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多中国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大体不外乎是通过一些很刚性的指标,比如身份、地位,职业、收入,房子、车子,孩子的教育、本人的游历等等,似乎一旦拥有这些也就可以称之为成功了。
在国外评价一个人是用“有趣”来界定,如果被人说“没趣”,那将是很失败的。为此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无趣。
什么是“有趣”呢?
按照拆字的方法来解释,有趣二字的关键是“趣”字,“趣味”“情趣”“兴趣”。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四种:
第一型,高级而有趣;
第二型,高级而无趣;
第三型,低级而有趣;
第四型,低级而无趣。
把有趣和无趣当作分类的标准,可见有趣之人是多么可人。“鬼才”贾平凹说:
“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
(见《观云奇石》序),想必土得掉渣的大作家也是个有趣之人。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也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女人”。
做人若无趣,这很煞风景
。
人一旦“没有趣”了,就会变得粗糙、麻木、肤浅,变得不再可爱了。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唉声叹气,面目可憎,好像这个世界谁都欠着你似的。
这样的人活着,只会给别人添堵。而一个有趣的人则不然,由于他、她的存在,而使周围的人群变得热闹起来,他、她的“气场”催化着人生的精义,叫人奋发,让人快乐。
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开心果
”
,
是人群中的“快乐源”,
与有趣的人相处,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有趣,生活变得有趣,自己似乎也变得有趣起来。
有趣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
生活中的吃穿住食行哪样没有深奥广博的学问,光吃一样,他就能巴嚼出不少趣味来,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兴趣盎然,吃得阳光灿烂,都是可以追求的境界。
《别闹了,费曼先生》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对所有关于动脑筋的事情都充满兴趣,魔术、开锁、解密码、猜谜、心算、赌钱……对兴趣的不断追逐,让这位怪才的生活成了无数人的梦想。
有趣的人,并不是现代人一定比古人更有趣。
总觉得古代的有些人比我们现在活得有趣。今天我们读《论语》,也许会觉得孔老夫子是一个无趣的人,可是,你若知道他和他的学生讲话是那样的幽默,见到美人南子时竟俯下身子去吻伊的鞋,就会明白所谓“圣人”者,却也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未必有多显赫的名声,但肯定潇洒脱俗。
晋人王子猷居山阴,一晚忽降大雪,子猷被冻醒,索性来到院中边饮酒边观赏雪景,不由得心绪起伏,吟起诗来。
有趣的人,心无羁绊,直抒胸臆,至性至情。
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老先生,快一百岁的人了,偏偏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服,戴着能盖半张脸的大墨镜,比小伙子还时髦;每次出席活动,必要主持人介绍他为“青年诗人”,一发言就引经据典、插科打诨,逗得满堂喝彩;见到美女,不仅两眼放光,用尽“花言巧语”赞扬,而且还想办法亲近。他在哪儿,哪儿就热闹。
有趣的人,或许境遇并不好,但特立独行,不改本色。
金圣叹一生诙谐,因“哭庙案”而被判死刑后,仍一如既往。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泪如泉涌。
金圣叹却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们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哭跪在地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们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这副生死诀别对,一语双关,对仗严谨,撼人心魄。
有趣的人,不见得能成就大事业,但让人看着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