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吉安发布
权威发布,传递政声,畅达民意,温暖民生。红色摇篮,山水吉安——吉安发布伴您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23 小时前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23 小时前  
武汉大学  ·  本命年!武大也属蛇 ·  3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新岁启程,共赴新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吉安发布

事关教育,重磅发布!

吉安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1-20 11:49

正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纲要是 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 、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 ,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

主要目标


  • 到2027年 ,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 到2035年 建成教育强国。 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系统完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

纲要 部署9个方面重点任务


  • 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
  • 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打造战略引领力量;
  • 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 建设学习型社会, 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 、塑造发展新优势;
  •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 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要点速览


打造一批 “大思政课” 品牌。
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加强校园足球建设 ,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 ,分学段完善服务工作机制。
深入总结新时代伟大实践, 推出“中国系列”原创教材 ,打造自主教材体系。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建立“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学段教育资源,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 ,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教育资源供给。
支持人口20万以上县(市、区、旗)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 ,办好综合高中。
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压减重复性作业, 减少日常考试测试频次

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支持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高校差异化发展。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支持高校改善学生宿舍等办学条件。
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推动学科融合发展,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支持濒危学科和冷门学科。
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 ,不断提升自主培养、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 “沃土计划” ;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 “脱颖计划” 等。
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进理工结合、工工贯通、医工融合、农工交叉,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深入实施国家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 在产业一线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积极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录(聘)、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 终身学习制度
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 ,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 建好国家老年大学
加强学习型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建好国家数字大学
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
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扩大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
加强义务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
鼓励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按规定互聘兼职。
推动博士后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来源。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落实社会公共服务教师优先政策,做好教师荣休工作。
有序推进中考改革。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或考核内容体系, 重点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考查
深化研究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分类选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

超前布局、动态调整学科专业 ,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预算拨款和绩效激励约束机制, 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于4%。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教育布局和改革试点紧密对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
改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体制机制,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 ,完善来华留学入学考试考核。
支持更多国家开展中文教学。
支持国内高校设立教育类国际组织、学术联盟,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系列指数和报告。


更多精彩资讯就在
吉安号客户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