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The effect of the digital divide 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
原文作者:
Jianqiu Wang, Zhichao Yin, Jialing Jiang
作者单位:
School of Finance,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发表时间:
202
3
年
2
月
15
日
原载期刊: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关键词:
数字鸿沟
;
居民
消费
;
消费结构
观点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融科技的繁荣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创造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中国,数字化催生了各种数字技术,提高
了企业
运营效率,
并
为消费者开发创新产品
。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使用差距也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基于
2017
年至
2019
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CHFS
)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了数字鸿沟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1
)
数字鸿沟显著降低了
居民
消费水平
。
(
2
)这种负相关关系是失业率上升、流动性约束加剧和金融知识水平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而言,目前
大多数职位
空缺
通过公共网站宣传
,也有更多灵活职业依赖数字技能,数字鸿沟会影响人们获得相关工作信息从而影响就业;数字鸿沟也限制了居民通过互联网借贷获取资金,加剧流动性约束,因而难以满足居民相关金融需求;同时,在
数字鸿沟的情况下,
居民
的金融素养水平有限
,而金融素养的提高是居民消费增加的原因之一。
(
3
)数字鸿沟不仅阻碍了不同类别的
居民
消费,减少了
居民
消费多样化
,也不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
。(
4
)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对农村地区、老年人、低教育水平、低身体素质、低收入人群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
(
1
)
政府
应注重
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所有家庭都能接入互联网,特别是那些数字化进程落后的地区
;(
2
)应
提供
相关
数字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健康状况不佳的群体,以提高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
;(
3
)
开展金融教育项目,提高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