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云链 |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7月国内汽车产业运行情况数据。从7月产销数据完成情况看,产销虽然整体降幅收窄,但是行业产销整体下降态势没有改变。
7月进入燃油汽车销售淡季,环比呈现下降,仅SUV和客车同比呈现增长,其余车型均呈下降。
受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本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整体增速,产销情况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对比6月56.3%和80.0%的产销增长可谓断崖式下跌。补贴退坡伊始,新能源汽车即面临严峻考验。同时,根据中汽协数据推算,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大幅下滑。
市场对上半年出台的相关鼓励消费的政策反应程度一般,下半年汽车产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家是会出台进一步市场刺激政策,还是借车市寒冬清理产能,优化汽车产业结构?此外,新能源汽车能否经受住补贴退坡的考验,也值得关注。
根据中汽协数据,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180万辆和180.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5%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9%和4.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5.4和5.3个百分点。
来源:中汽协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5%和11.4%,产销量降幅比1-6月分别收窄0.2和1个百分点。
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2.3万辆和152.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4.7%和11.6%,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7%和3.9%,产销量降幅略小于汽车总体,较上月分别收窄5.5和3.9个百分点。
1-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50.1万辆和1165.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5.3%和12.8%。销量降幅比1-6月继续收窄。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4%和12.4%;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6.2%和11.1%;MP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4.7%和23.5%;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8%和16.5%。
在汽车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小于汽车总体勉强算一个好消息。7月份历来是销售淡季,同时是切换国六的第一个月,环比因此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随着国六车型的增加与厂家进一步促销,乘用车市场可能将进一步好转。
来源:中汽协
由于6/7月份属于补贴政策切换时间段,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增速出现了过山车的情况。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和4.7%。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6.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8%,销售完成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万辆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2%和20.6%。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1万辆和6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1%和40.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8万辆和55.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3%和4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1万辆和14.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6%和1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6辆和1106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8倍和10.1倍。
来源:中汽协
在5月产销同比均大幅回落后,6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重回高速车道。这与补贴过渡期于6月25日到期,厂家进行冲量有一定关系。在整个过渡期内新能源汽车表现远优于整体汽车市场,但真正的考验将在过渡期后开始,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缺乏核心技术与降成本能力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总体来说,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很大希望达到160万甚至更高的目标。
在经历了新能源汽车5月产销同比均大幅回落,6月增速重回高速车道后,7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再次出现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过山车”的情况让人对新能源汽车能否应对补贴退坡捏了一把汗。
对于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根据以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高销量基本集中在下半年,随着国五、国六切换完成,燃油车价格回归正常,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过度期结束,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售目标已经从160万调整为150万。
来源:中汽协
如果纯电动汽车是过山车,那么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说得上是“蹦极”了。根据中汽协数据,1-6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为1170辆和1102辆,也就是说,7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6辆与4辆,而6月份的数据是产销分别完成508辆和484辆,起伏之大令人咂舌,也充分说明了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依靠政府项目,非市场化特征显露无遗。
来源:中汽协 氢云链整理
2019年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5.3万辆,同比下降13.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2%,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5.1万辆,同比下降2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1%,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
来源:中汽协
经历了6月短暂的回升之后,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再次下降,没有收复40%的关键点。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价格下调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市场份额,并实现价格天花板的突破,还需要产品、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提升。
编辑:陈丹 校对:杨东川 审核:杨东川
来源:中汽协、氢云链整理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欢迎扫码加入氢云链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