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大东方论坛
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就学术前沿或社会热点作公开演讲,主要面向校内师生,部分对外开放。
51好读  ›  专栏  ›  浙大东方论坛

本学期首堂“浙大东方论坛·典学堂”本周四晚正式开讲!

浙大东方论坛  · 公众号  ·  · 2019-05-08 17: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浙大东方论坛 ”可以订阅哦


关于“典学堂”


备受好评和欢迎的“浙大东方论坛·典学堂”即将在 本周四 开讲啦!


“典学堂”是面向校内有实力、有影响、有口碑、有“传说”的中青年学者的讲坛,以每堂多讲的形式,让学者通过三到四次相互联系又各有边界的学术讲座来完成相关话题,以期让听讲者取得较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较深入、细致的学术启迪。


“典学堂”自创立至今已举办了七堂28讲讲座。在前七堂里,我们分别邀请了传媒学院江弱水教授主讲“海选、剪枝、耦合——骈文是怎样炼成的”,社会学系朱天飚教授主讲“现代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人文学院章雪富教授主讲“从幸福伦理到希望哲学”,人文学院张德明教授主讲“英国旅行文学中的东方想象和自我构建”,人文学院许志强教授主讲“从波德莱尔到里尔克——现代派文学四讲”,人文学院彭国翔教授主讲“儒学的智慧教给我们什么?”,以及 历史系冯培红教授主讲“地域、族群与文化交流”。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 社会学系 马戎教授 作为典学堂第八堂主讲嘉宾,为我们带来 “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系列讲座。讲座共 4次 ,分别于 5月9日、5月16日、5月30日、6月3日 举办,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前来听讲!


“浙大东方论坛 · 典学堂”第八堂

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主讲人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 梁永佳,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讲座时间

2019年5月9日(周四)19:00

讲座地点

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校区

基础分馆三楼国立浙江大学厅

讲座内容

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性质与特征的思考,正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各时期的“中国”,并在近代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演化成今天的“中国”。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体系的主脉,不仅包括中原华夏文明,也包括周边曾被称为“夷狄”的各族传统文明,呈现出动态交融和周期扩展态势的“多元一体”结构性特征。中华文明体系的基本特质是非无神论的世俗性,由此产生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地区多样化和对外来文化的罕见包容度。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与西方民族主义传统之间存在本质差异。


主讲人简介


马戎,1950年生,1987年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中国民族问题、教育问题、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贫困问题等。学术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民族与社会发展》、《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民族社会学》、《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中国民族史与中华共同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交往》、《中国民族关系现状与前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Population andSociety in Contemporary Tibet》等。

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图书馆

协办: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