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所文化
【方所订阅号】方所,一个独特的文化组合,涵盖书店、美学生活馆、咖啡店、艺廊与例外服装。它是一个「家」,一种知识、审美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期望让源源不绝的文化与创意,人才与作品,能够因为这个场所而受到启发、得到发表与注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方所文化

杨照:历史不止帝王将相,还有被忽略的细节

方所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7-09 17: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今天对中国历史的认识,首先会受到一种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框架的左右,那就是—— 王朝史观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中原王朝的顺序,在这个框架之上添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样的历史,就变成了贤君良臣治国、野心小人误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王朝治乱更替叙事。


于是,我们记得的历史知识越多,反而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到底是怎么演变的没有帮助。


这种思维框架生命力很强大,延续在《三字经》《千字文》这样的启蒙读物中,渗透在如今出版的每一本中国历史著作中,甚至连当代历史教科书普遍采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种叙述框架之后,也还是无法替代按朝代讲述中国历史的模式。


王朝的阴影依然笼罩所有的中国历史叙述。这种框架当然是因方便而被大家广为接受的,但是它引发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新史学的开创者梁启超先生就已经批评过了: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梁启超指出了王朝史观有几个明显的漏洞:


第一, 中国历史变成了王朝历史,尤其是中原王朝的历史。即便是在意识到王朝史观的缺陷而用新方法写作的“中国”历史中,叙述的框架也还是中原王朝,只是添加了边疆历史作为点缀。


第二, 王朝作为一家的私产,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而王朝的宫廷内斗、杀伐决断、开疆拓土、礼仪典章也只是中国历史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 从炎黄到晚清的历史,我们依托的只是“正史”,正史的记录根本不足以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更没法让我们探讨历史深层次的运作。

也正是从梁启超开始,中国历史的叙事发生了一场革命—— 新史学革命


西方学者把历史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新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比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如何影响到明清中国的财政和赋税,黑死病在东方和西方引发的连锁反应,这类事情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全球史的研究更注重历史主体之间的互动,把一系列历史要素放在全球格局的框架下观察。


那时西方的新史学方法传入,认识历史的角度更多元,让我们摆脱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的事迹和政治、军事、外交大事即等同于历史的认知模式,我们能够从社会、心理、文化层面剖析某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也能从历史区域的整体演变考察中国的农业格局和军事格局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此外,后续不断的考古发现、史料挖掘也让我们 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殷商甲骨的发现,我们得以看到当年司马光也没看到过的新材料,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先秦历史至关重要;居延汗简、敦煌文书、大内档案,也让我们更加认识秦汉、隋唐、明清时期中国从上到下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不过,自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以来,有太多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满天星斗、夷夏东西、殷周之际变革、先秦共主政治、北朝以降的关陇集团、中古向近世的唐宋变革、游牧-农耕边界线的历史主轴……这些在学术上早已经是很普及的常识,却一直只在学术象牙塔里,而我们普通的读者一无所知,导致我们认为王朝与王朝之间的区别不过是换了一波君子和小人而已。


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史,其实多半是50年前的老书,关于中国历史,我们缺一套新的通史,把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发现,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讲给大家。 活在今天,我们要读今天的人,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的中国历史。


基于此,台湾著名历史作家杨照先生以一己之力、“一家之言”带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完成一套与众不同的中国通史——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作者:杨照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出版时间:2018-10

书号:9787508685984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就是要运用过去一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为我们带来的革命性的新发现,引导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因为,过去一百年的发现已经改变了我们所理解“历史”本身。

杨照举了一个例子,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如果我们找他们的画像来看,会发现尧舜禹汤和秦皇汉武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孔子的形象则因为画像作者所处的年代而千变万化。



这是一种 “同构性假设” ,就是把我们当前的观念代入历史之中。

这方面尤其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我们讲述先秦历史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夏商周当作秦汉魏晋之前的一个个朝代,甚至有的历史学家为了把中国历史往前推,还在夏朝之前又命名了一些新的“王朝”。

这种做法让我们对持续两千年之久的先秦历史形成相当大的误解,毕竟,这段历史的长度几乎等同于从秦朝到晚清这段漫长的历史长度。

夏商周的历史形态,需要我们抛开王朝史观,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夏、商、周并非三个严格意义上的“王朝”,而是三个共主。

第一,夏商周是在历史上同时存在的强大氏族,商替代了夏,周替代了商,并不意味着消灭了前者,而是前者的“共主”,也就是中原的带头大哥身份转移了。

第二,夏商周的统治并非秦汉以后普遍流行的中央集权式的帝国,而是他们以中原共主的身份将其他氏族统合进一个联盟之中,夏商用方国制度,周朝用分封制,又有细节的不同。



另外,让我们意识到先秦社会在本质上不同于后来社会的,是大约一百年前的殷墟考古和大批学者对甲骨文的研究,还有居延汗简、敦煌文书、大内档案这些一手资料面世,对我们的很多历史观念而言是颠覆性的。


但可惜的是,这些成果过了好几十年,却依然束之高阁,只见于学者在象牙塔的讨论,却从未向民众普及。这样的成果数不胜数。


“年鉴学派”对社会史的关注,让历史学家重新审视过去忽略的资料,关注历史上的普通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改变历史的细节是我们忽视了的。


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也不只是刀光剑影和王朝更替,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运作逻辑和丰富的细节。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能提供给我们的意义不过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历史中习得经验和智慧”这类实用目的。但是在今天,我们或许要推翻从前对历史的功利性认知,需要重新认识历史是什么,以及历史的意义何在。


杨照说,“我会比较强调跟传统说法不一样的部分,而如果传统说法在这一百年中没有被挑战或被推翻,我就不讲了。” 7月13日,方所青岛店,听杨照跟你讲历史,寻找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历史逻辑。



活动预告


重新认识孔子

——杨照读者分享会


时间:2019年07月13日(六)15:00-17:00

地点:方所青岛店艺术区(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0号青岛华润万象城B168)

主讲人:杨照

主办方:方所、中信出版社

【参与规则】

1. 活动免费,方所会员可进入“方所会员服务”小程序进行积分兑换报名:0积分可兑换入场券,数量有限,兑完即止,座位预留至开场前10分钟。


(扫码即可免费成为积分会员)

2.方所阅读者会员及以上等级更可预留座位,名额有限,于活动开始前3小时截止报名,详询客服:0532-55667080转901。

3.活动凭卡券核销入座,逾期卡券作废。现场座位安排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

4.方所在法律范围内对此活动保有解释权。

【嘉宾介绍】

杨照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更多活动



认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好朋友

——张大春《见字如来》分享会



时间:2019年07月10日(三)19:00-21:00

地点:方所青岛店艺术区(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0号青岛华润万象城B168)

主讲人:张大春

主办方:方所、理想国


【参与规则】

1.活动免费,方所会员可进入“方所会员服务”小程序进行积分兑换报名:0积分可兑换入场券,数量有限,兑完即止,座位预留至开场前10分钟。


(扫码即可免费注册积分会员)


2.方所阅读者会员及以上等级更可预留座位,名额有限,于活动开始前3小时截止报名,详询客服:0532-55667080转901。

3.活动凭卡券核销入座,逾期卡券作废。现场座位安排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

4.方所在法律范围内对此活动保有解释权。



“书写,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力。”


对张大春来说,许多字不只是表意、叙事、抒情、言志的工具,在探讨、翫味之时,他习惯回到最初学习或运用这些字词的情境之中──那些在生命里稍纵即逝的光阴、那些被现实割据成散碎片段的记忆、那些明明不足以沉淀在回忆底部的飘忽念头、那些看似对人生宏大面向了无影响的尘粉经验──全部重新经历一回;不只看见每个字的来历,也看见自己的过去。


张大春认字说字,却从来不只是文字。对他来说,字如人生,有开始也有过程;人与字相逢,就有了与文字的情感。五十岁时张大春写下《认得几个字》,如今年届花甲再写文字,回顾与字交织的人生往事,情感更显丰厚。里面有他对文字文化的情感,也有他回首故旧人世的深情。


7月10日,著名作家张大春将做客方所青岛店,分享他的近作《见字如来》。 同他一起,认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好朋友。


【嘉宾介绍】



张大春

摄影:马西里


1957年出生,山东济南人。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硕士。其作品以小说为主,着力跳脱日常语言的陷阱,充斥着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流动变化,具有魔幻写实主义的光泽。


八零年代以来,评家、读者们跟着张大春走过早期以文字颠覆政治的新闻写作时期、经历过风靡一时的“大头春生活周记”畅销现象、一路来到张大春为现代武侠小说开创新局的长篇代表作《城邦暴力团》,张大春坚持为自己写作、独树风骨的创作姿态,对台湾文坛起着现今仍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