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以月度为单位来看待市场的微妙变化,我们的判断是阶段性反弹已经走在路上。
如果以上证综指的走势来看,9月18号2644点开始,已经反弹了一周多的时间。反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持续性怎么样?反弹结束的因素在哪里?
这次反弹看似偶然,其实隐含必然性。
我们在9月16号的周报《等待的积极信号微现》中指出,反弹的信号正在出现。
逻辑有两个角度,一是前期市场的下跌已经把很多利空因素反应清楚了,二是从上周市场的表现可以体现出来。
上周一9月17号,美国正式宣布对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政策出来之后,当天指数只是小幅下跌了1.11%,这就说明前期市场对于这些因素反应比较充分了。
政策利好不断推进,包括稳增长相关的稳投资促销费,
比如上周发改委提出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补短板投资,以及国务院印发了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意见。这些政策整体的基调都是稳增长,这也是落实7月31号以来政治局会议提到的要维稳相关要求。
此外,改革类的政策也是不断推进。
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说了要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往后看最大的看点可能是增值税的改革,企业的税负还是会下降。
另外一个利好因素就是A股纳入富时指数已经正式落地。
加入富时指数的比例比纳入MSCI比例还要高,但跟踪富时指数的基金规模比MSCI要小一点,整体的增量资金跟MSCI是一个等量级的。当然这要2019年落地才能带来增量资金,但这对情绪修复还是有帮助的。
所以说9月18号以来的反弹核心逻辑就是情绪修复的反弹,性质上跟7月份的性质很像。
至于空间会不会比7月份更高呢,需要跟踪后续政策落地的情况。至少目前来看市场反弹的趋势没有变,反弹的逻辑没有破坏。7月份反弹逻辑破坏是因为两个利空,一个是美国提出2000亿美元规模商品加征关税,还有就是7月份的经纪数据比较差。
未来有可能反弹结束的信号,10月份的三季报数据可以关注。
因为今年中报、二季报的数据是不差的,甚至比一季报还好一点。大概率三季报数据增速无论是今年同比还是ROE都应该是有所回落,
回落幅度对于市场来讲是一个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