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丨看展览
带你走进博物馆,让看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华那点事  ·  终于不用抢了!新一轮消费券这么领… ·  昨天  
BioArt  ·  【DeepSeek专栏】Nat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丨看展览

浙南廊桥丨春季踏青去,寻梦廊桥间,守望山涧里的千年遗梦!(3/6-9)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公众号  ·  · 2025-01-24 11:30

正文


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廊桥呢?

这里有 “独飞溪谷千余载” 的奇迹,是串联山水与民俗的 “世界文明宝库的奇观”

古建专家沈为平先生曾言: “我用头脑理性分析木拱廊桥结构之奇,同时我用心感性享受廊桥之美” ,这是对廊桥之旅的最好描述。

山谷间的秘境——三条桥 图源/金晚


它是横贯于浙南闽北山涧之中的飞虹,仿佛深山幽谷中突兀出现的神仙居所。

在现代工业的步伐侵蚀不到的角落,村落与村落交联的秘境之间,先民们掌握着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逐渐编木为梁,榫卯构架,上覆廊屋,雕梁画栋,飞檐重阁……

山峦叠嶂与河溪纵横间,匠人们凭着非凡智慧和高超技艺,让 这些桥梁及廊房的布局、形式、色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建成“为民为客休安过”的廊桥。

古松、廊桥、溪水——毓文桥 图源/金晚


它是古代建筑发展的奇技,活脱脱从古画中跃然而出的瑰宝。

山与河的交织,本就是不利于行的恶劣环境。但这些凌空飞渡一般的木拱桥,不仅仅凭木料之间的摩擦力便傲然挺立于河面之上,还使用独特的 “编木” 之法,横梁与纵梁相互穿插,桥上人来人往,桥身反而 越压越实

编木拱廊桥结构究竟有何特别?图源/金晚


除此之外,桥上加盖的“廊屋”除了遮蔽风雨,还能增加桥体稳定性。这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独特桥梁样式, 被誉为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

刘宅仙洞虹桥 图源/金晚

护关桥 图源/长安


它是行路的庇护,神明的居所。

千百年来,廊桥始终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不仅仅是遮阳避雨,提供便利,也逐渐成为地方民俗文化的载体,成为人们休息社交、祭祀神灵的文化场所。 传说故事、楹联碑记、民俗活动……每一座廊桥,都极富韵味。

往期游学掠影 图源/艺旅文化


廊桥,最具中国风的桥。 它不同于汉文化的古典风,不同于唐文化的华贵美,彰显水墨写意、承继宋代清雅,兼具江南印象和山水灵性。

只不过,时代在发展,廊桥却随着技术的没落而急速消失。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廊桥因为各种原因被毁的消息传出……

2022年被烧毁的万安桥


2009年10月,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廊桥游学不仅是单纯的访古之旅,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廊桥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国文物。这也正是艺旅做廊桥主题游学的初心,去寻觅那些几近消失的古廊桥。

曾经被水冲毁的薛宅桥 图源/金晚


为此,这个 春季(3.6-9) ,让我们跟随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老师 ,组成 6-12人的精品小团 ,一起前往风景秀丽的浙南,在青碧的山水间徜徉,寻访这些凝聚着众多传说和历史的古廊桥!

往期游学掠影 图源/艺旅文化

钟晓波
中国廊桥网创办者,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会长
中国廊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民族建筑学会民居建筑专家委员会理事
泰顺县廊桥文化协会、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土生土长的泰顺人,20年来一直奔赴在研究和保护廊桥第一线
创办《廊桥》杂志,为民间廊桥文化研究奠定基础。


产品经理有话说:

你要看廊桥,就不能只是看廊桥。

你要看廊桥横亘山野间,看独立于世的守望,

要看链接着的一座座山一条条古道,

看曾经络绎不绝的商旅留下的足迹被荒草掩埋,

看曾经香火繁盛的神龛如今只留下覆盖的灰尘。

你还要看廊桥隐于小镇中,看繁华里的坚守,

看嬉戏打闹的孩童和步履蹒跚的老人往来,

看走过一座座桥翻出大山的游子。

廊桥遗梦遗的不仅仅是时间,

更是历史,也是乡愁~



🌟 一场关于廊桥知识的学习之旅

特邀 温州廊桥文化学会会长钟晓波老师 带领大家寻访丽水、温州两地特色廊桥,以广阔和专业的视角带你系统了解廊桥的历史、结构之妙,等等。

🌟 一场山野间寻廊桥的探险之旅

许多廊桥位于山谷之间,美轮美奂,但地处偏僻, 甚至还有些桥至今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点位 。此次行程,让我们走进山野间,或穿梭在树林间,或踏着溪流, 寻找那些深藏的知名或不知名的廊桥

徒步一段山路,才能抵达的秘境廊桥  图源/金晚
🌟 一场关于诗意古建的美学之旅

云中大漈,拥有最诗意的地名,还拥有 “最具宋画意境之美的古建筑群落”——时思寺 。此外,我们还将踏访鹅卵石堆砌而成的国保建筑 胡氏大院 ,以及隐世的村落 徐岙底 ,领略浙南古风建筑之美。

江南地区三大元构之一——时思寺 图源/金晚

🌟 一场深入山谷秘境的洗肺之旅

寻古村访古迹,一路绿水青山。 在乡间河畔,追寻廊桥遗梦和古建遗珍; 于廊桥、田野、古村落沉浸式体验廊桥与山水融合之美。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作一定调整。



时       间 3月6日-3月9日
集合/解散 浙江·温州
适合人群 人文历史爱好者/艺术文化爱好者/古建筑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原       价 3580元/人
组  团  价 3480元/人 (2人及以上可享)
早  鸟  价 3380元/人
(立减200元/人,1月25日24:00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6人成行,12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大赤坑桥

国保,处州廊桥之一。

它建于清嘉庆十五年 (1810) ,原名叫成美桥、成名桥,屡易其名,现以地处大赤坑村而得名。

图源/景宁文旅
该桥西南至东北走向,横跨大赤坑溪,为 庆景青古道重要津梁 ,廊屋15间,歇山顶,四柱九檩,五架抬梁。桥身如飞虹横亘,造型古朴,异常壮观,与周围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是“畲乡之窗”的最沿线。
古道连接着古桥 图源/金晚

护关桥
国保,浙江省少见的三层建构廊桥。

图源/ 筱溪听泉

护关桥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横跨于龙溪和沐鹤溪交汇处,长26米,宽9.5米,高9米,有廊屋9间,三层建筑由下至上分别为关帝庙、文昌阁和魁星楼。

护关桥前的生活气息  图源/金晚

时思寺

国保,建于元代,明末清初续建。寺庙由山门、钟楼、大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建筑组成, 是一组兼有元、明、清各时代特征的古建筑群

图源/禹涵

整组建筑中最能体现宋元建筑特色的,是庄严雄浑的大雄宝殿。

该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顶,副阶周匝,柱头卷刹明显,部分柱脚置覆莲础;特别是如帽翅突出的昂, 已成云中大漈的标志物。根据殿内存留的阳刻题记,此殿建于元至正十六年 (1356)

图源/禹涵

时思寺钟楼,是中国木阁楼建筑中少见的缠住造实物,造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

同时,时思寺也是“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古寺建筑群,一个混合佛、道、民间地方等多神信仰的香火圣地,这也就形成了 时思寺混搭独特的建筑风格

图源/禹涵


仙居桥
国保,是 泰顺现存廊桥中历史最长、跨径最大的一座木拱桥

图源/金晚
仙居桥始建于明景泰四年,历史上曾多次因水患而毁坏,也经历了多次重建。 现存的桥梁重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图源/金晚
相比于泰顺的其他廊桥,仙居桥有着极为精巧的架构。三十余米的跨径上,建有廊屋十八间,使得整座桥凌空高架,结构显得非常独特。

毓文桥

毓文桥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九年,是一座石拱木廊桥, 具有独特的三层楼阁式结构 ,飞檐翘角,屋脊中装有葫芦顶,整体造型丰富优美。

图源/金晚

与其他廊桥不同, 毓文桥的两侧不是用木板封闭,而是采用了精细的格子木雕,展现出更加精致细腻的工艺 。拱券部分由青石筑砌,形成半月状,与周围的古松和溪水和谐地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图源/金晚
毓文桥不仅是泰顺地区最美的廊桥之一,也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之一。 它的存在不仅为当地增添了一处美丽的景观,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和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图源/金晚

三条桥

国保,它横跨在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的横溪之上,是 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之一 。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廊桥。

图源/金晚

据泰顺《分疆录》记载,在道光年间修建时,曾发现有唐朝贞观年间的旧瓦,这表明 三条桥可能始建于唐代 。现存的三条桥是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 重建的。
三条桥的全长为26.63米,宽度为4米,离水面的高度大约为10米,拥有11间桥屋,明间五架柱梁,柱头装饰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图源/金晚
三条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它的结构精巧秀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展现了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


薛宅桥
也称锦溪桥,是 一座以其古朴大气的造型和雄伟的气势而闻名著名的木拱廊桥 ,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泰顺薛宅桥 图源/鸿慈永祜
薛宅桥始建于明代,现存的桥是清咸丰六年建造的,是一座叠梁拱式木廊桥。因为它的结构和外形类似蜈蚣,所以也被当地人称为 “蜈蚣桥”

图源/金晚

全长51米,宽5.2米,离水10.5米,单跨29米,拥有14间桥屋。桥的跨梁长且斜度大,桥头坡度超过30度,是 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

刘宅仙洞虹桥
这是一座建在刘宅村水尾的 国保廊桥 ,俗称“刘宅桥”,建于明代永乐三年 (1405) ,为廊屋式木结构平桥。虽经多次重修,但依然保留有明末清初建筑风格。
图源/金晚
廊桥长24.8米,宽6.15米,跨径9.2米,有着不多见的 二层重檐 ,两头檐角高翘,错落有致,生动灵现,是 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最为精巧别致的一座

图源/金晚
行游到此地,只见仙洞虹桥横跨溪上,鱼儿畅游在水中,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相映成趣,宛若一幅水墨画。

北涧桥&溪东桥
北涧桥和溪东桥均为国保,且都是叠梁式木拱廊桥,它们相隔不远,常常 被合称为“姐妹桥”,并且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图源/金晚
其中, 北涧桥 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后经过多次重修,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桥长51.87米,桥面由一寸厚的木板两层加固, 全由木头搭建,中间没有桥墩 ,横跨溪涧,美轮美奂。
自然与古建的结合 图源/金晚
北涧桥的东首地势较高,称为“桥头”,有16级石阶;西首地势较低,称为“桥尾”,有26级石阶。
整座桥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与周围的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图源/金晚

溪东桥 始建于明隆庆四年。全长为41.7米,是 泰顺县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
溪东桥的设计十分精巧,桥拱上建有15间廊屋,其中几间高起形成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展现出一种吞云吐雾的气势。 这座桥没有使用桥墩,而是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这种结构相当罕见

图源/金晚
溪东桥不仅在建筑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桥的名称来源于其横跨的东溪,而且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将军逗狮”的风水模式,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图源/金晚


文兴桥

国保,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清咸丰七年,全长为46.2米,是 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且保存完好的一座。以其独特的左右不对称结构而闻名

关于文兴桥不对称结构的成因,有几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徒弟在造桥时担心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因此多加了一些铁钉导致桥身倾斜;另一种说法是两位师傅分别从两岸建造,由于各自坚持自己的方案,导致中间合龙时两边高度不一致。

泰顺文兴桥 图源/浙江宣传

但无论如何,文兴桥不仅是泰顺县的文化瑰宝,也是 中国传统木拱廊桥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雪溪胡氏大院

雪溪胡氏大院,国保,也被称作石门楼。是 江南地区罕见的大型合院式民居 以其规模宏大和工艺精致而著称

图源/浙江文物
胡氏大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二年,建造过程历时四十余年。大院占地45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品字形,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共有276根立柱和一百多间房屋。
建筑群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凤垅厝、外篛厝及胡氏书斋,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建筑群。


胡氏大院里的百家宴 图源/泰顺县政协 摄影/赖海滨
大院的建筑风格典雅,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院落由前堂、下堂和上堂构成,门台、正屋、厢房等建筑元素保存完好,附属建筑也基本保持原貌。

徐岙底古村落

这是 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岙底”意为山间的平地,在多山的温州,名字与“岙”相关的村庄数不胜数。而徐字则来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宋宣和年间,率兵抵抗方腊的徐震牺牲,在他的灵柩在返乡途中经过玉溪时显灵,天降甘露,使得当地连年丰收,因此村民将此地命名为“徐岙”以示纪念。

图源/泰顺旅游

徐岙底古村作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村中青瓦砖墙不事雕琢,耕牛在田野中闲庭散步,“国宝级廊桥”文兴桥伫立在碧波青溪上

文元院、举人府、吴氏宗祠等古建筑依次分布,村中另有中、小型民居25座和双井、双心巷等诸多人文景观,展现出一种别具韵味的乡村风貌。


图源/温州市妇女联合会


跨溪成虹,守望千年 的廊桥,若非 亲眼所见,怎能读懂它的美?
所以,春意盎然时,和我们共赴浙南, 远离尘嚣, 探寻那山林秘境之中的“廊桥遗梦”。

时       间 3月6日-3月9日
集合/解散 浙江·温州
适合人群 人文历史爱好者/艺术文化爱好者/古建筑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原       价 3580元/人
组  团  价 3480元/人 (2人及以上可享)
早  鸟  价 3380元/人
(立减200元/人,1月25日24:00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6人成行,12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费用包含

1. 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