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军事”(ID:CCTV-7_Junshi)
(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至2025·清明祭英烈链接)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歌颂的是国民革命军
第二十九军“大刀队”
1933年的喜峰口大捷
让“大刀队”威名远扬
这场胜利也让国人记住了
一位抗日英雄的名字——赵登禹
1933年初
已经占领东三省的日军
直扑长城一线
驻守长城的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长城抗战”打响
第二十九军109旅旅长
赵登禹
被任命为喜峰口作战的前线总指挥
当赵登禹率部到达喜峰口时
敌人已占领喜峰口附近多处高地
居高临下
对中国守军
实施火力压制
赵登禹迅速组织抵抗
中共地下党员过家芳
曾这样记录这场战斗
“赵旅长赤膊裹创
身先士卒,军威大振
全旅官兵无视敌人扫射
随后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中国守军的主要武器
是大刀和步枪
难以对抗日军的飞机大炮
伤亡惨重
赵登禹决定扬长避短
对敌人后方发动绕攻作战
3月11日夜晚
北风呼啸,雪片纷飞
战士们背着大刀
沿着封冻的河面疾行
一场奇袭就此开始
在这次战斗中
上千名日寇在睡梦中
成为了“大刀队”的刀下鬼
捷报传出,举国欢腾
每一次出征前的告别
都被视作诀别
这是作为军人的儿子
与深明大义的母亲之间的默契
但
仍端然正坐、表情自若
经过辨认
正是赵登禹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