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周年大庆将近,伴随着国庆献礼影视作品开播、红歌再次唱响,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被烘托到极致。在这种情怀的驱动下,这个国庆假期,走出家门,到访革命老区和抗战遗址,成为了许多人的出游选择。
而旅游圈里,有一个名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类报告、榜单上——那就是红色旅游。
根据各大OT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至国庆,红色旅游的搜索量、预定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同程艺龙平台7、8两月红色旅游景点的客流量同比增长90.4%,飞猪平台8月红色旅游的搜索同比增长近200%。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即将在国庆迎来新一轮热潮。
红色旅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进入延安枣园、橘子洲头、遵义会议会址这样的景区,上到七八十岁追忆往昔的老年旅游团,下到懵懵懂懂来参加爱国教育的小学生,游客络绎不绝。来北京必去的天安门,更是红色旅游SSR景区之一。
红色旅游的概念在2004年底正式提出,至今积累了近15年的发展经验,经典景区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运作模式。近几年我国红色旅游收入增速基本维持在10%以上,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14岁以下游客参与红色旅游接待量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23%,这说明,
客
群年轻化是红色旅游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刻板印象中的红色旅游,只限于景点之间走马观花+拍纪念照的游玩方式。而这几年,
文旅融合趋势加强,不少景区开始用心研究如何在宣传红色文化的同时,将红色旅游做得既好玩又接地气。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不仅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地的自然风景也秀丽宜人。其中,红色培训成为了当地一大特色内容。简单来说,它的性质类似于企业培训,而
红色培训不只是游山玩水,更是为了接受体验式的红色教育。
活动主要包括吃红军粮、穿红军服、重走红军路、唱革命歌曲、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等等,让大家忆苦思甜。
旅企面对井冈山这块蛋糕,自然也坐不住。今年,中国旅游集团与井冈山市创新理论教育培训中心共同投资建立了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这个基地不仅为企业内部培训服务,同时承接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和中大型国企的红培业务。
集培训、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井冈模式”成为当地旅游创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 2018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人数达1839.0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7.92%,其中培训总人数达52.28万人次。
红色主题博物馆、纪念馆因为馆藏丰富、内容解说详实,往往成为游客偏爱的红色旅游景点
,其中大家熟知的一个就是遵义会议纪念馆。贵州的遵义会议纪念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而这位“老大哥”为迎合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在数字化品牌建设上可是花费不少苦心。8月初,遵义会议纪念馆刚刚上线了新版官网,从首页可以看到——导览、展览、学术、文创等内容一应俱全,并且官网适配各种客户端,用手机、平板的游客也能无障碍浏览。
就在上周,贵州移动宣布5G网络正式覆盖遵义会议纪念馆,下一步,移动将在纪念馆内部署360度VR摄像头、5G VR智慧导游等应用产品,使游客在线上也能将遵义会议纪念馆“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除了在景区观光上进行创新,很多红色旅游目的地正在打造自己专属的IP。
湖南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作为“名人故里”,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型实景演出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使用全息投影、4D等高科技,融合歌舞、杂技、灯光秀等多重表演形式,打造了韶山演艺文旅的新名片。
国家政策扶持,加上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使得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诚然,
红色旅游一直存在着景点组合单一、缺乏体验感等问题
——虽然景区硬件设施都很齐全,但旅游产品乏味陈旧、同质化严重,导致了游客停留时间短,且重游率不高;而面对“祖国的花朵”也就是青少年客群,红色旅游依然缺乏吸引力,由于红色历史距离孩子们越来越远,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都很难产生共鸣;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除了商业性之外,它还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某些红色景区商业气息过于浓重,就失去其公益教育的目的。
旅游圈的流行趋势变幻莫测,游客们的心理预期更是难以揣测,红色旅游想用实力圈粉,不妨从下面几个当下最热门的营销思路入手。
一是5G新技术。
随着5G的东风,高速的信息传播使得旅游+AR/VR/直播不再遥不可及。例如VR眼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告别生硬的展厅背景板和简陋的模拟场景,带上VR眼镜,仿佛亲临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游客的体验感会大大提升。目前短视频和直播正处于红利期,但不乏一些低俗现象。抖音网红或卖货主播的气质可能和革命老区不合拍,红色景区大可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历史达人,来一次干货满满的游学之旅。
二是文旅融合。
文化旅游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文创、演艺等等。目前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创产品,大部分还停留在纪念徽章、小镜子、模型的水平,让人看了毫无购买欲……
下面这套文具,有没有吸引你的眼球呢?是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东方网在今年5月联合推出的红色文创套装。写满上海解放故事的笔记本、横幅纸胶带、文件夹、复刻报纸、密函,年代感十足。据悉,文创套装的研发基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的红色文物,选定16件与上海解放相关的红色文物作为研发核心。每个物件背后,都蕴含了一个红色故事。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文华大奖获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借鉴电影手法进行舞蹈创作,创造出 “影院式”舞剧表现形式。该剧吸引众多年轻人走进剧院观看,演出场场爆满,成为了红色文艺“爆款”。红色旅游演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倘若红色景区能够把相关优秀剧目请进目的地,何尝不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新方式。除上述提到的方向外,动漫IP、游戏、爆款联名,这些对于“Z时代”极具吸引力的新鲜事物,全部可以运用到红色旅游上。