.4万字。
再增加一些图片,对内容做些修订完善,应该是本不错的册子。这对于大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或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IVD产业里,最顶尖的一群人,他们是
怎么走过几十年创业生涯的,背后会有怎样的故事,都藏在这本《简历名册》了。至于这本册子,该如何编辑,以及开发利用,欢迎大家来交流探讨。
黄工 | 文 关注IVD研究社
ID:IVDYJS
— END —
I-MDx·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