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声乐那些事儿
声乐那些事儿,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声乐那些事儿

范谈技巧——教你怎样唱半声

声乐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 2018-11-01 09: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声乐那些事儿

|以音乐的名义 讲述有 温度 的故事 |


Tip 1

"小编说... "

"半声 唱法在音乐作品中极具表现力,是每个歌者都具备的一门演唱技术,如果一个歌者不会用半声演唱,就等于半残废。本期节目范老师将技术的难点化繁为简,教你怎样找到半声唱的窍门!



主讲人: 范竞马


本文授权转自: 国风雅歌


片头音乐来自:舒伯特

范竞马:男高音歌唱家 国风雅歌倡导人

阿 米:CCTV音乐导演 国风雅歌志愿者

简便起见,阿米简称 ,范竞马简称 ,本次访谈为 “米饭谈”


北鸟南飞 范竞马 手机 摄影 2018.10.31于北京

《米饭谈》 文字摘要

———————————————————————


米: 有位同学说,他在唱《冬之旅》中“菩提树”的最后一句时想用半声,但始终唱得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唱高音区时有气息不均匀、断掉、控制不好的现象。他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训练半声的技术。

(播放学生的演唱音频)


范: 不错,小伙子唱得非常好,但是德文有点夹生,还需要继续努力。我猜想他是说结尾重复的句子“ Du f ä ndest Ruhe dort”,按照惯例第二句一般是要用弱声唱,但是他没有用半声。我能听得出来,他是有要唱弱声的倾向,但是最终没有唱,估计他是没有足够的自信。


米: 根据惯例,最后的弱声应该怎样处理?


范: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半声,即 mezza voce 的概念是什么。以前我说过,在一般情形下,半声有一个特质,就是它可以渐变成假声,继而又可以无缝转变成正常的真声,所以声乐理论中所说的半声实际上就是“可以放大的弱声”。半声唱法非常实用,就是因为它极有可塑性,可以变成假声又可以再变成真声。我认为不会唱半声在演唱中是一大缺陷。半声很重要,它可以大大增强演唱中的表现力,在大部分歌剧和音乐会的演唱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首先,它可以节约用声,在强体力,特别是好几个小时的歌剧演唱中,很多地方可以用半声处理,还不失张力。不能用假声是因为假声和乐队混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是听不到的。唱半声时的状态是积极的,除了节省嗓子,并不比唱真声省劲,但是同时可以用半声找到精确的节奏、演唱和表演的感觉,音乐的线条与指挥的完美配合,除了不放大声唱,其它都是一样的。


米: 半声唱法和正常演唱在技术上有什么不同?


范: 一般人会想,呼吸状态、喉咙的状态、共鸣、位置在哪里,以及怎样去使劲、用多少劲。我要再强调一下:唱半声除了要具备正常演唱所有的要素和前提之外,你身体的状态、喉器,包括共鸣的位置、使劲的方式、用力的地方等等,都和唱真声一样的,唯一不一样的是声音的重量卸掉了。是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的声音是有重量的。唱半声的时候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要把声音(仅仅是声音)的重量减到最小,就是要把声带上的负重卸掉,其它和正常演唱是一模一样(以“菩提树”的结束句为例示范唱)


米: 可不可以把它理解成收音机调音量的钮?


范: 不完全是。收音机的旋钮确是调节了音量的大小,但我们这里要说的还包括方法。就相当于一个拉提琴的,要从弓跟用最快速拉到弓尖,但是整个过程是用弱声一样的道理。(示范)。


米: 泛音会不会也是这个效果?


范: 泛音不一样,它实际上是高八度,相当于用假声唱高八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示范小提琴在从强到弱时如何卸掉声音的重量)这个过程非常快,但它就是把声音的重量扔掉的过程。真声、半声再变成假声的切换,是需要我们平时去练习的,唱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实际并不难。


总结:

半声唱法就是卸掉声音负重后的真唱。身体的状态、唱半声时,口腔、喉咙的开合,以及喉器的状态、呼吸的支持、声音的位置等等都是和正常演唱一样的。学会用强弱不同的声音交替演唱,可以大大增强歌唱的表现力,尤其是独唱音乐会,如果只会唱强音,一场音乐会下来会非常疲劳,也很乏味。


范老师为大家提供练习唱半声的范例:演绎德文艺术歌曲的顶级男中音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的“菩提树”(钢琴伴奏 J ö rg Demus, 1996),对训练真假声的混合、用半声和弱声表达是最好的参考。

什么是国风雅歌?请点击视频收看 ⬇️


————————————————————————



有问必答

Q & A


滔滔乐:

范老师好!我是因为喜欢美声,所以自学的,我想知道中音转到高音时有哪些技巧,气息有哪些改变,可以指点一下吗? 谢谢!

范老师:

“自学” 有时意味着是一种幸运。:)中音转高音没有技巧的参与。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是大同小异的,就像拉小提琴和中提琴一样,技巧大同小异。在选择上,除了生理上的参照,主要是一个适应过程。也许你本来就不是个中音,也许你居中于两个声部之间,那就怎么舒服怎么唱。但不论中、高、低音都是天生的。拿我本人而言,从中音转唱高音,只记得曲目变了,还有就是自己主观的所谓中音和高音的演唱概念。谈到气息,那完全没有区别。






有什么话儿您就在最后留言吧


移步「留言区」,讨论有关声乐的话题




获赞最多的提问将会得到范老师亲自解答



喜欢本期节目,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让更多人和你一起开始音乐生活



点击以下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声乐雷区(1) | 假声 半声 真声

声乐雷区(2) | 喉结越低就越好吗?

声乐雷区(3) | 学声乐不是学科学!

声乐雷区(4) | 鸡和蛋谁在先?

声乐雷区(5) | 唱歌时口型需要夸张吗?

声乐雷区(6)| 呼吸的秘密只在一念之差

声乐雷区(7)| 字正腔圆之“不正不圆”

声乐探雷(8)| 打破常识 解放喉头

声乐探雷(9)|中文演唱技巧揭秘啦!

声乐探雷  (10) —歌唱的连贯性是这样解决的

声乐探雷(11)—关闭的窍门你知多少?

你在纠结你的声部吗?match

声乐探雷 | “以字带声”你带了吗?

唱歌的你知道为什么“怯场”吗?

声乐的“坑”,你掉进去过吗?

声乐探雷:老师不合适,可以换吗?

教你一招:怎样把呼吸沉下来

声乐探雷 | 有件最重要的事也许你从来没想到

声乐探雷(14)——什么是“吸着唱”?

声乐探雷(15)——到底什么是雅歌的唱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