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物理元宵】元宵节里的那些学科知识点 ·  5 小时前  
广州初高君  ·  初中物理全册共22章节“复习提纲”! ·  昨天  
广州初高君  ·  初中物理全册共22章节“复习提纲”! ·  昨天  
环球物理  ·  【思维导图】中考物理全复习思维导图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小行星要撞地球了?比我被车撞死的概率还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闫琳:三个视角反思乡村振兴的规划策略与选择丨2018清华同衡学术周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6-13 17:52

正文

2018年5月23日,在清华同衡学术周 “乡村振兴——从理论到政策” 专场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中心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所长 闫琳 基于长期的项目实践,从新三农问题、城乡关系、美丽乡村建设三个视角思考乡村振兴政策下的规划策略与选择。


01

基于“新三农问题”的乡村空间供给

闫琳所长认为,过去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是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系统进行政策研究,通过外部干预使系统优化。然而,在新的城乡关系中,乡村正在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乡村空间需立足城乡平等的新格局下,应对“新三农问题”的挑战


一是,应对新的人口流动趋势与空间供给矛盾。 包括:一代农民工不离土与二代农民工不回乡的现象并存、城乡人口流动的跨区域分布与小区域回流并存、乡村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与乡村人口流失并存、乡村设施供给的不足与部分设施供给的过剩并存等。人口城镇化的需求分级走向城市,回流的选择也在变化。新的人口流动关系必然会影响空间供给。


二是,应对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与变革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争论非常激烈,尤其是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开放,乡村土地资源价值呈现“爆发”状态,但却因为土地制度限制了资源价值的合理发挥,甚至造成一些“空间特权”存在和双重占地现象。乡村空间发展需要新的土地制度支撑。


三是,应对农业产业的变化。 农业正在经历一场衰落和重生共存的过程,一方面传统农业不断衰落、难以为继,同时大都市周边或特色农业资源地区,农业正在加速转型,与二三产深度融合,并借助互联网形成了新的产业活力。农业的变化对乡村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 未来乡村空间规划必须重新匹配新的城乡关系下人、地、产新需求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 ,应对未来人口城镇化需求,构建多层次的城乡空间体系来支撑多层次流动,同时关注人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城乡公共服务。 二是 ,实质性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城乡土地的同权、资源价值合理流动的新模式,激活乡村“沉睡的资本”,规划的责任是盘整资源价值,做出统筹协调。 三是 ,空间规划应主动匹配农业产业的新供需模式,为农业产业的优化、延伸,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元空间支撑。


02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规划体系重构

闫琳所长提出,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是对城乡关系的“重新认定”。乡村规划是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重构乡村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几个转变:


一是 ,从“点”到“域”的思路转变,认识到乡村是一个连续的、多层次 要素 叠加的区域,构建乡村整体空间框架需要考虑三生空间的协调与整合。


二是 ,从“管控”到“发展”的思路转变,应认识到乡村功能的多元化转变,深挖乡村核心资源价值,来探讨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是 ,需注重与新三农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包括匹配农业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农民增收路径和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


四是 ,更加注重多规协调,尤其协调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关系。


五是 ,强调动态与弹性,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给乡村预留自我修复的时间。


03

美丽乡村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