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网  ·  揭秘!十大亮点! ·  5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打响大战!他们官宣,接入!融合! ·  5 小时前  
新华社  ·  这就是尔滨!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长风破浪,看“我们视频”如何三年内拿下千亿流量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0-25 21:43

正文



作为新京报最具竞争力的采编团队之一,“我们视频”脱胎于纸,却不止步于纸。 内容、运营、商业、版权四大版块成果初现,凭借速度和独家拓下内容产品护城河,闯入国内纸媒第一移动新闻短视频梯队,正在助力新京报在视频内容供给侧转型,成为视频和文图齐头并进的融合内容生产平台。





三年前新闻移动直播“大风起兮”,如今资讯短视频“长风破浪”,越来越多新闻机构入局移动短视频红海,一时间百花齐放,千舸争流。


关注东南亚热点,直击斯里兰卡爆炸事件; 足迹踏上非洲,探访埃航坠机现场; 长宁地震连夜响应发起直播,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记录救援经过……从城镇到乡村,从指尖到现场,从国内到国外,回顾这一年的重大新闻现场,身穿“我们视频”采访衫的记者身影随处可见。



这是新京报“我们视频”的第三年。 虽然年轻,但意气风发,步履日趋沉稳。 团队规模扩员至150人,构建微博MCN矩阵,拓宽视频业务品类,拍者网络覆盖全球,日均产量逐步上升,直播、短视频、小视频,流量长踞各大榜单头部。


作为新京报最具竞争力的采编团队之一,“我们视频”脱胎于纸,却不止步于纸。 内容、运营、商业、版权四大版块成果初现,凭借速度和独家拓下内容产品护城河,闯入国内纸媒第一移动新闻短视频梯队,正在助力新京报在视频内容供给侧转型,成为视频和文图齐头并进的融合内容生产平台。

敬畏事实
为内容生产奠基

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29亿网民中,手机网民占98.6%,使用短视频的网民有6.48亿。 有关机构预测,未来5年在线视频量将增长14倍,70%的手机流量将消耗在视频上。


与野蛮生长相伴,依然存在部分未经严格核实的新闻视频基础事实模糊,看画面按想象贴字幕,一味向流量看齐,过度渲染暴力、色情等情况,严重伤害用户对于视频新闻的信任感。


在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看来,这片曾经的蓝海现在已然变成红海,新闻短视频产量几何级增长,在几家头部品牌共同努力下,新闻短视频行业操作规范初步构建。


2018年末,《的哥见义勇为,政府奖励“甘A88888”车牌》这条新闻被大量媒体转载发布,两微一端刷屏,成为一个千万人点赞的现象级“正能量”新闻。 然而,我们视频记者马骏带着疑惑,联系到出租车公司,对方负责人回应,这是“没有的事儿”。


当日,“我们视频”采访到当事的哥,涉事企业,并通过多渠道发布辟谣内容。 新媒体编辑第一时间联系微博平台方,并积极向30家合作媒体、大V予以告知,此前假消息被大面积删除。


海量视频资讯内容充斥网络,真假难辨,如何把握真实性? 为此,“我们视频”将新闻采编团队扩招至接近150人,采编人员占到新京报总采编人数近三分之一,投入巨大人力为新闻事实负责。 除新闻现场采访,日常依托PGC的专业团队进行新闻事实交叉求证,UGC拍者团队提供爆料和视角支撑,严格三审流程,锻造出一套流程标准、高效准确的网络信源核实技法。


“我们视频”拍者团队运维着国内超过3000人的UGC精英拍者,这些拍者提供的海量线索和视频素材每天超过500条,需要经过采编队伍的甄选、求证、核实、编辑,三审、校对后,最后交给运营编辑,进行全网分发。


对于基础事实的审慎,和严格的采编流程,为“我们视频”规避了大量内容失实风险,精耕垂直领域提供了更多保障。


今年5月23日,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发布消息,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将孙某某等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涉嫌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一案移送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审查逮捕,该案系中央督导组交办案件,经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审查后,批准逮捕8人,不批准逮捕1人。

▲盘龙区检察院回应逮捕孙某某: 孙某某并非是孙小果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 wevideo)


事发后,有多家媒体未经求证直接指出,上述信息中的孙某某即为孙小果,全网资讯类App大面积“翻车”,假消息被大量转发。 但经“我们视频”记者率先向昆明盘龙区检察院核实,孙某某并非孙小果,一锤定音,及时遏制了谣言继续扩散。

迭代打法
再造采编流程

传统的视频流程冗长,新闻采访唯快不破,而前方记者带着笨重的摄像设备,先拍后拷再回传,往往效率低下。 内容传播以秒相争,如何跑得更快一些?


新京报常务副总编辑、“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认为,移动端的内容生产,已经从过去的强调单兵作战,名编辑、名记者的作坊式生产,演化成“一人主导,多人配合”的协同作战模式。 他说,一方面“我们视频”继续强调单兵的作战能力、融媒体的生产意识,一方面采编方式则转变为团队协作,以项目制的形式来督促引导内容生产。


“我们视频”部门架构扁平,在采编上鼓励效率优先,依靠“线上加线下、短视频加直播、连线加实拍、采访加探访、跨组跨部门加上内部协作”,使制作流程更优化,分工更细致,强调“新闻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平常的常规小题材,在微信上的项目群里往往只有一二十个人,主要包括记者、编辑、审核岗和运营编辑岗。 而在大型的新闻事件当中,以数日前刚发生的无锡大桥侧翻事件为例,连夜响应的群里成员迅速达到了60多个人,在第一时间播发救援信息,疏导临近车辆,传播官方口径。


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截至21日16时,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226人受伤,是近年来较大的一次夜间地震。 事发后,值班统筹第一时间协调热点组记者,率先播发此次地震触发地震预警系统、四川消防宜宾支队开赴震中等救援信息,要求在保证时效的情况下,准确发布人员伤情和房屋倒塌实情,在甄选现场画面时筛除了大量其他地震的事发画面,避免鱼目混珠。


直播组、拍者组、视觉设计组几乎同时启动,事发地附近的记者半小时内协调到位,直播一小时内开机,1小时10分产出第一张视频海报,“我们视频”拍者3小时内抵达珙县中医院,传回震中救援画面。 此后的几个小时内,前方记者陆续抵达,而后方记者则通过采访救援人员、政府人员、市民,不断发布官方权威消息,短视频和直播云剪先后迭代产出,航拍现场的拍者飞手在凌晨时分顺利起飞,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采编发布。


在长宁地震的第二天,微信项目群里面人数就超过了100个。


项目群中,除了“我们视频”的前方记者,还有视频编辑、拍者运营、新媒体运营,美编、直播编辑、图文编辑等。 以值班管理岗为直接统筹,协调现场记者拍摄采访,后方记者无缝对接,编辑流程化生产,依序生产直播、拿料短视频、海报、小视频和实拍原创短视频等。 外部则实现了新京报社内跨越部门的融合,文字、摄影记者齐上阵,提供线索、回传信息、分享资源,在采编上形成更大合力。


李海表示,这种响应速度、协同模式,还有表达方式,以及背后传播路径的改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对既有采编体系的改变,既是媒体的主动作为,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没变的,永远是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当然这其中也有变化,比如对‘专业主义’的再定义,对新闻伦理边界的再认知。


经过一年的融合探索,新京报的“视频+图文融合”更进一步。 社会新闻部记者入驻“我们视频”,设立文字组,将“我们视频”独家内容文字化,同时共享文字线索,助力新京报全端内容融合生产。

▲跑腿小哥的奇遇人生: 被人需要的感觉胜过金钱。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 wevideo)


同时,“我们视频”和深度报道部合作,打造“剥洋葱”人物类视频栏目,《跑腿小哥的奇遇人生: 被人需要的感觉胜过金钱》《罕见病乐队的夏天: 我们热爱摇滚,也渴望爱情》等多篇报道取得较好反响; 与评论部的合作也在同步进行,打造“陈迪说”等快评类视频栏目。

“独家+运营”
拓宽内容护城河

今年4月,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提及,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已达11.38亿,平台和内容创作者的准入门槛大幅抬升,短视频行业开始下沉,需充分发掘用户数据价值。


“我们不讲故事,不谈概念,就拼内容,拼专业。 ”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表示,当下专业种菜的少了,反倒是炒菜的变多了,看起来信息繁杂,然而大多缺乏增量,严肃新闻匮乏。


在“我们视频”国内、国际新闻的采访中,除了要求拿到素材以外,还强调记者要想办法采访到核心当事人、新的目击者和新的知情者,并且对相关素材进行核实,对信息背后的深层次现象进行梳理、整合和挖掘,尝试比别人向前多走一步,把热点新闻吃干榨净。


直播锁定强新闻和现场,短视频除了巩固原有品类,要求重大突发事件30分钟视频直击现场成为标配,着重打造《紧急呼叫》和《回到现场》两个栏目,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点新闻,都力图覆盖。 通过提高原创视频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视频内容的竞争力,拉开“我们视频”与其他同质视频节目的距离。


优质内容反哺运营推广端,所有的优质内容,交由运营编辑手上,将得到全网分发推介。 目前,我们视频微博MCN矩阵目前拥有@新京报我们视频、@紧急呼叫、@世面、@有料、@出圈hot、@我们视频暖心闻、@陈迪说、@拍者Partner、@我们直播共计9个子账号,总粉丝数超1300万。


仅2019年上半年,我们视频主持的微博话题超过1万个,119个微博话题阅读量过亿,日均阅读5000万+,月均自主热搜话题上百个,单日最高微博阅读量1.6亿,秒拍单日播放量超3亿,微博阅读和互动量常年稳居机构视频榜头部。


“我们视频”执行制片人刘刚认为,新时期对于采编人员的要求,不止局限于独家信息,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技术,一方面也要明白作为内容提供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像做新闻一样做运营。 ”不仅是编辑要运营自己的新闻,记者也要积极向外推广自己生产的内容,“采编和运营本就不该是脱节的两部分内容。


他具体解释道,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内容不向外推广,作为内容提供商,“要懂得把自己的优质内容像端好酒一样端到巷口,向外界推介,我的内容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就和十年前报纸要把最好的内容放上头版导读,让受众第一眼看到是一样的道理。


下沉市场正在扛起短视频增长大旗。 据QuestMobile数据,2019年3月,短视频行业新安装用户达到9274万,其中60%来自低线城市。 在这些下沉市场,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占绝大多数,快手的流量普惠给了他们被看到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易于持续提高渗透率。


这也成为“我们视频”发展的风向标。 2019年,“我们视频”立足新闻赛道,集中兵力覆盖热点事件,并积极创新产品形态,拥抱竖版视频,组建小视频团队发力快手和微视渠道,积极践行用直播短视频和小视频覆盖新闻热点和重要现场的目标。


在快手端,“我们视频”用8个月的时间,拥有了190万粉丝,快手单月流量最高接近15亿,千万+播放量小视频超过50条,半年内快手总播放量超过85个亿,热情的快手老铁一共给“我们视频”点了2.3亿个赞。


在小视频的另一侧,“我们视频”已经连续多个月拿下微视区域榜单第一的位置。

坚守理想
打造“内容高原”和“新闻山峰”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新闻类短视频”,“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说,但我们不止做硬新闻,在其他赛道也力争一样出色,这一年来,“我们视频”也做了很多正能量的暖新闻,不断往外拓展内容边界。 “过去大家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一些事情,到了互联网的社交语境里面就有了新的价值。


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新京报联合腾讯新闻、快手举办主题为“我的工作我骄傲”视频征集活动。 在新京报“我们视频”的专业新闻生产能力基础上,借助快手的海量用户参与度和腾讯新闻的推广能力,探索移动互联时代“PUC+UGC+渠道”的深度合作新模式。


通过前期预埋头部用户,4月20日,此次征集活动正式开始预热,在多个合作渠道先后推出视频征集海报、app闪屏广告、话题广场、精选页卡推荐等,增加互动曝光力度,并邀请《创造101》选手范薇参与活动,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 截至5日5日下午,仅在快手#我的工作我骄傲#话题征集页,就吸引来7839.2万人次参与,活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劳动者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自己的工作瞬间。


“5·1”劳动节期间,“我的工作我骄傲”系列报道共发出短视频42条,总流量近9000万,系列总话题#劳动者说#微博阅读量达到1544万,并在5月4日当天,新京报头版同名发布专题#我的工作我骄傲#,记者在42条视频报道中,精选了8位用户故事,做了两个整版的图文报道,形成内容互动。


10月刚刚结束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征集活动,在今年8月上线。 截至10月8日, 2个月时间,共征集各行各业快闪短视频200余条,对外发布视频78条,投稿视频囊括全国各大高校、全国各地政务系统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安部刑侦局、@自然资源部、火箭军@东风快递、@中国消防及全国消防矩阵账号等政务官微、媒体官微、高校官微助力传播。 全网阅读量近5亿。


“我们提出要覆盖全国所有的重大新闻现场,”王爱军认为,对于新京报来说,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到现场,这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视频”的优势。


三年来,“我们视频”最长的一次直播一共106小时,记录了廊坊坠井男童救援全程;泰国普吉岛沉船持续跟进报道超过一年,截至今年7月5日,我们在打捞出来的凤凰号残骸上发现了中国幸存女生的身份证;跨省救援“800克重小清媱”,记者全程跟随小清媱从郑州转院北京,经过168天治疗,小清媱脱离危险出院;2019两会,我们在微博发起的#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话题,有46万网友参与了讨论;四川凉山扑火牺牲烈士悼念仪式现场,记者在采访中拍下了消防员独自抱膝痛哭这一打动人的瞬间;埃航坠机现场,“我们视频”模拟还原了航班的坠机过程,在废墟中找到了被烧坏的电脑、手机……


王爱军说,如果说其他平台在打造内容“平原”,我们则致力于打造“内容高原”和“新闻山峰”,“我们希望发生重大新闻的时候,全国人民都会想到看新京报怎么报道,新京报‘我们视频’怎么报道。

放眼未来
远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们视频”原创新闻视频日均产量稳定100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