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告诉我们,浪漫的极致是——你可以挑剔,但绝不能攀比
文|华伟
本文摘编自微信号“历史的囚徒”(lishideqiutu2017),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一
一夜之间,那位慈祥的、64岁的法国老太太成了地球上最幸福的女人,招来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
对一个女人来说,年轻时被众多人追求并不值得骄傲。
最令她骄傲的是,60岁以后还有人不离不弃地爱她的灵魂。
何况,他还是一个年轻帅哥,还是一个金融才子,还是......法国总统。
真是浪漫,浪漫到了极致。
这样的浪漫传奇也只有法兰西才生产得出来,MADE IN FRANCE。
中国是生产不出来的。
中国只生产不浪漫,再浪漫的事,中国人也能让它不浪漫,对只有一次的人生来说,这样挺浪费的。
看看我们周围---现在有多少中国女人30岁以后就没人爱了?
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择偶标准,法国新任总统、39岁的马克龙跟比他大24岁的女老师结婚,不仅不可能,还会被怀疑精神不正常。
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真的挺空虚的,一个年轻帅哥居然娶了大他24岁的女老师,用中国人的大白话说,他那样的找个什么样的不行啊?
这是中国人基本的价值观,看到同性恋、老少恋、师生恋、办公室恋、门不当户不对的恋……总要讨伐一番。
“啧啧,不般配,”他们说。
据我所知,网民很少有祝福翁帆和杨振宁的。
他们认为,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谁说鲜花不能插在牛粪上了?有时候,只有插牛粪上,鲜艳才开得更娇艳更持久。
在感情这件事上,很多时候,差距就是和谐。
可这在中国行不通,至少现在不行。
就象鲁迅同志所控诉的,在中国,即使搬动一个凳子,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一切都要按所谓的规矩来。
二
古人生活不便利,谈个朋友,只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欧阳修)。
今人靠几个数字就可以联通彼此,还可以即时视频。
但这并不代表人们的精神弱化症得到了治疗。
很多次看到集体相亲的场面,都相当相当地遗憾。
房子,车子,存款,好工作……人们用这些关键词,丈量着潜在的对象。
似乎成了一宗又一宗人肉市场交易,谁说爱情不能买卖?
大家都很着急,着急的时候做的决定肯定是错的,还容易发生踩踏事件。
一代又一代,大家努力学习做父母,但据我看来,很多父母只做到了傻傻的爱。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若干重要时刻,家长们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
从表面上看,他们通情达理,精明十分,运筹帷幄。
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我要给你找个让你幸福一辈子的男人。
如此信誓旦旦。
实际上,您是在刻舟求剑,是在把孩子往火坑里推,知道吗?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我们只有那个愿望,却没有那个能力和运气。
谈恋爱,只看心
三
大多数家长的误区是很明显的,他们将孩子的感情当成了生意。
以为有了这些物化的东西,孩子的幸福就成了一大半。
很多家长在一起讨论的时候,焦点都是某某的男朋友家世多么多么好,工作多么多么难得。
从来没听人谈论过孩子们的感情,似乎那东西无法量化,也无关痛痒。
只是因为中国人天生羞于谈感情?
与其说家长偏爱那些物质,还不如说,他们爱的是自己的面子。
有人问,没这些东西行吗?
当然行。
要永远记住,攀比在现实生活中害人不浅,它是浪漫的死敌。
高不成,低不就,讲的就是攀比之毒害。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灌输了太多错误的认知。
不上不下,是人活于世的最常见状态。
世界上所有人组成一个两边尖、中间肥的橄榄型,绝大多数人身处橄榄的中间部位,过着平淡庸常的生活。
羡慕一端,同情另一端,是他们生活的日常。
在攀比中占上锋,表面上看你成了赢家,但后面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
找对象,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而在我们操办之下,变成了最不浪漫的事。
神秘而不可知,是感情最具想像空间的部分,也最容易勾起人们的浪漫情怀。
浪漫是种单纯的体验,只跟两个人有关。
所以王菲是值得夸奖的,来来去去,她只尊重内心真实的选择。
其实,无人不浪漫,几乎所有人都渴望谈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
即使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们也会记得这场恋爱。
只是在莫名其妙的引导和鼓励之下,他们选错了恋爱的对象。
对于浪漫的想象,被折磨得体无完肤。
我曾经开过一个玩笑。
所有的化妆品厂商对法国最近发生的老妻少夫事件提出强调抗议。
因为,一旦女人们去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完满,化妆品生意就不好做了,这就是那个全球最著名的化妆品之都(巴黎)给我们的启示
没有强大的灵魂和自信,人们变得很虚弱,只好去韩国整容,打玻尿酸,买昂贵的化妆品,营造出美的假象。
而这种假象是被法国新任总统的老婆(确定太老了)所鄙夷的。
看出来了吗?法国总统老妻少夫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浪漫的极致就是——你可以挑剔,但绝不能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