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老农救下一乞丐,89岁时“乞丐”来报恩,才知 ... ·  2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声色,学者: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建筑|怎么将四合院改成英式宫殿?英使馆内部独家揭秘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18 15:05

正文

经公众号“北京日报·旧京图说”(微信ID:jiujingtushuo)授权转载。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列强签订城下之盟——《天津条约》。依据条约规定,各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崇文门西大街附近的东江米巷,开始耸立起一座座异域风格的小洋楼,这条胡同也由此改名为东交民巷。从此,这里成为浓缩近代中国丧权辱国历史的小舞台。第一个入驻东交民巷的就是英国公使馆。


1861年英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之初,英国公使额尔金看上了怡亲王府,但是清政府不同意,他又提出将肃王府改建为公使馆。考虑到肃王府是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豪格的府邸,若将其改建为英国公使馆有碍国体,清政府还是没准。最后,英国公使额尔金用每年1200两白银的租金,租下东交民巷北边玉河西岸的梁公府。


梁公府本是清康熙帝第七子爱新觉罗·允祜的宅邸——悖亲王府。根据清代爵位降等世袭的制度,到了其孙奕梁这辈,爵位已降为镇国公。英国公使馆基本沿用梁公府的建筑,只是新建了一座二层凯旋门形式的大门。这座大门用灰砖砌筑,墙面有水平凹线装饰,中部设水平腰线装饰。大门上部为半圆拱形龛,中央有浮雕装饰。这座大门朝东开,对面隔着玉河是肃王府。肃王府是肃王善耆的府邸。


英国使馆大门。这座大门是二层凯旋门形式,灰砖砌筑, 墙面有水平凹线装饰划分,中部设水平腰线装饰。大门上部为半圆拱形龛,中央有“徽形”浮雕装饰,拱形龛两侧为方券窗,下部为拱券窗。在大门顶部出檐,中央另设凸起的女儿墙装饰


英国使馆保留了淳亲王府(梁公府)原中路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寝门、后寝殿和配殿等


雪景


梁公府原有的大门。英国人把大门的墙拆了,只留了柱子,改成一个长廊。英国使馆中还增加了许多现代设施


梁公府原有大门


内部


从正面看


在使馆区中,英国公使馆的位置最为隐蔽。它的南边和西边被美国公使馆和俄国公使馆所遮蔽,东边则被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和肃王府遮蔽。围困期间,这些建筑为英国公使馆阻挡了不少来自清军的炮火。英国公使馆的西边为上驷院,(清宫内务府下辖的三院之一,掌管宫中用马),北边为翰林院。从这两个方向,清军又很难发起进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英国公使馆在围困期间成为使馆区非战斗人员的避难所。


英国使馆部份建筑测绘图


英国使馆内部


英国使馆内部保留了梁公府原有的中式亭台楼阁


长廊


从英国使馆内部可以清晰地看出建大门与原有大门的位置关系


使馆内的英军


花园里摆满了菊花


使馆人员在赏鱼


庚子年间,义和团和清军围困了东交民巷55天(1900年6月20日至8月14日)。英国使馆成为外国人、中国教民和附近中国百姓的避难所。当时这里聚集了11个国家的900多名外国人。英国公使馆对面的肃王府也聚集了3000名中国教民。围困期间,450名使馆卫兵和75名志愿者中,共有117人伤亡。其中法国伤亡42人,德国伤亡30人,日本伤亡45人,德国伤亡30人。


当时围困在英国使馆的普特南·威尔回忆,没有棺材,人们只好用白布把尸体裹起来。由于地方狭小,时间紧张。坟地里不能按一位死者一块墓穴来安排,只能将尸体放在木板上,扔上几锨土,再在上面放置第二具,乃至第三第四具尸体。填满后在土堆上插一块十字架,并按埋葬顺序写上死者的名字。


庚子年间,英国使馆门外一片狼藉


几名外国妇女在英国使馆内避难


庚子之后,英国公使馆又占了翰林院、銮驾库、鸿胪寺及兵部、工部的一部分,同时将西北部作为兵营,北部作为操场,西南角一带出租给英商毛兰洋行(MoulangCo.)与瑞士商百纳公司(Bryner PackingCo.)。1950年,中国政府接收英国使馆,作为国家机关使用至今。


英国使馆内部装潢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


内部雕梁画栋


会议室是典型的中国门窗,但悬挂着豪华的西式吊灯和维多利亚女王的画像


另一个角度。此时吊灯似乎还没有装,屋内挂着典型的中式宫灯


摆着沙发的起居室


另一角度


起居室一角


客厅


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堪称样板间


四合院改造得典雅舒适,又不失原有风格


佛堂里供奉的是耶稣


图片转自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好 文 推 荐


西游伏妖:为何用三个妖来代表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春节档争议最大的电影非《西游·伏妖篇》莫属,暗黑风西游记令许多人表示难以接受。自《大话西游》开始,周星驰就已经尝试将西游“暗黑化”,力图拍出一个独特的西游世界。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帮会大佬杜月笙之子亲身参与的海峡两岸秘密往来

杜维善是海上闻人杜月笙第七子,著名收藏家、古钱币研究专家。1949年5月随父亲杜月笙离开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随母亲姚玉兰赴台湾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就是要挑逗,就是要逆反:《大众电影》封面女星审美史

在当时,她们是时尚标杆,是女孩们争相模仿的偶像。夸张的服饰和姿态,代表了整个社会在“解冻”之后,对美和自由的极度渴求。刘晓庆在微博上说:“(当年)能上《大众电影》封面,是每个明星仅次于‘百花奖’的殊荣。”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