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刘晓博 | 央行公布一个大消息,将再次打击债市、影响股市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20 18: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辑留言:本文首发于12月19日晚上,刊载于刘晓博的个人实名号“刘晓博(ID:liuxb929)”上,这个实名号用来抢发一些重要评论,未必每日更新,与“天天说钱”互为补充。尚未关注该号的读者,可以通过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


12 19 日傍晚,央行旗下《金融时报》主办的“中国金融新闻网”公布了一个大消息: 人民银行将于 2017 年一季度评估时开始正式将金融机构“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


一些媒体报道的时候,把这件事情简写为“央行把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MPA )”。其实,无论是哪种表述方式,一般投资者都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下面,我尽量用“普通话”给大家翻译一下:

这意味着从 2017 年一季度开始,央行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前管理不严格的“表外理财”也将受到比较正式的监管。截至今年 6 月,银行表外理财规模大概是 26.28 万亿,其中 17.74% 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按照央行新规可以不统计在广义信贷范围。剩下的大头就是 40.4% 的债券( 10.6 万亿)和 16.5% 的非标资产等等,则需要纳入。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银行表外理财主要购买了债券,其中有很多灰色地带,比如违规代持、养券。这些行为:第一,是为银行理财加杠杆,可以博取更高收益,以讨好、争取客户;第二,可以暂时隐藏亏损;第三,可以实现利益输送,搞腐败。 所以,央行新规将主要影响债券市场,对债市构成较大的短期利空。

债市已经跌了很多,风险开始暴露,一些裸泳者开始显现。未来还会暴露出更多问题, 这将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波及到股市。 事实上,也会有一些机构因为债市风险暴露,需要抛售股票填补窟窿。所以,股市短期也会面临压力。更何况,这对于券商的固定收益,银行的理财业务构成利空, 所以银行股、券商股有压力。

由于保险公司也是债市的投资者,所以债市的大跌会波及保险股,对他们构成短期利空。

央行这样做,是落实中央“防范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的精神,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 非常强硬 地提出“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这是此前没有过的。

近年来,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所谓表外业务,就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比如票据、贷款承诺函、委托贷款、代收代付等,目前量比较大的就是理财业务。

之所以会有表外业务,是来自时代进步和金融创新。当然, 银行也愿意通过各种创新来逃避监管,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自由度。所以,表外业务越来越大 ,央行则需要不断将这些业务纳入严格的监管。否则,各种数据就会失真,央行对金融的掌控就会失灵,金融风险就会孕育、做大,直至爆发。

对于这些表外业务的风险所在,央行看得非常清楚,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2017 年将召开 19 大,是党政的换届之年;此外,也是美国的换届之年,特朗普新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 2017 年可能是美元加息提速之年,美联储开始考虑“缩表”之年。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让高层把“防范金融风险”看得非常重要,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于楼市和股市,我仍然维持此前的判断:楼市是严格的鸟笼行情,高位震荡,波动幅度不大;股市是底部抬高的鸟笼行情,成交活跃,以利于 IPO 提速;但短期内股市的利空仍没有消化完成,中期看不悲观。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天天说钱的文章,请读者朋友们帮忙点赞,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