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学杂志
《光明日报》直属期刊《留学》杂志社,是隶属38家中央新闻单位之一的国家级期刊。拥有半月刊杂志/两微/光明留学网及流媒体全矩阵,着眼于泛留学领域,洞见留学行业发展,深度报道国际教育领域资讯,助力BC端产教创融合。《留学》看世界,开视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南部战区发声!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中远海控首制,国内首艘! ·  3 天前  
直播海南  ·  因违纪提前退伍后,他竟勾连间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留学杂志

美国AI领头人的最新预言,中产留学风向该变了

留学杂志  · 公众号  ·  · 2025-01-21 14:00

正文

本文来源:公众号“谷雨星球”

lD:guyujihua2021


大家好,我是小谷。


日前,OpenAI创始人奥特曼发表了意味深长的「六字箴言」:


near the singularity; unclear which side(奇点临近;不知身处何方)。


「技术奇点」这个词最早由数学家和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指的是当AI发展到一个临界点, 机器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 ,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轨迹。


就在刚刚,他发表了年终总结,明确表示 :2025年,第一批AI Agent将加入劳动力大军; 而将时间维度拉长,他们的目标已经转向真正意义的超级智能。

换句话说,从2025年开始,AI将奔向超级智能。



难道AGI/ASI的奇点真的要来了吗?


对于家长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当AI来了后,还有什么工作可以留给孩子们呢?


毋庸置疑,最不会或者说最后被取代的人, 一定是与开发AI,与AI深度打交道的人。有人甚至把AI专业称为人类最后的风口。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23年未来职业报告》显示,未来五年(2023-2027年)内增长最快的十大岗位TOP1,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业人员。


2027年,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网络安全专业人士等职位的需求, 预计将增加30-35%(140万)。


今天, #谷雨数据研究中心 ,就把目光投向有前途又有钱途的AI本科专业,意外地发现大学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01

AI本科大学榜令人意外


吴军在新书《卓越》里提到:


如果让公司在哈佛和卡内基梅隆的毕业生中二选一,后者胜算更大。 同理,如果一个学生拿到多所名校offer,7年前他可能会选哈佛,而如今可能更倾向于MIT。


这种变化的原因, 就是位于教育「出口」的个体和企业,都变得务实了。


数据显示,确实如此。


自2011年开始的十年间,AI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位增幅非常明显,斜率极高。而截止到2021年,AI相关专业学位授予人数超过14万人,增长率达到了120%,增长背后是大幅的产业届需求。


■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开设「AI相关」学士学位课程,增长速率显著高于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掌握AI技能变得越来越早。


2018年,卡耐基梅隆大学打响了设立了独立的AI学士学位课程的第一枪。


随之越来越多大学陆续跟上。 第一台现代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地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宣布,工程学院将推出人工智能方向的工程学士学位课程BSE,去年秋季迎来了第一届学生。


这是藤校首个AI本科学位课程 ,藤校与人工智能接轨走得更近了一些。


基于数据驱动的全球计算机科学机构排名系统CS Rankings,发布了2023-2024美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的榜单(并非所有上榜的学校都提供单独的AI本科专业,一些是相关专业,如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等)。


这一排名基于院校教员在AI领域发布的论文数量,比传统的基于论文引用量排名方法,更能直观反映学校在AI领域的影响力和师资力量。



细细看来,这份排名有点让人意外:


第一,我们熟知的顶级名校,除了斯坦福外,大多并没有进入TOP10。


尤其是,排在前五的学校都在综合大学排名TOP20-50之间 ,并非我们熟知的TOP10顶尖名校,哈佛甚至没有进入AI排名TOP30。


所以打算去学AI,也不是非得去录取率极低的顶级名校。



第二,除了排在第一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其余TOP5都是公立大学。


而在TOP10大学中,公立更是瓜分7个名额。而当范围放到TOP30,比例高达63%,共19所。


这跟公立大学有强大政府支持体系有关系。


公立大学作为科研的重要基地,有来自政府研究经费和资源的支持。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拥有6大世界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产业研一体化发展得非常领先,不仅能学习理论,还能直接应用。


数据显示,在本科阶段, 公立大学在AI相关领域毕业的学生数量最多。


■斯坦福HAI《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产业界共推出51个AI重要模型,而学术界推出15个,还有21个由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推出。


当然,CS Ranking的排名只能供参考,因为排名权重和指标不一,并不代表绝对的权威。


如MIT在这份榜单里只排到了第16名, 但是其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USNEWS也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专业的排名——


CMU、斯坦福、MIT、伯克利、佐治亚理工位列TOP5。UIUC、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加州理工和德州奥斯汀紧随其后。


■2024 USNews人工智能领域TOP10大学排名。


02

不同大学AI专业的异同


聊完了榜单,接下来深入到不同的学校里去看看。


卡内基梅隆:AI+计算机


全美首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BSAI)源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被誉为「人工智能的大本营」。


BSAI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科学学院,每年只招收30-35名学生。且需要在拿到计算机科学学院录取后, 完成大一核心和入门课程,才能申请转入。


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基础课程, 还有单独的道德课程,甚至还要学习多达7门的人类学和艺术课程。 多学科交叉,让学生充分思考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如若直申未被录取,卡内基梅隆还为本科生开设了两种学AI的方式——「双专业(Additional/Double Major)」和「辅修课程(Minor in AI)」。


前者为其他专业但想深入研究AI的本科生设计,要求和主修专业基本相同,因此难度较高;后者难度最低,适合所有对AI感兴趣的学生。


■CMU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课程


麻省理工:AI+数学


2018年,麻省理工斥十亿美金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即现在的「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堪称学术界对AI领域最大投资。


学校还专门为本科生设立人工智能与决策理学学士项目,融合数学和计算机、计算机的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相关课程。


斯坦福:AI+机器学习


2019年,拥有世界上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的斯坦福,也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专业全美第二,本科学位课程全面且前沿,包括计算生物学、语音识别、认知和机器学习等。


最近很火的AI大牛李沐,就是斯坦福人工智能课程授课老师之一,上学期开了一门课「实用机器学习」,对校内校外学生都开放。而且,斯坦福还开设人工智能夏校(AI4ALL),给高中生群体接触AI的机会。



南加大:AI+商学


同一时期,南加大旗下的马歇尔商学院(Marshall)和维特比工程学院(Viterbi)合作推出全新联合本科学位——AI for Business(商业人工智能)。


这是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和商业交叉领域项目。


去年1月底,南加大刚刚成立第23个学院——高等计算科学学院,这是学校耗资10亿美元打造的计算科学前沿计划(Frontiers of Computing)一部分。


佐治亚理工 ,作为「美国理工三巨头」之一,AI课程设立在计算机学院之下,包括智能系统、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网络安全等。


工程学院和文理学院的学生还可以选修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课程,培养跨学科理论和技能。


宾大开创藤校首个AI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工程学士学位(BSE),设立在工程学院。



此外,还有很多值得选的大学。


加州圣地亚哥 就宣布成立计算机、信息及数据科学学院(SCIDS),这是学校第12所学院,招收8000名学生。


学院50多名教职员工来自16个学科,不仅有学校独创校园机器人TritonGPT,还有超级计算机中心(SDSC)和Halicioğlu数据科学研究所(HDSI)两大研究机构助力,目标直指「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8月, 加州圣地亚哥 也正式官宣获批新的AI本科学位,这是加州系首个AI本科专业。


再如CS Rankings排名仅次于CMU的 伊利诺伊香槟分校 ,只要入读该校的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等专业,就可以选修AI课程。


而且,计算机科学、工程和信息科学三大专业本科生均可申请加入 一个两学期AI研究项目(URAI) ,由IBM-UIUC认知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与伊利诺伊州学者本科生研究项目(ISUR)合作举办,还会提供研究基金。


排名第4的 马里兰帕克分校 ,在计算机、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的CS专业开设了很多AI相关课程。


还有 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 ,学校早在1983年就开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并拥有美国大学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Frontera,同时计划建立一个超强大的人工智能中心。


计算机科学系本科学生可以选择六个领域,其中就包括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学生还可以应聘参加校内很多AI研究项目。


■左上: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右上: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下:伊利诺伊香槟分校。


02

大学格局的变化?


在未来国际就业市场,以AI为核心的相关专业学生是绝对的香饽饽。除了需求增长外,薪酬数据也大幅提高。


Payscale薪酬网站数据显示,AI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高达9.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7万,逼近百万年薪。


而对中国学生来说,读AI专业还能解决的燃眉之急,就是未来求职问题。


F1 Hire最近发布了2024年国际学生职业成果大学排名,基于美国劳工局、教育局和国土安全部提供的国际学生在美获得绿卡信息整理得出。


其中有几个非常有趣的信息:


首先,这个榜单跟CS Ranking榜单有大幅重合。 不少在我们心中不知名的学校却赶超了顶级名校。


其次,私立和公立大学比例接近1:1。


排在第一名的是圣何塞州立大学,一所位于硅谷中心的加州州立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卡内基梅隆、斯坦福、普林斯顿和中密歇根大学,前五中公办占据两席。



研究完AI本科专业后,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


或许我们的择校思路真的要变了, 不一定要追求顶级名校 ,大学的格局已经随着产业变革而发生着变化。


而且不一定要专门申请录取率极低的AI专业,在大部分公校,只要是相关专业都可以就读AI课程。


需要提醒的是,跟公校比起来,私立大学的优势是转专业、选课也会更加自由一些, 哪怕读的是文科类专业,也可以选修AI课程。


最后,从全球视角来看,还有一些比美国更高性价比的地方也值得去。


如果参考2024年QS全球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前三名都是美国大学,分别是MIT、CMU和伯克利,第四名是牛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各有好几所学校进入了TOP20。


也就是说, 想追这个风口,不一定要在美国才能追得上。



来源: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

编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