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奇艺晓松奇谈
中国互联网脱口秀第一人高晓松升级再出发,携手爱奇艺精心打造悦享品质的全新脱口秀——《晓松奇谈》。
51好读  ›  专栏  ›  爱奇艺晓松奇谈

深度 | 波罗的海传奇:苦难的三兄弟

爱奇艺晓松奇谈  · 公众号  · 视频  · 2016-10-20 20:50

正文

▲色彩斑斓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提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小国,恐怕很多人对其了解程度仅仅止于知道国名。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三个国家为了独立,在整个20世纪经历了巨大的民族磨难。当然小国有小国的睿智和生存方式,上世纪90年代初恢复独立后,在国防与军事战略的抉择上,经过一番彷徨纠结之后,三国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北约军事同盟。

 





●强权即公理

 

从宏观上看,三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似曾相识,历史上它们轮番成为大国的“盘中餐”,屡次沦为列强利益博弈的牺牲品,它们也反抗过、独立过,但由于人口偏少而相对弱小,直到1990年才携手同时恢复独立。从微观角度看,每个民族的历史遭遇都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情形,各自走过了不同的苦难历程。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此言不虚。先来看拉脱维亚,它西邻波罗的海,夹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和南方的立陶宛中间,其东部和俄罗斯、白俄罗斯相邻。它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古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主要有拉脱加人、斯米加人和瑟罗尼亚人,他们所操的语言同属印欧语系的波罗的语族,这三种人经过长期的融合,最后生成了新的民族——拉脱维亚族。

 


▲美丽的拉脱维亚女孩


从12世纪开始普鲁士人的条顿骑士团就侵入这片土地并将之称为利沃尼亚,此后拉脱维亚人始终在普鲁士人支配下生存,此间,利沃尼亚所具有的区位优势日渐凸显出来,它无论是作为向东防御屏障的军事价值还是作为波罗的海地区贸易要冲的经济价值都无法让普鲁士忽视,也让列强垂涎。各路诸侯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粉墨登场,争斗的主角除了普鲁士和俄罗斯,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国(16世纪)、瑞典(17世纪)等国都过来插手,最终,俄国在利沃尼亚争夺战中胜出。到1795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第三次瓜分波兰后,俄国从波兰和瑞典手中攫取了当今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不过当地的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普鲁士贵族手中。

 


▲中世纪“包打天下”的条顿骑士团


几乎与此同时,爱沙尼亚发生着一幕幕相似的历史场景。爱沙尼亚文化与北欧的芬兰相近,在民族构成上同属芬兰—乌戈尔族,这个民族被认为是最早在欧洲大陆繁衍生息的民族之一。大约4000前,爱沙尼亚人的祖先就生活波罗地海沿岸。到了13世纪,爱沙尼亚被北面来的丹麦人征服并皈依了基督教,几十年后,征服了拉脱维亚的普鲁士人又从南面打了过来,占领了爱沙尼亚南部。

 

丹麦和德国的统治一直到16世纪末,北面的瑞典人又侵袭了爱沙尼亚,没过多久,东面的沙皇俄国又打了过来,和瑞典一起瓜分了爱沙尼亚人的土地,不过,被瑞典统治的那一部分渐渐繁荣了起来。但到了18世纪初,瑞典在与沙皇俄国的战争中败北,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就被沙俄占领,受其统治长达200多年。

 


▲拉脱维亚小镇


在那个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近代列强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城头变幻大王旗”,上演了无数风云诡谲的剧情,足够悲情的是,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的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却从来没有成为剧中的主人公。不过,军事和经济之间时常会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二律背反现象,普鲁士和俄罗斯围绕利沃尼亚的统治权反复争夺了数百年,利沃尼亚(即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南部)人的历史进程想必不会不坎坷。

 


▲游戏里的普鲁士军队


但另一方面,利沃尼亚地区在经济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利沃尼亚位于西欧与俄罗斯、北欧与南欧之间往来贸易的必经要道上,对于俄国来说,其领土西部和北部与利沃尼亚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加上19世纪后期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铁路线的开通,俄国越发认识到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拥有波罗的海出海口的独特价值,仰赖于这一点,地区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现在的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在19世纪末就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大货物输出港,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发达一时的立陶宛王国

 

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有所不同,立陶宛在近代以前不仅“独立”过,而且还控制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广大领土,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国。古代立陶宛人在中世纪就有了民族意识,13世纪初,立陶宛人就在明达格斯大公的领导下创建了独立国家。1253年,明达格斯大公皈依基督教并接受了罗马教皇的加冕,成为了立陶宛历史上唯一一位国王,此后的立陶宛逐渐发展壮大。14世纪,盖迪米纳斯大公向斯拉夫人居住的白俄罗斯地区扩张,修建了维尔纽斯城,在其子孙的经营下,立陶宛领土从波罗的海扩展到了乌克兰核心地区,直到黑海。为了抵御普鲁士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南下和俄罗斯的东侵,立陶宛不得不与波兰结盟。

 


▲童话般的立陶宛风光


1386年,立陶宛大公叶盖拉与波兰公主捷德维茄举行婚礼,标志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国成立,叶盖拉实际掌握了波兰和立陶宛两国的统治权,不过立陶宛公国自身的独立性也由此一步步丧失。联邦成立后,立陶宛贵族逐渐波兰化,立陶宛公国竟也慢慢沦为波兰的附属国。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签订了“卢布林同盟”,两国从松散的联邦合并一个国家,实际上是波兰吞并了立陶宛。

 

在此过程中,立陶宛人逐渐接受了波兰语言和文化,自身的民族特质不断削弱,幸而立陶宛农民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才使得立陶宛人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两国合并后,握有国家主导权的波兰不断入侵周边各国,如前面提到的和俄罗斯、瑞典争夺拉脱维亚,连年征战导致国力日渐消耗。最终,波兰在1795年第三次被瓜分后,立陶宛也被俄国吞并,立陶宛,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家在欧洲消失了整整123年。

 


▲曾经强大的波兰—立陶宛王国


俄罗斯攫取立陶宛后,便对其实施高压的同化政策,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遭受残酷对待,立陶宛贵族被流放甚至肉体消灭,立陶宛语被禁止使用,所有的天主教修道院被关闭,而且不准立陶宛人购买土地,这种情形和同样被占领但统治相对宽松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当地实际由普鲁士贵族支配)形成了鲜明对照。


●独立之路步步惊心

 

一战时期,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德国和俄国反复争夺,而沙皇俄国的崩溃,给了这两个民族几个世纪以来第一次独立的机会。一战导致俄国爆发革命,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根据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苏俄为退出战争不得已将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大片西部领土割让给德国。波罗的海三国在条约生效后宣布脱离俄国独立。但三国独立之路充满了变数和坎坷,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并于当月宣布投降。虽然民族自决是各民族的权利,但苏俄却想借机恢复俄罗斯帝国的疆域,于是撕毁了之前的和约,调集军队侵入三国。 

 


▲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


拉脱维亚虽然宣布独立,但形势仍严峻异常,当时国内同时存在着德军、俄国红军和与爱沙尼亚结盟的拉国防军三种势力,特别是俄国红军和赤卫队的干涉让拉脱维亚深陷战乱,经过拉脱维亚国防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和牺牲,新生的俄国渐渐不支;同样,俄国红军也侵入爱沙尼亚国境,爱沙尼亚国内的德裔居民自发组建了志愿军团,和刚成立的爱沙尼亚国防军联手与红军作战。

 


▲拉脱维亚地理位置


随后意想不到的援军的到来使得胜利的天平向爱沙尼亚倾斜,1919年2月1日,德国将军戈尔茨率领由德国人组成的“自由军团”前往爱沙尼亚援战并将苏俄击败。此举最终迫使苏俄在1920年先后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签署和平协议,其中和爱沙尼亚签署的《塔尔图和约》规定,苏俄“无保留地承认爱沙尼亚的独立,并自动永远放弃对爱沙尼亚人民和领土的主权权利”。然而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只是俄国(苏联)的权宜之策,它从未放下对三国领土的野心,一直在沿着其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边境修建用于军事目的的铁路,直到吞并两国。

 

立陶宛的独立过程和其他两国有很大差异。在大战爆发初期的1915年,立陶宛全境就置于德国占领之下,期间没有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与此前俄罗斯的高压政策相反,德国占领军对立陶宛实行怀柔政策,承认立陶宛人组织的临时会议合法。1917年11月29日,临时会议宣布独立,实行共和制,在和德国进行艰苦谈判并承诺独立后仍与德国保持“特殊关系”之后,德国于1918年承认其独立。


 


德国战败之后,俄国红军开始侵入波罗的海三国,1919年,红军攻占首都维尔纽斯,成立所谓的“立陶宛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会议被迫转移到位于首都西部的城市考纳斯,并用德军遗弃装备组建立陶宛国防军,在国防军的英勇反击之下,立足不稳的红军被迫后撤。

 

可是前面抗敌、后面“爆菊”,此时此刻波兰又打起了立陶宛的主意,对后者提出了领土要求。当年4月,波兰先于立陶宛国防军占领了红军弃守的维尔纽斯及其周边地域。不过到了1920年,波军在与红军的战斗中败北,红军重占维尔纽斯。苏维埃俄国认为立陶宛对波兰的牵制减轻了自身压力,转而支持立陶宛并承认其独立。

 


▲今日维尔纽斯


怎奈波兰并不认为维尔纽斯是立陶宛领土,趁着红军撤退又一次占领该地。在西方大国斡旋下,立陶宛和波兰签署协定,承认维尔纽斯归属立陶宛。然而墨迹未干波兰又故伎重演,波军将领久列科夫斯基私自率军再次攻陷维尔纽斯地区,这种公然毁约的行径居然得到了波兰政府的认可,直到二战爆发,立陶宛首都仍在波兰占领之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经历了独立前后的战争时代之后,波罗的海三国享受了20年短暂而又珍贵的和平时光,随后厄运又一次降临。前苏联对于波罗的海三国的“丢失”一直耿耿于怀,到了1939年,前苏联终于开始诉诸强硬手段来恢复沙俄时代的帝国边界。1939年8月23日,前苏联与宿敌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附件“秘密议定书” 确认波罗的海三国领土划归前苏联(了解内情的希特勒果断地提前从三国撤出了全部德国侨民)。在排除了德国干涉的前提下,斯大林开始伸手了。

 


▲二战前的欧洲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立陶宛一开始在“秘密议定书”中规定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在前苏联看来,立陶宛距离前苏联较远,不与其接壤,所以德国的提议也就得到了前苏联认可。但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目的,“秘密议定书”最终还是把立陶宛划归了前苏联。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立陶宛也许可以避免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那样的悲剧,最多也就像斯洛伐克那样成为德国的附庸国。

 


二战爆发后前苏联迅速和德国第四次瓜分了波兰,然后以波兰潜艇逃往爱沙尼亚为由,要求爱沙尼亚为苏军提供军事基地,并强迫其签订“相互援助条约”,随后,前苏联对其他两国也如法炮制。当年10月,波罗的海三国无奈接受全部条件与其签约。在签约期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曾对“应邀”访问前苏联的拉国外长蒙泰尔兹毫不掩饰地指出:“波罗的海地区对我们来说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不冻港建立基地。”

 



条约签订后两周,苏军同时进驻拉脱维亚的利耶帕亚和文茨皮尔斯两个海军基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和立陶宛各战略要地。前苏联的最终目的是将三国完全纳入自己的版图,签订所谓的友好条约只是虚晃一枪而已。在第一步目标达到之后,前苏联同时对三国开刀,从1940年5月下旬开始,前苏联或以“违反条约”为口实(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或以谎称士兵失踪为借口(立陶宛),分别向三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未等三国回应,前苏联红军已经破门而入。


 


在拉脱维亚,苏军在三天之内就抢占了所有城市、政府机关、交通要道和重要军事设施,在爱沙尼亚,8万前苏联红军在两天之内占领了总人口还不到100万的爱沙尼亚全境,在立陶宛,15万大军开进了这个几乎不设防的国度,而国际联盟却对这一切置若罔闻。随后,前苏联分别在三国扶植了傀儡政府,三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共产党控制下的人民会议“不约而同”地通过了一项决议——并入前苏联。于是三国又一次沦为了俄罗斯帝国(前苏联)人遥远而微不足道的边疆地区,又一次被整个世界遗忘……


●多灾多难的民族


合并后前苏联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彻底摧毁三国原有的社会体系,方法非常简单——肉体消灭。斯大林当时对内务人民委员部(大清洗的执行机构、克格勃的前身)首长叶若夫说,“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把人消灭,人死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于是,凡在三国资产阶级政府担任过要职的官员和社会精英悉数被捕并处决。在拉脱维亚,以前总统乌尼马尼斯为首的一大批政府部长和军事领导人被逮捕,其中乌尼马尼斯总统被流放到高加索强制劳役并于1942年死于该地。前苏联内务部官员赛列夫和马连科夫就任里加的警备司令后,迅速拟出一张长长清单,上面列出了数百名“人民公敌”,凡上了名单的人全部被枪决。当然,这一切在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没有例外。

 


与肉体消灭同时展开的,是前苏联在三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强制推行苏维埃化。所有私营企业、银行无偿收归国有,农民的土地全部被没收。更为悲惨的是,前苏联勒令三国民众强制迁徙,以降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比例。从1941年6月14日开始,前苏联强迫1万5000名拉脱维亚人离开家园,迁徙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光在迁徙途中就有数千人被杀害。几乎在同时,1万名爱沙尼亚人和1万3000名立陶宛人在红军押送下被勒令迁徙到白俄罗斯,不过这些人因德国在6月22日入侵前苏联而“因祸得福”,德军以迅雷之势在行进间占领了三国,押送的苏军还没走出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国境就被歼灭了。


 


波罗的海三国正好处于德国进攻前苏联的地理直线上,兵锋所指,苏军迅速被驱逐出波罗的海地区,到了7月中旬,波罗的海三国全境脱离前苏联统治。坦白地说,虽然波罗的海三国沦为德军的领土,但对三国的民众而言,他们对前苏联人的恨更多一些。虽然纳粹党卫军抓捕了一批为前苏联工作的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和立陶宛人,但也有相当多人视德军为“解放者”,积极加入进攻前苏联的行列,比如成立了一个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党卫军师,立陶宛人建立了反苏临时政府,很多人以志愿兵的身份加入德军对苏作战。



 

然而“好景”不长,打了1944年,红军又打了过来。对于苏军的卷土重来三国民众惊恐万分,大约有14万拉脱维亚人、7万爱沙尼亚人和5万立陶宛人连夜逃离家园,不幸的是,80%的人死在了逃亡路上,一部分被淹死,一部被苏军抓获,另一部分在海上遭到前苏联飞机扫射而死亡,只有几千人到了海外,流亡到德国、瑞典,甚至更远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得以保存三国的文化和语言,期望有一天能回到祖国。另外还有大约数万名青年男女拿着武器逃入茫茫原始森林,在森林的掩护下(三国平均森林覆盖率超过46%)组织游击队不断抗击苏军,他们被称为“森林兄弟”。战后,“森林兄弟”在前苏联的铁幕统治下,他们或被杀害,或被抓捕,到了上世纪50年代,“森林兄弟”日渐消亡。

 


 

●“美女成灾”的苦衷


前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的统治再次确立后,又一次实施了狂飙突进的苏维埃化(俄化)运动。在拉脱维亚,几乎所有的青年男子都被迫加入苏军,当时该国人口只有100万,却有5万人“被参军”,而其中的80%都在战争结束前阵亡。今人皆曰拉脱维亚美女如云,而且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18%,却很可能不知这是因为战争期间大批男子死亡所造成的。在爱沙尼亚,所有一切带有民族特征的东西和记忆统统被抹去。为了惩罚爱沙尼亚人与纳粹德国的合作,前苏联还调整了该加盟共和国的边界,把一部分领土转给了俄罗斯。

 


 

从1945年到1949年,分别有2万多名爱沙尼亚人和4万3000名拉脱维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大部分一去不复返。严重的劳动力不足使得前苏联乘势以产业复兴为名动员俄罗斯工人和农民赴两个加盟共和国定居,期望把这两个桀骜不驯的民族彻底苏维埃化(俄化),从45年到59年,拉脱维亚的俄罗斯移民超过了50万,爱沙尼亚东部城市纳尔瓦和科赫特拉耶尔瓦也成为了俄罗斯产业工人的天下,俄罗斯人比例高达九成。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两国中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族的人口比例一降再降,以拉脱维亚为例,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45年的84%剧减到53年的60%,到了89年只占到52%。




立陶宛的遭遇也大致相同,不过俄罗斯移民并没有蜂拥而入,这也和其最高领导人——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第一书记司涅邱克斯有很大关系。作为地道的立陶宛人,他抵制了俄罗斯移民的流入,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避免了像拉脱维亚那样存在至今都极其解决的俄罗斯移民问题。另外,当时立陶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对俄罗斯移民缺乏吸引力。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前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高压统治有所缓和,但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一切又开始倒退,俄罗斯人持续不断地流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特别是1968年发生在捷克共和国的去前苏联化改革“布拉格之春”之后,前苏联当局对三国的控制变本加厉。


即使如此,爱沙尼亚仍然通过芬兰顽强地引进了西方思想和文化。两国之间只隔着一个芬兰湾,从塔林乘船向北,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可是东西方冷战的铁幕早已拉下,前苏联当局固然禁止爱沙尼亚人前往资本主义世界,但却禁止不了自由的电波横渡芬兰湾。而且两国属同一民族,两国虽然有各自的语言但完全能够互通,前苏联一直想方设法干扰电波信号,但在技术上很难做到完全屏蔽。

 


●“三兄弟”终获自由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以激进的改革“新思维”来拯救前苏联严重僵化的体制,没想到此举直接招致了前苏联的崩溃,也让波罗的海三国赢得了独立的良机。当中央集权消除或仅仅是受到削弱之后,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势力就开始抬头,它既包括边疆加盟共和国自发地反抗苏俄政权长期的统治,也包括少数民族抗议加盟共和国内强势民族的统治。三个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在许多方面走在了前面,而且它们的独立过程是以一种同步而又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前面提过,三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获得独立,以立陶宛为例,它在更长时间、更丰富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都以独立的面貌存在。三国拥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化,其民众总体上也拥有相对熟练的技术并受过良好的教育,一旦有表达的机会毫无疑问会要求独立。1988年6月,爱沙尼亚第一个大规模非共产党政治联盟“人们阵线”获得合法地位,此举引发了一连串多米诺骨牌效应。同年11月又是爱沙尼亚率先宣布有权否决侵犯其自治权的前苏联法律。

 


1989年5月,立陶宛立法机构通过了寻求独立的决议,当年8月23日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纪念日,三国共同宣布前苏联从1940年起对其的占领无效且非法。同时为表脱离前苏联的决心,三国举行了有两百万人参加的“波罗的海之路”的游行活动,游行者手拉手组成了长达650公里的人链,从维尔纽斯经里加一直连接塔林。从这里不难感受到三国对脱离苏俄统治的迫切、其民族情感之炽烈。


1989年12月立陶宛共产党宣布脱离莫斯科领导,从而成为前苏联境内第一个独立并纯粹为选举而存在的政党,1990年3月11日,在总统兰兹贝吉斯领导下立陶宛宣布完全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走上类似的道路。引领拉国独立运动的是该国共产党改革派,然而由于数十万俄罗斯移民的存在,反独立的“民意”也很强大。1991年1月20日,在反独立势力支持下,以鲁皮库斯为首的保守派党员宣布成立“民族救济委员会”,与改革派相对抗。

 


 

戈尔巴乔夫严重低估了三国的决心,起初非常漠视三国要求前苏联承认其独立的愿望,一旦危机暴露,他又开始采取说服、强制胁迫的方法试图让三国改变初衷。1991年1月13日拂晓,前苏联内务省的内卫部队突入首都维尔纽斯,苏军装甲部队攻击了立陶宛国家广播电台,造成1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群情激奋的立陶宛国民于17日组建了名为“国防义勇军”的临时陆军和苏军对抗。同样,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政府办公大楼也受到“黑色贝雷帽”部队的袭击,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实际上是前苏联的特种部队试图阻碍独立进程。



1991年上半年,三国就独立问题相继举行全民公决,91%的立陶宛投票者赞成国家独立,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全民公决也以三比一的优势赞成独立。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立陶宛人至少占了该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人只占到两个共和国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很明显,不仅是波罗的海人,连许多俄罗斯移民以及其他民族的人都认为三个国家应该脱离前苏联。1991年8月,在前苏联保守派发动“八一九政变”失败之后,三国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承认,当年9月6日,前苏联也承认三国独立。三国从此不用再担心前苏联坦克会在城市的街头横行。

 



这三个新独立的国家都以本民族语言为单一的官方语言,并倾向于制定比较排外的政策,特别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始终因无法消解的俄罗斯移民问题而如鲠在喉,这一点在国籍问题的处理上就能看出端倪。独立后拉政府规定,只有在战前共和国时期就已定居的人及其子孙才能自动取得拉脱维亚国籍,从而排除了俄罗斯过来的移民。在独立后首次议员选举过程中,拥有投票权的公民中几乎没有俄罗斯裔。到了2002年,成功加入拉国国籍的俄罗斯裔居民只有5万5000人,而与此同时该国还有超过50万的俄罗斯裔是没有任何国籍的“外星人”。


三国独立后在经济领域实施了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了前前苏联时期僵化的经济模式,建立起西欧式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三国还努力摆脱对俄罗斯经济的依存度,数据显示,到2000年,三国进口的商品中平均只有十分之一是俄罗斯货。三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为其经济发展增添了不少主力,其各大海港作为连结中西欧与俄罗斯经贸往来的中转港持续不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

作者简介:


Natak,长期从事日本自卫队研究,著有畅销书《日本自卫队》、《战争特典:无刃之刀》。


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号:军武次位面(ID:junwu233),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今晚12点,最新一期节目《文艺青年的一周》即将上线。琴棋书画、读书访友,一起来了解文艺青年矮大紧的日常~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节目——

《波罗的海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